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談排比     
在新闻报道或文章中,有时适当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对内容的表达,使报道或文章增加色彩。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短语紧连在一起,一口气说出的方法。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曾给排比下过一个定义,即“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它是一种积极修辞的方法。魏巍同志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中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时曾写道: 他们  相似文献   

2.
黄英 《大观周刊》2012,(20):218-218
排比是重要的修辞方法,是二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句式相同并排列在一起的句子。恰当地运用排比句,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6,4(3):49-50
索引款目汉语拼音排序法有多种排序方法,最完善的排序方法是字字相比。先比标目第一个汉字的音节,音节相同时,将同一汉字集中,依各汉字的部首或笔画或其他顺序来决定次序;第一个汉字相同的标目,再依其第二个汉字排比次序,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4.
为了表述新闻事实间的并列、因果、条件等复杂关系,或提炼、概括、展示其经验、做法、要求、成果等最佳表现方式的选择之一,便是排比辞格。 排比,即以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连串使用,借以达到集中说理,尽情状物,充分抒情的修辞方式。这样集中而突出地表达有关事物,以多侧面的思想内容紧紧地把读者吸引住,从而能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 (肩)我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 (主)党以重教为先 政以兴教为本  相似文献   

5.
(三)纪事本末体 1.纪事本末体的创立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记载史事的史书体裁。它把记载的内容,分门别类,排比组合,条贯归纳为一个或若干个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事件独自成篇,标以相应的题目,按时间顺序记其始末。  相似文献   

6.
品牌策略的奥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讲讲品牌策略的秘密。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群。或积木(BUILDING BLOCK)理论。我先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对品牌的感受。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在建筑工地遇到三个砌砖的建筑工人,出于好奇,他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墙”。其实,他们干的是相同的事情.他又问第三个人“你  相似文献   

7.
黄志斌 《出版参考》2006,(2S):22-22
这种形式的“跟风”主要体现在图书:书名上,通过增删更改个别字词或采用相同的句式达到与“被跟风”图书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以引起好奇心强的读者的兴趣。或混淆读者耳目,甚至以假乱真,搭“顺风车”扩大发行量。而实际上,书的内容与“被跟风”者大相径庭。这种“跟风”方式不被人认同,但发行量却往往不俗。  相似文献   

8.
②频繁地运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格,使容易枯燥乏味的言论富于灵动而有生气。在这里,既有排比的段落,排比的句子,还有一个句子中排比的词组。这一多种形式构成的排比,使其固有的那种恢弘气势得到更集中的展现,从而给言论注入了一种穿透力。例如,“广告,将贵厂产品‘广而告之”罢了,硬要弄到‘轰而告之’,弄到‘民怨沸腾而告之’,“鸡犬不宁,市场的交通秩序大乱而告之’,怕就会要走到事情的反面去了。”此处就把这篇《大有大的坏处》的主题一气呵成地揭示出来不能不令人神动心摇。比喻,在这里运用得出神入化也是所在多有,难…  相似文献   

9.
在杭州这种游戏用两副牌,四个人玩,叫“三打一”。在武汉这种游戏用一副牌,三个人玩,叫“斗地主”。意思差不多。一个人当庄,另外两个人或三个人联手做闲家。我想“斗地主”的意思大概就是均贫富,世界上的地主总是少数,无产者多些,敢当庄的人一般牌都是最好的,所以另外两人或三人要团结起来。但是这种牌的玩法又有点儿偏向地主,因为地主的赢面比较大,常常是地主  相似文献   

10.
同一景物,采用不同的拍摄角度,拍出的照片差别很大。在同一距离、同一高度、用相同焦距的镜头,采用仰角、平角、俯角拍出的三张照片,虽然前后景物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拍出来的画面内容就不同了。采用不同的高度,在同一距离,用仰角、平角、俯角拍出三张照片,就会发现前景和后景的变化很大。这说明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角度不同,拍出的效果也不相同。俯视、平枧和仰枧几种拍摄角度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摄影画面水平线和空间深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书理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学研究轴心是"书—人—用",以这一轴心和"书是基础"、"人是关键"、"用是目的"三原则为基础,可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纳入分析的框架。将"一个轴心,三条原则"倒置为前提或公理,则可构成"书理学"的理论内核。书理学既有图书馆学的分析性基础理论,也有理解图书馆学研究体系研构的R范式、H范式和S范式。书理学的建构将有益于图书馆学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2.
徐赞 《新闻实践》2007,(6):54-54
一条有报道价值的新农村新闻,往往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表现。角度的不同、挖掘的深浅,表达出的主题和意义就会相去甚远。一要把握个性、突出特点由于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新农村报道不可避免地会重复报道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有时  相似文献   

