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期,笔者拜读了魏先生的专著——《魏廷格音乐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其中收录了作者散落于不同时期的文章,跨度为1983年—2004年,涵盖面甚广。读毕,不禁叹服魏廷格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深厚的学术素养。广博的内容涵盖清晰的思辨脉络魏先生将《文选》分为"中国现代音乐发展"、"钢琴艺术"、"现代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概念的提出与传统音乐"和"音乐美学"五部分。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和文意的角度出发上博简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第三简《邦风》部分当读为:"《邦风》其纳物也,溥觀人俗焉,大斂材焉。其言文,其声善。"《邦风》的主旨是"纳物","溥觀人俗"和"大斂材"分别是"纳物"的两个方面,此句与"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礼记·王制》)相合。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和"《圣经》韩译"分别在内容和语言层面对韩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圣经》的思想内容迅速融入韩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新小说"中体现出来。"《圣经》韩译"促使韩国逐渐形成本民族自身的语言文字体系,并促进了以"言文一致"为目标的"国语国文运动"顺利地开展。而在中国,基督教同样经历了传播和"汉译"的过程,却难以获得知识分子和大众的心理认同,这与中韩两国不同的宗教信仰基础、儒学影响程度及心理接受机制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风暴何以对我影响不大?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到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肆虐半年的金融风暴惊心动魄。相比之下,香港、台湾只是"轻灾区",中国大陆受其影响不大,可谓"擦肩而过"。世行官员鲍泰利先生认为,中国未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中...  相似文献   

5.
据2009年《参考消息》报道:"到今年10月止,全世界共在8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41所孔子课堂,总数已经突破了500家。"尊崇儒家传统的国家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首先是日本,接着是韩国、新加坡,现在中国和越南也在提倡。于是有人认为,儒家文明最终会战胜其他文明,成为人类发展的"指路明星"。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季号)发表的《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一文,存在诸多不足或失误之处:第一,马礼逊《华英字典》在英文解释上,对"Freedom"与"Liberty"有所区别,但在中文解释中皆以"自主之理"一词译之;第二,传教士《自主之理》文中的"自主"、"自主之理",即指英文"Liberty";第三,《新解地理备考》的最早版本,最晚当在1847年已经刊印;第四,蔡锡勇在《美国合邦盟约》中,明确以"自由之福"对译"the Blessings of Liberty";第五,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自由"概念进行的是批评,而不是引介。  相似文献   

7.
1962年初《红岩》出版后,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3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的文章《创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略谈〈红岩〉的写作》。多少年来,这篇文章成为人们描述小说《红岩》写作过程的唯一根据。2005年7月24日,论文作者到四川成都采访了原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编剧胡元先生。作为《红岩》作者们的朋友,胡元先生在1956年曾经目睹了《红岩》第一稿的写作。他对《红岩》写作过程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很不相同的叙述,从中可以看出,解放后的"业余作者"和他们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官方历史叙述和现实政治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2010年底"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得立项,成为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标志。目前正在做的研究项目有"神话历史"丛书,已出版《儒家神话》、《宝岛诸神——台湾神话历史古层》、《韩国神话历史》等成果。2010年出版的《文学人类学教程》被视为该新学科奠基作,书中对"文学何为"问题作出启发性的新阐释。叶舒宪认为,文学人类学是重新打通文史哲界限,衔接"世界眼光"和"中国学问"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金岳霖先生》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相似文献   

10.
"辞"在《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韩国]裴得烈一、序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著作。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在整理以前的文学理论之后,开拓了新的局面。沈约在看了《文心雕龙》后评价说"深得文理"(《南史·刘勰传》,中华书局,第1782页...  相似文献   

11.
《文教资料》1994年第5期曾刊出陈美林先生有关《儒林外史》研究论著目录和韩国学者赵宽熙对其专著《吴敬梓评传》的评价文章.这里所发表的是陈先生本年度出访韩国时,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对他所作的采访.该会经常采访各国研究中国小说的著名学者,先后发表过对美国韩南教授、法国陈庆浩教授、俄罗斯李福清教授、中国华东师范大学郭预适教授等人的访谈录.  相似文献   

12.
2014年9月19日《广州日报》讯"啃老"在中国是一个贬义词,但是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不只在中国、日本和韩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就连在法国和美国这样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啃老族"。韩国老人宁愿独居避啃老韩国三星生命退休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36.6%的韩国父母需要为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支援,其中54%的40岁至60岁的父母仍然在给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支援,  相似文献   

13.
科举试"赋"、创作赋体作品和爱重《文选》,是韩国赋学兴起的首要条件,而韩国大学的中文系、就读中国的留学生等是其中国赋研究复兴的当代学缘背景。《文选》所选楚汉魏晋六朝赋的研究是韩国20世纪中国赋研究复兴的起点,而唐赋研究是其重要的成绩,中国赋与书画研究搭起了赋学与书艺辨伪之学的"桥梁",中韩赋家赋作的比较研究开创了国际赋学的新"亮点"。韩国中国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赋论及哲学、史学、儒家诗学等,立论细腻完整、学风严谨不乏创新是其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公布的《2006—2009年韩国留学生现状报告》显示,前往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大幅增加,今年有望超过到美国留学的学生。留学中国的韩国学生2006年为29102人,2007年增至42269人,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以其独特的思辨方式对《老子》中的一些语用现象给以透彻的分析和剖理,该文因循钱先生的逻辑理路来解释《老子》对于"名可名,非常名"的内涵以及在语言修辞方面所涉及到的"体涵分训,用未合训"和"一喻二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韩煦 《天中学刊》2012,27(6):97-101
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引起文学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时代的焦虑开始更多地通过对空间而非时间的抒写来表达,同时也触发了当代中国女性写作对空间的日益关注。王安忆《长恨歌》里的弄堂,陈染《无处告别》等短篇小说中的空间群像,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的阁楼、窗帘、镜子等意象,展示了当代女性写作中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17.
韩国洪尚勋先生先后来函并托人转告,盼望同意他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著、郭豫适审订)翻译后在韩国出版,并希望为韩国语版写篇序文。关于《中国小说批评史略》这本书的著述宗旨、主要特点和著述过程,我在中文版的《序文》和《后记》中已经有较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赘言。 我想借此机会对韩国人民、汉学专家和学者表  相似文献   

18.
公言 《成才之路》2011,(2):100-I0017
"先生"的称谓,大约已经使用了将近三千年。闲来翻阅古籍,得知关于"先生"最早的记载见诸于孔子的《论语》。"先生"一词,后来用法虽多有变化,但含义大都与年长、有识、有德、博学之人有关。君欲知道"先生"之本意及其演变,且听余作"先生"解,以飨诸位。一日年长者为先生。  相似文献   

19.
金星 《成才之路》2010,(29):70-71
筝曲《梅花三弄》原为笛曲,后人把它移植为琴曲,得以流传至今。由于作为主题的旋律出现了三次,故有"三弄"之称。筝曲根据古琴名家吴景略先生修订的琴谱、并参照吴景略先生和孙裕德先生琴箫合奏的《梅花三弄》订谱。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原曲有十个段落和一个尾声,改编成筝曲,已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0.
"文之不饰者乃饰之极"出于刘熙载的《游艺约言》。饰者,《说文》释为"刷也",有修饰、装饰之意,此处是形容文不修饰就是修饰到了极点,这是一种叙事的真实,此意极合宝林先生所著《刘熙载书学研究》,蕴醇儒学问于大雅文章。 家。胡崇炜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书如其人,质朴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