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邱汉生(1912—1992)先生著《四书集注简论》(以下称《简论》),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外庐(1903—1987)先生、汉生先生和我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开始撰写的前一年。《简论》的篇幅不大,全书只有201页,如果剔除其中一些在当时难以回避的"套话",如谈到"道德"就加上"封建统治思想",论及"天理"也会加上"地主阶级所谓天理",而且引用鲁迅先生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一文中的某些句子,如说"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流毒有待批判和肃清"等。将这些套话删去,直接探讨朱熹《四书集注》一书的本来思想,就会看到《四书集注简论》有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为我们撰写《宋明理学史》一书做了  相似文献   

2.
《梅氏书平》的学术价值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人只知有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而不知韩国也有一位经学大师丁茶山的《尚书》辨伪巨著《梅氏书平》。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成就也鲜为人知。然研究中国经学之跨文化传播以及研究《尚书》学特别是古文辨伪,不能忽视《梅氏书平》。这部书在订正旧籍旧注之误、补充疏证新的历史事实、阐释《尚书》义理之辨、考辨孔壁真本源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值得引起学界重视。同时研究《梅氏书平》,对于研究丁茶山这位韩国实学思想家的经学思想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扬雄与玄学     
魏晋玄学在理论形态和学术渊源上与两汉道家思想关系密切。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前修时贤多有论述。然其中的一个重要关捩问题,即两汉道家文化的关键人物扬雄及其太玄思想对于魏晋玄学文化生成的意义,似未见深入剖析。事实上,扬雄是两汉道家文化源流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上承贾、马、严遵,下启荆州学派,在哲学论点与思辨方式上为玄学导夫先路。他的太玄思想与玄学责无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魏晋玄学的思想方法之一是从理论上调和儒家与道家、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据《世说新语·文学》注引《文章叙录》曰:“自儒者论以老子非圣人…  相似文献   

4.
“文章憎命达”,“人生识字忧患始”。命蹇和忧患虽不限于贫穷,但贫穷却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经受的最沉重的折磨。因此,文人们写下了许多逐贫、斥贫的文章。如西汉扬雄的《逐贫赋》,晋束的《贫家赋》,唐韩愈的《送穷文》,柳宗元的《乞巧文》,王的《贫赋》,宋俞...  相似文献   

5.
吴其昌(1904-1944),歷史學家,字子馨,浙江海寧人.早年就讀於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師從唐文治等,畢業後入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等導師,後任教於南開大學、清華大學,1 932年任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直至逝世.其治學範圍廣泛,對於訓詁、音韵、校勘等均深有造詣.著有《殷虚書契解詁》、《金文曆朔疏證》、《金文氏族疏證》、《金文世族譜》、《宋元明清學術史》、《朱子著述考》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扬雄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叶福翔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末年蜀郡成都人,其学术成就自古以来就颇有争议。赞者云"妙极道数"(张衡语),甚至尊为"西道孔子"(张子侯语);贬者曰"拙底工夫"(朱熹语),至多不过"模仿"而已。然古今对扬雄...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中華書局出版《劉永濟集》,《誦帚詞集 雲巢詩存》一册附有《劉永濟先生年譜》(以下簡稱《年譜》),其中多處引用繆鉞先生致劉永濟先生的書札,而疏誤頗多,以下分類辨之.  相似文献   

8.
委拉斯凯兹(1599-1660)出生于西班牙,是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的杰出代表.其早期作品如《三个乐师》(1618年)、《卖水人》(1620年)、《煎鸡蛋的老妇人与少年》(1620)等,反映的多是平民的日常生活;另一主题是有关宗教人物,如《在帕多摩斯岛的圣约翰》(1618年)、《没有原罪的星宿》(1618年)、《东方三博士的礼拜》(1819年).  相似文献   

9.
何妥是隋代著名的《易》学家。他曾历仕南朝梁、北周、隋,得南北学术之所长,《周易讲疏》即为其学术结晶。何妥之《易》学以义理为基础,兼用象数,杂以史论、政论和《礼》学,既融合了南北学术之长,也受到了"蜀学"之影响。何妥家族源出于西域粟特,他从家族浓厚的"胡风"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经学大家,其学术思想渐染了民族文化的特征,这在中古民族文化融合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重要案例。地域熏习与民族遗传共同造就了何妥在中古经学史上的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圣学宗传》是阳明后学周汝登(1547-1629,字继元,别号海门)为传扬心学所著的学案体的学术思想史书。此书共计十八卷,大体可分为四部分:其一,传说时代的人物,主要包括三皇五帝、伊尹、傅说、文王、武王、周公等;其二,宋以前的儒者,主要人物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孟子、荀子,还有汉朝的董仲舒、扬雄,隋朝的王通,唐朝的韩愈;其三,宋元诸儒,包括"北宋五子"、朱熹、吕祖谦、杨简、陆九渊等;其四,明心学儒者,主要有王守仁、王畿、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从事词曲的搜集、校理,始于《曲录》;而《曲录》之作,又缘于"偶得仁和吴昌绶(伯宛)所作《宋金元现存词目》";由此,使他俩结下了词曲之缘,成了学术上的挚友。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1596年),法国作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尔巴贡(《吝啬鬼》,1668年)、巴尔扎克笔下的格朗台(《欧叶妮·格朗台》,1833年),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的普柳什金(《死魂灵》,1842年),短短250年间,四个性格相近的吝啬鬼形象却能相继深入人心,不可不谓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四大吝啬鬼中,夏洛克与格朗台,各有一女;阿尔巴贡有一子一女;普柳什金有一子两女,但幼女早逝,并未在文中出场。四本书中都涉及了吝啬鬼们的女儿与别人私定终身的情节——杰西卡(夏洛克之女)、亚历山德拉·斯  相似文献   