13.
“相”、“象”、“像”三个字的字音相同或相近,由它们分别组成的词,有的词义也相同或相近,但人们难以把握,常常弄混。“相”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相,省视也”。    相似文献   

14.
论编辑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汉语中,境界一词具有多义性,它既可指疆界,又可指境地、景象,还可以指修炼的程度、造诣,也可指诗文、图画的意境,总之,用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含义。然而,这些不同的含义中又有某些相同的意蕴,概言之,境是指某种领域或范围,界是指某种水准或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诸如思想境界、精神境界、道德境界、治学境界、创作境界、人格境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某杂志近期刊登一篇“精神文明‘大滑’”的文章。作者在列举“滑坡”表现时,用了大量流传于群众之中的顺口溜作佐证。粗略统计,这篇文章用了不下10处顺口溜,有一处竟用了4个顺口溜的排比,简直成了顺口溜的大“荟革”,使人读后除了付之一笑之外,并没得到什么教益和启迪。由此联想到近年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使用顺口溜  相似文献   

16.
气球霍比特     
《报林求索》2012,(12):68-69
<正>2012年11月10日消息,美国气球艺术家杰里米·特尔福德花费40小时用气球还原了电影《霍比特人》中主人公的洞穴住宅。作为托尔金小说的狂热粉丝。34岁的他在妻子和三个孩子的支持帮助下,用2600个气球复制出电影《霍比特人》中比尔博·巴金斯居住的袋底洞,整个过程持续近40小时。整个洞穴与原物大小相同,并且配有壁炉、屋梁、树枝状吊灯、食品储藏室、扶手椅、脚凳,桌子中间还有气球做成的苹果。  相似文献   

17.
尽管杂文标题种类繁多,但留给读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精确、醒目、形象、凝练的标题.统观那些比较精采的杂文标题,恐怕都是作者讲究修辞手段在标题中的应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举几种常用的效果又比较好的标题修辞方法. 一、排比.这里说的“排比”,是指包涵内容毫不相关,或密切相关,或互相排斥的词语并列在一起,以达到尽情状物、论辩说理的目的. 内容毫不相关的“排比”,如标题:《马尾巴、蜘蛛、眼泪及其它》(作者:宋振庭,载《人民日报》1987年5月14日副刊).连作者自己写完题目先笑了,因为这很象《论足球和馒头的关系》一类的相声.马尾巴,是指的在江青自封“旗手”的时代,电影上有过的“马尾巴的功能”的笑话,蜘蛛,是指同样的岁月里,某医科大学一位老教授为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形式的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富于变化,语言句式是否灵活多样,是衡量其品位高低、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美文精品的语言句式是怎样富于变化的呢 ?根据文章内容表达的需要,做到下述七个方面自然结合和灵活运用,就会使句子错落有致,异彩纷呈。   (一 )整句与散句融合。人们说话或做文章,常常用一些结构不同、格式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这种句子叫散句。有时也把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或相近的句子排在一起使用,这种句子叫整句。散句运用得好,可以收到高低起伏、参差错综的表达效果;整句运用得好,可以…  相似文献   

19.
口头内参,一个正式新闻媒体以外的“文体”,经常地被我这个长期在地方当驻站记者的人使用,而且频频产生效果。 口头内参和正式内参有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和不成熟的新生事物等,有批评性的报道,也有表扬性的报道。不同的是,正式内参是新闻机构正式出版发行,以供一定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阅读的;口头内参是用口头形式向有关领导和机构提供的。 和正式内参相比,口头内参有一定的优势。一是迅速及时。正式内参有出版周期,往往要几天、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刊出、发送到有关人…  相似文献   

20.
晓言 《中国广播》2004,(7):21-21
“窜”、“篡”、“纂”三个词,有的读音相同.有的字形相似,但词义都不相同。其混用情况比较多,常常闹出笑话来,因此,不得不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