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初中作文教学,就是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时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学习作文的一种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开发初中作文校本教材的背景 1.文本教材的缺失:我们的语文课有作文教学的任务,却没有可依据的作文教材。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作文文体在淡化,只是每个单元给了许多话题材料,作文之法要靠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作文教学无章可循使得一线教师深感作文教学之难!  相似文献   

3.
李艳 《宁夏教育》2011,(5):37-38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一直停滞在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造成教材讲了几大本,但作文教学还是存在低效的现状。为改变作文教学效低的现状,笔者曾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过一些尝试和探讨。一、观察积累,加强生活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只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观察又是感知觉的具体形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反观初中作文教学,却常常背离了认识是创作源泉的原则: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4.
郑琴 《成才之路》2011,(21):27-27
俞旭初老师在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召开的南京市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曾用"四不"形容过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自己——不真;写社会——不深。"真可谓一针见血。我们的作文教学之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生活阅历浅、视野窄,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教师要将学生引入社会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还要还学生以敞开心扉抒发性灵的自由天地,创设学生展示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李懿 《辅导员》2014,(2):59-59,68
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写作离不开生活,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丰富学生生活内容,这才是治"本"。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深入实际,认真发掘,掌握丰富的素材,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充分占有素材,才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把握我市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状况,促进作文教学有效提升,福建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学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分学生和教师两种类型。问卷主要针对学生作文水平和写作状态、学生作文反思意识、学生作文反思手段与方法、学生作文反思习惯、教师对学生作文反思能力指导情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常面临着"无话可说"或是"有话说不出"这样的状况,作文教学成效难以实现有效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活动,寻找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创新教学理念,进行改进与优化,提高作文教学的生动程度,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蒙爱华 《广西教育》2014,(21):47-48
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学习目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拓展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找到情感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契合点,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二次作文"是指同一题目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的点评和激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加工和修改,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拟就"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及教学实践作简要剖析。一、"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二次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并没有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
姜春景 《考试周刊》2012,(20):53-54
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激发感情,培养作文的兴趣和能力。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进行一系列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加深体验,是教师应该致力探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朱永涛 《文教资料》2011,(12):86-9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下水"作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和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无以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常作"下水"作文,有效激发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初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命题,学生写作"的自我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是主要原因。要想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到"心口如一,言文一致",并且要更换僵化的教学模式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和感知中去说说自己认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黄美玲 《考试周刊》2011,(40):45-47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命题、指导、行文的审核和评价的过程。从某种程度说,它直接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关系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作者以注重主体性、多元化、赏识性、阶段性等原则为基础,把作文评改理解为教学过程的两个环节:"评"以教师为主导,"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与互动相结合,具体探究提升初中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老师不会教作文,课堂教学随意性大"的问题,分析了作文教学的不良现状,提出了应树立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并指出应从保证作文教学课时充足,摒弃重"读"轻"写"、确立作文课的目的与内容,改变"放羊式"教学、选择适当的教材,创新教学课型等方面具体落实,以有效地增强作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何谊萍 《现代语文》2014,(11):133-135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偏重教授写作技巧以及沪教版语文教材中对写作教学缺乏系统训练"这三种状况,旨在从日常作文教学命题的角度来研究初中作文教学问题,试图从课本、生活中寻找学生"乐于表达"的作文题,希望通过好的作文题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使学生"多写,在写中体会,在写中提高,用自己的文字磨砺自己的笔头。"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作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从事初中作文教学的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中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求,根据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整思路,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目的,全面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难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农村地区的初中作文教学往往停留在"教师命题—学生苦写—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呆板模式,导致农村初中生写作兴趣不浓,习作内容比较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低效率的泥潭之中。要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这种被动的局面,就要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开  相似文献   

19.
沈娟芬 《学语文》2013,(1):56-57
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训练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这种无序性和随意性导致作文教学"少慢差费"和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笔者认为,根据系统论思想,构建一套系统的初中作文训练方案是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衡量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语文升温后,对作文教学的关注度普遍提高,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