13.
(一) 漢語語言之富贍,今知其為人類語言中之最。古代如先秦典籍,漢儒已多闡發,然時代愈後,材料(素材)益多,皆散在十一億人口口中,所以漢語“方言”之學,正待吾人開發、收集、整理、分析,為極端複雜之事,余在整理《昭通方言疏證》之時,即已深切感到,勉强收錄了若干則,但有大多數是  相似文献   

14.
《汉书》说蜀人"好文刺讥",从撰《汉书》的班固所录、所撰的司马相如、扬雄的生平事迹来看,说他们"好文刺讥"恰如其分。而从班固对他们生平事迹的撰、评看,班固对他们非常尊崇。这证明,"好文刺讥"是褒义而不是贬义。司马相如、扬雄可以说是古代巴蜀文人的榜样和代表,他们"好文刺讥",其他的巴蜀文人当然也"好文刺讥"。"好文刺讥"成为巴蜀文人很普遍的一种性格。  相似文献   

15.
扬雄在蜀四十年,在京城长安三十年。蜀中的两位老师严遵和林闾翁孺为其成为一代大儒奠定了基础。青年扬雄极为推崇屈原和司马相如,创作了模仿屈原的系列思索人生的名篇。扬雄追慕司马相如,创作大赋实现人生价值。扬雄具有深沉的圣人情结和浓厚的学者特质,又具有率性的诗人本色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扬雄的辞赋带有明显的司马相如的风格,后人常扬、马并称。扬雄的散文,展现了文人风骨和思辨特征。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扬雄为其大唱颂歌,为后人所不齿。扬雄为王莽所写的赞颂文章,其深刻用心是全身远祸,不得已而为之;王莽新政,部分内容也与扬雄的社会理想相契合。扬雄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是大力推广儒家经典,并选择性地接受了道家思想。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被魏晋玄学大家陶渊明视为榜样。  相似文献   

16.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 ,叙事简明扼要 ,引文流畅通达 ,质朴无饰 ,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 ,因史料所限 ,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典册中 ,有些内容涉及汉儒特有的思维模式 ,及其使用概念的特殊内涵 ,就比较难读了。本文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 ,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一《通鉴》记载 ,汉成帝元延元年 (公元前 12年 ) ,连续出现天文、气候的异常现象 :正月初一日蚀 ,四月“无云而雷” ,又有流星从太阳下面往东南方向行走 ,“耀耀如雨” ,秋七月 ,彗星从东井星座中穿过。① 从皇帝到臣民都相信这是政治有失 ,天象示警。成帝因此…  相似文献   

17.
凌夫 《寻根》2010,(6):68-71
<正>诗人和学者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进入清华学校,"曾以图画冠全级"。他发起成立了有50多人的"美术社"并担任过《清华年报》《清华学报》图画副编辑、《清华周报》(英文版)图画编辑。  相似文献   

18.
藏冰考     
《寻根》2017,(6)
<正>《左传》说:"《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藏冰的有关制度和举措在《诗经·豳风·七月》的最后有明白的表述。其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凌阴,就是藏冰的地方。这四句诗是说:夏历十二月采冰,一月藏冰,二月举行一个开冰仪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卷十三)。可见,藏冰渊源古老,但后世相关文献并不多,藏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相似文献   

19.
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源自先秦不同的是,古代巴蜀文学文人创作主要是从汉朝开始的。晋代著名文学家左思在其《蜀都赋》中饱含激情和歆羡地写道:近则江汉炳灵,世载其英。蔚若相如,白爵若君平。王褒炜烨而秀发,扬雄含章而挺生。幽思绚道德,扌离藻扌炎天庭。夸四海而为隽...  相似文献   

20.
朱韬 《华夏文化》2014,(1):50-52
<正>《坐忘论》现存两种,同名异文,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正统道藏》本《坐忘论》,主体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条目;另一种石刻本《坐忘论》,见于王屋山《贞一先生庙碣》碑阴(今人陈垣先生所编《道家金石略》有收,题为《白云先生坐忘论》;另吴受琚先生辑释《司马承祯集》收作《坐忘论》附录;南宋道士刘虚谷曾在庐山刻《坐忘论》,已佚,陆游有跋文存,或与此碑阴所载相同),原碑当为唐"大和三年"(829年)所立(北宋元祐九年重立石),碑文记载内容为女道柳凝然、赵景玄母女于唐长庆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