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宋代是我国禁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上承先秦以来的禁书传统,下启元明清禁书之先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现状。本文从宋代禁书的发展脉络着手,将宋代禁书分为初期禁书、中期禁书、高潮期禁书和晚期禁书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四个时期的禁书数量、禁书特点及禁书类型等。  相似文献   

2.
试论宋代四川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四川是四川历史上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黄金时期,其发达的经济培育了典型的封建市场.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析宋代四川市场:一、市场类型;二、市场等级体系与市场网络;三、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读蔡方鹿教授新著<宋代四川理学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8月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以宋代四川区域文化--理学为研究主体的专著.在作者看来,作为宋代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宋代四川理学不仅是广义的宋代蜀学发展的高峰,亦是整个巴蜀文化发展的高峰,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宋代理学乃至整个宋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参见<宋代四川理学研究>第283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  相似文献   

4.
从口技到口戏——读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技是以口腔发音来模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声音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宋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登上舞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四川的相书就是由口技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的四川地区,发达的农业和富饶的乡村经济促进了城市的重建和发展。近代以后,城市在城乡对立关系中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开始了城市统治乡村的时期。城市带动乡村一同发展,但由于四川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由于四川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水平的低下及农村经济的萧条,使乡村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近代四川城乡之间的这种非良性互动关系,成为这一区域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模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城市发展的巅峰期,在城市数量、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城池建设等方面均代表了农业时代城市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在清代诸省当中,四川以疆域广大、地形复杂而著称。城市绝大部分均是在清初社会经济恢复以后重建起来的,在城市形制方面全面继承了明代城市建设的成果并有所发展。本文廓清了城市规模相关概念和衡量标准,对清代四川各府州县城市规模的等级构成及其地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清代四川城市发展和空间规模的区域性特征,结合大量个案对城市规模的主导因素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以地方城市的实证研究对我国古代城市规模研究的资料与方法、城市规模与城市行政等级的相关性、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宋真宗时期,既重视民间传统节日,又新创5个官方节日,增加了宋代节日数量,丰富了宋代官吏们的节日生活。在国家因事设节、完善中国古代节日“官民”系统结构方面具有开创之功,对后世乃至我国现代节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宋代四川经济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地位,宋朝在该地区实施了多种特殊的经济政策,从而促使四川经济演生出特殊的发展道路.本文试图从两方面来分析宋代四川经济的特殊性:一、特殊的经济政策;二、特殊经济政策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寻根》2020,(3)
正2002年以来,四川泸县境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南宋石室墓,出土了丰富的、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这些宋墓石刻从种类、数量、雕刻艺术水准等各个方面,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泸县宋墓石刻也因之蜚声海内外。泸县宋墓石刻被列入2002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无独有偶,川东及重庆市辖区内的宋墓石刻,也在泸县宋墓石刻发现之际逐渐浮出水面。从2005年开始至今,重庆市合川境内的宋代石室墓因施工偶然  相似文献   

10.
两宋时期是我国史学迅速发展,史学繁荣的历史时期,著名史家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史籍名著大量涌现,产生了纪事本末体、纲目体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书编纂体例,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蜀鉴》是宋代四川史学家郭允蹈所撰专记蜀中之事的著作,此书集中反映了郭允蹈的史学思想。本文试以《蜀鉴》为中心对郭允蹈的史学思想进行探讨,探寻南宋时期知识精英阶层忧患视域下的史学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17,(2)
<正>唐代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这一时期的铜镜质量上乘,纹饰丰富,铜镜艺术发展到达了新的阶段。到了宋代,铜镜装饰发生了重要变化,胎质粗糙,镜体轻薄,题材集中且变化不大,还有相当多的素面铜镜。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唐代是铜镜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则是铜镜的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2.
近代四川地区的图书馆社团数量不多,有四川图书馆协会、重庆图书馆协会和中国图书馆学社出现。其中四川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几经波折,但展开了相应的活动,对当时四川省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国时期,一省之内成立三个图书馆社团的情况实属少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四川地区图书馆界的频繁互动,可以作为观察民国时期地方图书馆社团发展情况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3.
严其林 《寻根》2006,(4):123-127
宋代人口迁移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移民现象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密不可分。镇江处在大江与运河两条古代高速通道的交汇处,是两宋移民重要分布地。移民大量迁入,给本地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昭觉寺是四川地区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圆悟克勤禅师亦是昭觉寺历史上最出色的禅师.在克勤禅师住持昭觉寺时期,不仅寺院的管理方式有重大改变,既是寺名也经历"崇宁"、"天宁"、"报恩光孝"等演化.使得昭觉寺逐步走入国家大寺的行列,从而促使昭觉寺在宋代的发展到达顶峰.  相似文献   

15.
略谈宋代饮食风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波 《寻根》2004,(2):56-58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有人甚至认为宋代经济已超过了明清。经济的发展,使宋代食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宋代饮食颇具特色,与前代相比,宋代百姓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变  相似文献   

16.
在易学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被称为“宋易时期”。所谓“宋易”,乃是针对“汉易”而言,是基于宋学与汉学相对的易学学风和阶段的划分。宋学特别是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对易学的研究分不开的。理学主要是心性之学.注重探讨性命义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周易》的经传。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的又一高峰。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加上城坊制有了明显变化,诸行会聚,百艺纷呈,城市的民间艺术也发展起来了。从大都市到中小集镇,到处都有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而北宋首都汴京、  相似文献   

18.
宋代四川市场与东南市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封建商品经济发送,形成了区域性的市场体系。四川和东南是宋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宋代四川市场和东南市场是当时最典型的发达的封建市场。因其各自的经济环境迥异及宋廷在两地实施不同的经济政策,两地市场各自的特点彰显。比较二者的异同,能更好地探究宋代封建市场的历史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9.
鲁先圣 《寻根》2011,(3):8-11
自唐宋以来,书院文化崛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阵地。尤其到了宋代以后,渐渐由开始时期的民办性质过渡到官办性质,走到文化发展与普及的前台。一直到明清时期,书院始终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脊梁,是中华文明书香漫溢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茶马古道是将内地茶叶运往藏族等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道路,即茶马贸易的古道,而不是用马匹驮运茶叶到藏区销售的道路。内地茶叶输藏始于唐代。迄至宋代,我国茶叶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四川茶叶产量高居全国之首,加上战争的刺激,使得茶马贸易更为发达,宋代茶马贸易主要集中在熙秦地区,青藏道成为茶马贸易的主要道路。元末战乱,四川茶叶生产一落千丈。至明代,四川茶叶生产有所恢复,明政府为笼络藏族僧侣上层,使得川藏路成为贡道和官道,并成为主要的茶道和商道,取代了唐宋时期内地差旅主要由青藏道入藏的地位。清代放宽茶叶输藏,使得由雅安至康定,康定至拉萨的川藏茶道进一步繁荣。川藏茶马贸易古道,在加强汉藏民族间的联系与团结、促进藏汉贸易繁荣,以及藏区市镇的兴起方面,都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