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古老的英国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自中世纪杰弗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到 18世纪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 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理弗·狄更斯的《双城记》,威廉·麦答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赛蒂世家》三部曲,可谓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这三姐妹便是夏洛蒂·勃朗特 (1816~ 1855),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  相似文献   

2.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原名伊莉莎白·克莱格霍恩·斯蒂文森,十九世纪前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马克思对她评价较高,把她和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一起称为“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玛丽·巴顿》(1848),最早正面描写了英国工人的生活和劳资矛盾斗争,在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文学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是,《玛丽·巴顿》并来显示出她创作上的艺术风格,真正表现出她的风格特色的,是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克兰福德》(1851—1853)。  相似文献   

3.
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两位女主人公简爱和凯瑟琳不同的爱情结局 ,剖析导致不同结局的原因 ,比较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二姐妹对人生、婚姻和爱情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4.
《简·爱》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的形象成为女性自强、勇敢和理性的象征,而另一个奇特的女人———伯莎·梅森却往往被忽略。透过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性格和生平,我们可以看出,疯女人伯莎·梅森这一形象反映出夏洛蒂·勃朗特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所感受到的社会对妇女的压力,以及她的双重性格在《简·爱》中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1916-1855)和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简·爱》和《呼啸山庄》是她们各自的代表作。作为同胞姐妹,她们在生活、思想和创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女权主义者,她们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夏洛蒂的女权主义多具政治意义,其主要价值是对现实生活中男权秩序的颠覆,为实现男女平等声性解放做出了贡献;艾米莉的女权主义则具诗学意义,其主要成就在于在文学艺术领域消解男权诗学,重建女性诗学传统。夏洛蒂·勃朗特与《简·麦》在勃朗特姐妹生活的时代,英国妇女仍然处…  相似文献   

6.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都是刻画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动人的经典英文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与《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分别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早期和后期,两部作品的问世时间相隔43年。这43年里,英国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繁荣期到以宗教和农业为主导的年代再到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垄断期,这一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使长期统治人们的宗教信仰遭到了质疑,夏洛蒂·勃朗特"清教徒"式的信仰与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的悲剧情愫正是英国同一时期两个阶段人们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勃朗特因其作品《呼啸山庄》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而《呼啸山庄》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不流俗套的想象空间。本文试从其强烈性、真实性、自然性入手,剖析艾米莉·勃朗特独特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正> 十九世纪中期,勃朗特一家出了三位女作家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的成就当属最大,是一部闻名世界的优秀小说。 大约一个世纪后,英国另一位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莫里叶创作的小说《蝴蝶梦》因其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轰动文坛,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典名著。  相似文献   

9.
上帝的召唤——论简·爱宗教意识的形成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简·爱》和基督教《圣经》紧密相联。简·爱的宗教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上帝的召唤下,从人性对神性的盲目到人性和神性的融合,简爱的宗教意识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0.
《简·爱》女权意识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日益发展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 ,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 ;试从《简·爱》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的自身经历 ,女主人公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诸子格言     
《班主任》2003,(1)
十年之计,英若树木;终身之计,英若树人。·—(春秋)管仲《管子·权修》 一蓬生麻中,与之俱黑。 —(战国)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荀况《荀子·劝学》引而不发,跃如也。—(战国)孟柯《孟子.尽心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 —(晋)傅玄《傅子·仁论》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战国)《鬼谷子·本经阴符》诸子格言  相似文献   

1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有一个被读者忽略了的角落,即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作的三幅水彩画。笔者通过对三幅水彩画的解读,挖掘了简·爱的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和安妮·勃朗特(1820-1849),是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并称为勃朗特姐妹。十九汤世纪初,勃朗特姐妹相继诞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桑顿村,后迁移到约克郡的哈渥斯。这里居处偏僻,小勃朗特们几乎从不与外人接触,更无正常的社交。她们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只得在家中玩一些智力游戏,自编自演一些异想天开的故事和戏。因母亲早逝,勃氏三姐妹受到父亲的影响,在政治上同情工人运动,反对歧视妇女,对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学史不乏这样的现象:天才的诗人和作家,往往能够比同时代的人更早、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因而在其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因素。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以她聪慧天资和绝妙技巧呕心构制的《呼啸山庄》(1847)就是如此。尽管人们可以根据《呼啸山庄》的成书时间和书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安妮的小说《阿格尼丝·格雷》的女主人公阿格尼丝·格雷的性格特征 ,尤其是她的自尊、自爱、独立 ,最终使她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知识女性。旨在说明 :《阿格尼丝·格雷》是妇女独立的宣言 ,表达了作者的妇女解放理想 ,安妮·勃朗特也因此在英国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阅读卡片     
书名:《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内容介绍简·爱是个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的年轻姑娘,从小是孤儿。小时候她受尽了舅母的虐待和兄弟姐妹的百般欺侮。后来,被送往慈善学校。当她走进社会时,她的心理素质和教养不次于任何人,却始终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但她从未屈服、低头。最后,幸福终于降临到她的身边。写法评价当我读完《简·爱》这本书后,觉得简·爱的生活与作者的生活有许多巧合的地方。如:作者夏洛蒂和简·爱都曾担任过家庭教师,都曾被送往条件很差的寄宿学校等等。其实,这本书就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伯莎·梅森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中的一位人物 ,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人们只是把她看作使剧情起波澜的配角。自从美国两位女教授把她从小阁楼中“解放”出来之后 ,人们逐渐认识到伯莎不再只是个使剧情曲折的配角 ,她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她同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透射出简的内心世界。她是另一个简·爱 ,是现实生活中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描写粗野、狂暴、凶猛、神秘的希斯克厉夫与骄傲、刁蛮、任性、倔强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惨爱情的经典小说。希斯克厉夫在失去了情人之后,采取了疯狂的复仇计划。艾米莉·勃朗特描绘了希斯克厉夫在每个阶段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可以称之为不同凡响的惊世之作。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在探寻《呼啸山庄》的主题 :是一部描写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的浪漫主义作品 ;是作者的神秘主义哲学观的阐释 ;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呐喊 ;是穷人对富人的斗争 ;是情欲压抑后的爆发。我们认为 ,《呼啸山庄》是一部寓言性的社会政治小说 ,它借一个恐怖的爱情故事 ,暗示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宏毅,1936年2月生,江苏丹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1年至1983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两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总部设在日内瓦)基金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现当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美、(苏)俄三国关系史以及美国外交史,曾撰写和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1993)》、《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2000)》、《欧洲优势·美苏对峙·多极世界》(合著)、《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主编)、《美国的人权问题》和《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副主编)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