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石洪 《兰台世界》2014,(1):130-131
何绍基学术旨归以汉学为根柢,精于考订,会通宋学及今文经学,带有明显的经世色彩.他发起顾祠修禊以倡导实学,促进了晚清经世学术的风气转移.何氏为官慷慨敢为,改革弊政,积极实践其倡导的经世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鹏程 《兰台世界》2006,(14):53-55
魏源,晚清思想家,提倡史学经世,学术为社会现实服务,学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皇朝经世文编》便是其经世致用思想复兴的开山之作,促成了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的形成,影响了晚清的文化思想界,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钱大昕的经世精神并不是"有"与"无"的问题,而是"隐"与"显"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经世精神反映了传统社会的学术主体(儒者)向近现代社会中的学术主体(学者)的分化和转型过程中的观念变化。  相似文献   

4.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作为一篇家训名作,以"修身齐家""、经世应务"为主线,倡导勤劳节俭、孝亲敬祖、德教操守、敦厚忠信、廉洁自爱的精神思想品质。本文对《朱子家训》语句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阐释其家庭教育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5.
5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报》坚持学术为先、经世惠人的办刊宗旨,发扬严谨求实、爱刊爱人的办刊精神,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希望刊物不断创新,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6.
龚自珍的历史文献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对沉迷考据,强调治史经世;重视实物文献价值,提倡"大史料观";关注修史方法,倡导"宜繁不宜简";主张用小学之法考订经史,用实物订补经史纰漏的"二重证据法"等。  相似文献   

7.
顾炎武作为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他的史学思想包含了倡导"经世致用"的经世史观、主张历史进化论的进化史观、重视物质生产的巨大作用、反对空谈天道性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罗泽南是晚清理学经世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出办湘勇之前的20余年里,他在家乡湖南湘乡以教授生徒为业,采用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方法,培养了一大批饱受理学思想熏陶,具有经世抱负与才干的学生,为清王朝"同治中兴"的出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以明代王锡爵等人所编《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作为论述中心,讨论此书对于儒家经世理想的追求与实践,以及所彰显明代朝廷培养实政人才的部分作法。此书藉由汇编整合翰林院庶吉士馆课的诗文创作成绩,强调馆课对经世理想的实践,显示翰林院的庶吉士教习成效,足以为国家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其方法包括在书名上突显馆课的"经世"功能,在内容选取上扩大范围,纳入馆课之外,明初名臣或未曾任职馆阁的名臣诗文等,使全书更增份量,避免空谈。但也因之造成此书选录范围过宽,是否可以呈现庶吉士真正的馆课成效,或能锤炼庶吉士经世识见与才能,均不无争议。  相似文献   

10.
晚清之际,以对儒学的批判,“西学”传入为契机,佛学一度振兴,从龚自珍、魏源到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都是佛学的宣传者和信奉者.或是宗教信仰,或是经世目的,或是阐释西学,佛学成为一种风尚,诚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晚清思想有一伏流日佛学……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1.
齐昆 《编辑之友》2011,(11):80-81
学术期刊是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文化平台和话语空间,它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1]它以"求真"为目的探究、解决前沿且复杂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它是实现"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刘思文 《青年记者》2022,(1):106-108
清末维新人士陈虬、陈黻宸和宋恕等参与创办或运营了《利济学堂报》《新世界学报》《东瓯日报》和《经世报》等具有首创价值的报刊.这些报刊以面向普通受众,唤起民族觉醒;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社会昌明;传播学术文化,助力国家发展为核心宗旨理念,紧扣报刊读者属性、重视报刊内容属性、发挥报刊平台属性,对近代报刊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包括体育学术刊物在内的学术研究刊物都理应恪守学术道德并倡导学术批判.学术批判应是促进体育学术研究走向繁荣的有力武器.在社会转型期,体育学术期刊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端正的态度,创造自由的学术空间;倡导学术批判,发挥期刊促进学术研究的导向作用;培养学术批判共同体,维护更开放和宽容的学术生态环境,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体育学术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平保兴 《中国索引》2010,8(2):61-65
王云五不仅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而且倡导与编制索引、研究索引与学术之关系。他为中国现代索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学术创新思想和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已步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更为严重的是,期刊评价的结果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一现象在客观上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应当倡导科学的评价理念,改变本末倒置的做法,从政策源头上,制定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引入"代表作"制度,强化定性评价;逐步取消量化考核指标,以文献计量评价为补充,引导"核心期刊"功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努力实现高校学报与学术团队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慧  张比 《编辑学报》2009,21(6):529-531
高校科研学术团队的迅速成长,为学报办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学报应改变传统的封闭武的办刊模式,紧紧跟踪优势团队,热情扶植有发展前景的后起团队,协助组建新的学术团队,倡导并组织交叉学科的学术活动.这样,学术团队可尽快发布研究成果,占领学术阵地,而学报则可获得优秀稿件.在双方的互动中,把"出成果,出人才"落到实处,以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以《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依据,检索2002-2011 年登载在期刊上有关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研究 文献,检中有关文献1690 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上述文献,并就研究路径做讨论。认为学术诚信匮乏的严重性引 起各界的关切,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拓展了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对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指出研究中对学 术诚信匮乏的深层原因揭示不足。提出关注具体问题、倡导实证研究和强化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元代政书《经世大典》明中叶散亡,仅有少量清儒辑本流传于世。今于辽宁省图书馆发现有清抄本《经世大典》,与传世本颇有不同,可作《经世大典》辑佚之资。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认为:要注重学问上的兼收并蓄,就是要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问之道的“理学修身”与“理学经世”相统一,理学就是经世,经世就得躬行,不能只知道空谈心性,也不能只知道空谈践履。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认为:要注重学问上的兼收并蓄,就是要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问之道的"理学修身"与"理学经世"相统一,理学就是经世,经世就得躬行,不能只知道空谈心性,也不能只知道空谈践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