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式句"作为一种口语句式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本文按照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研究思路,对"P式句"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进行了探求,并与"与其A,不如B"句式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P式句"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建议,通过语表形式的观察,发现通常建议后小句为优选项,而这种建议是基于前小句的对比劣势.  相似文献   

2.
"于"字句中的"于"一般被看作被动句的标志.本文从"于"的介词系统的角度揭示介词"于"的功能不在于表示被动,"于"字句仍属于意念被动句.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表示程度浅的副词"较"和"还"放到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认知模式中加以阐述.通过程度常态及程度异态的再分类,指出"较"属于程度异态,"还"属于程度常态.这种认定又得到它们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不同的证明从而进一步讨论了未及与合意、客观程度与主观评价等不同点并在句法特征及语体选择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4.
焦点是一句话中最重要的信息所在.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焦点中的对比焦点,以"把"字句、"是……的"句和带焦点敏感算子的句子为例句进行阐释.焦点的语义功能主要是凸显某一事件或事件的施事、受事、结果、目的等.在认知特点方面焦点体现出明显的"有界"倾向,结构上则呈现出用变式句来体现的形态特征.焦点在交际中有时会发生偏离,这与焦点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英汉被动句在结构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英语的被动意义主要用"be动词加上动词的语态变化"来表现,汉语被动句的被动意义主要由一些特殊词带出,动词本身不体现被动意义。英汉被动句的语用功能同样有异同点,英语用被动句表达多,汉语用被动句表达少,因此英汉被动句互译时要体现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汉语母语使用者和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在使用频率和语用条件两方面,对"被"字句的选择有所不同:留学生使用"被"字句的频率远低于母语者,使用的语用环境也有所差别.留学生"被"字产出句的错误类型以使用错误为主,主要由语用错误造成的当用不用和不当用而用也占相当比例.留学生在高级阶段使用被字句的难点主要是对语用条件的不熟悉,从学习"...  相似文献   

7.
反七律体是歌行的特殊类别,是贯穿了唐诗发展史、为唐代著名诗人所青睐的一种亚诗体。从题目看,"反七律体"仍体现了七言歌行自由抒写的特征,但其形式是七言八句而"非格律化"。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仄韵"和"反对仗"。  相似文献   

8.
《泰囧》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上,也体现在做喜剧的真诚上以及给观众带来快乐,将幽默进行到底的娱乐精神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桥段,一句句让观众过耳难忘的对白,都构成了喜剧不可或缺的幽默元素。从语用学理论的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原则以及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原则等角度的全新解读使这些幽默元素在学术理论上有据可依,同时也体现了电影创作人对语用和谐与快乐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做""作"两个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探讨"做"作"两个常用字的关系,希望通过对历史文献、方言中的表现、现代汉语使用等方面的考察,勾画出这两个字的大致分别.从历史上看,"做"作"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其中,"作"早出,"做"是"作"的分别字;从方言上看,这两个字在大多数方言中的语音表现不同,"做"一般读zuo,"作"一般读zuo.从现代汉语的使用方面看,两个字表现为不同的语体色彩,"做"为口语,"作"有书面语色彩.  相似文献   

10.
<豳风·七月>一诗有许多地方尚待进一步研究,"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即为其一.故从文化学角度,依据<礼记·月令>、<大戴礼记·夏小正>、<左传>等典籍的相关记载,以为"公子"当解为"豳公";"女"即为后妃夫人一类人物,"采蘩"与高禖之祭有密切关系,遂为"春日迟迟"四句提供新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姑妄言》中许多人物的原型来自于《醒世姻缘传》。《姑妄言》中的昌氏;铁化、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火氏、铁氏、侯氏、畜氏;魏如豹等人物的原型分别来自于《醒世姻缘传》中的程氏、狄希陈、薛素姐与吴推官。  相似文献   

12.
枢密使初设于唐中后期,由宦官担任,皇帝分割相权而设的内廷差遣.至五代始用文人担任,逐渐走向外朝,其权力也伴随五代武人掌权的特征而膨胀到极点.宋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枢密使正式成为一种制度,但在枢密使的任选及其职权上有了限制.至明朝,丞相的废置不设,枢密使制度也随之走到了尽头.枢密使制度从内廷走向外朝的过程,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也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兼语句研究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它与连谓句、双宾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一项由90名贵阳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参加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句型模仿教学法在非英语大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该实证研究的结论之一是:句型模仿教学法能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输出更多带有现成句型的句子从而提高句型输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扬州方言谚语句法形式丰富多样,有单句型、复句型和紧缩型三种,其中复句型和紧缩型占绝大多数。单句型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以主谓句为主;复句型有一般复句、多层复句,常常采用对称的形式;紧缩型用省略关联词语、惯用格式和"意合"等方式,尽可能地简洁、凝练、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16.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中曾有一种“印欧语的眼光”,即拿西方语法研究模式套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反映在句法研究上也是如此。汉语句型观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衍变过程。西语,尤其是英语的典型句式是主谓结构,汉语却有所不同。汉英典型句式的对比揭示了汉语句型观的衍变,并真正开始了汉语句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者主持了一项由90名贵阳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参加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句型模仿教学法在非英语大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并得出两个结论。本文介绍该实证研究的结论之二:句型模仿教学法能使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降低与所学的句型有关的句法和词法错误的发生。(本实验的结论之一已发表:句型模仿教学法能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输出更多带有现成句型的句子从而提高句型输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采用句型模仿明示教学法,通过对现有难句的分析讲解模仿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句型输出的多样性,降低与所学的句型有关的句法和词法错误的发生率。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英国足球球迷群体多元化发展进行了研究.从足球球迷群体的发展历程看,英国足球球迷群体的形成最初基于鲜明地域认同,随着传统社区改变、媒体和消费文化的发展,球迷群体认同已经由最初单一的地域性认同发展为包含了液态社区认同在内的多元化认同.球迷群体的地域性和历史性不再是联系球迷的主要纽带,以兴趣性和消费性为认同基础形成的球迷文化逐渐成为球迷文化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的足球球迷群体意味着足球俱乐部经营策略的多元化.俱乐部需要更加清晰地把握球迷群体发展的阶段和特征,进而促使俱乐部和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为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的焦点一般位于句尾,并由标记词凸显。其表义倾向经历了由贬义向褒义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