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体平衡能力的静态测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人体平衡能力是老年人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许多老年疾病如眩晕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衡。而老年人平衡功能对预测危险因素、制定干预和康复措施、评价康复和治疗效果、病情病程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人体重心测试系统就是利用人体重心的变化判断人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体重心动摇指标评价心理负荷强度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G - 550 0型测力台解析系统 ,分别在通常条件、竞争条件、观众条件的实验模拟环境下 ,对人体站立闭眼时的重心动摇进行测试 ,获得重心动摇距离、面积、速度等参数 ,探讨心理负荷强度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筛选评定指标。发现心理负荷强度对人体的重心动摇产生影响 ,两者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 ,而且每个人的重心动摇还具有相对的常恒性。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套便携式多功能人体重心位置动态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1个5支点测力平台、4个压力传感器、1个数据采集卡以及1个PC计算机,其中,测力平台由主件、附件、延伸件等组成。通过对主件及附件14个点位3种不同负荷加载下压力中心位置的测试表明,宽度方向的精度在1mm以内,而长轴方向精度平均在3mm左右。现场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满足站立、卧姿等人体多功能实验测试的要求,可以为体育教育与训练、运动员选材、全民体质检测、医疗康复等方面服务。  相似文献   

4.
分别测试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篮球专业、足球专业运动员和陕西省安康师专普通专业大学生身高、坐高、体重、大腿长、小腿长和足高等数据。并采用“一维法”测试人体重心的方法对他们在标准姿势和其它运动姿势下的身体重心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某些身体形态参数上以及人体重心位置变化上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电子式人体重心测量仪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关于人体重心测试原理,设计出一种高精度的人体得心测量仪器。该仪器采用传感器和单片机技术,采集、处理、显示数据,使测试人体得心的方法更简便,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立尔系统和三维DLT方法,对2003年北京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上我国运动员高松、张民以及世界优秀选手的勾手跳动作进行了跟踪定点三维测试,比较分析他们在完成同样跳跃动作时的人体重心垂直方向位移—时间与速度—时间等的相关参数,并对我国运动员提出了在缓冲阶段适当提高最低点重心的高度和在落冰阶段冰刀着冰方向趋于重心飞行位移方向的建议,为预测和展望新难度动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2003年北京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和世界一些优秀选手进行了跟踪定点三维测试,用国际先进的艾立尔系统和三维DLT方法对我国运动员高松和张民完成后外点冰跳动作进行了解析,比较分析了他们和完成同样跳跃动作的国外优秀选手的人体重心垂直方向位移-时间与速度-时间等相关参数。结论为落冰时支撑腿角度较小,重心偏低,虽有利于稳定但不利于重心速度的缓冲;落冰缓冲阶段冰刀侧向受力过大,使滑行不圆滑。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视频监控跌倒检测系统,采用人体姿态分析,通过人体轮廓提取、星形骨架提取、人体部位识别等步骤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首先检测出三个特征点。由特征点构成了跌倒判断的特征向量。根据三个特征点相对位置的变化和特征向量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来区分跌倒与正常人体活动的差别。以3个志愿者的步行、坐下和蹲下三类最具代表性动作为实验样本,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检测跌倒,总体成功率超过90%,对正常活动的误报率仅7.5%。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评定一个体育动作完成质量的好与坏,分析其技术特征,纠正错误动作等,都需要从运动时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重心包括人体的总重心和各环节重心,人体的重心并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人体姿势的改变、各环节重心之间距离的变化而随时改变的,利用人体重心的这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引入人体运动环节的概念和增补重量矩参数的基础上,利用二维平衡板推导了运动环节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提出了人体总重心圆原理为了计算人体运动环节的重量矩,探讨了利用二维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圆半径的方法,并指出人体总重心圆原理的缺陷和实际测量时应注意运动环节移动幅度不宜太大等问题,以减少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台日产JVC-9800摄像机,通过三维定点摄像,获得第七栏录像资料,并对所获资料用"爱捷-71"解析系统进行解析,获得论文所需相关数据,对有关数据进行必要的平滑处理,然后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跨越第七栏过程中,国际健将组已经基本达到优秀运动员技术参数的要求;其余三组与优秀运动员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台日产JVC-9800摄像机,放在运动场110m栏比赛异侧的跑道内沿中点处,以50fps的拍摄频率对比赛进行全程跟踪录像,并对所获录像资料用“爱捷-71”解析系统进行解析,获得论文所需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国际健将组运动员差距不大,运动健将组运动员有一定差距,一级运动员1,2组的运动员差距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不同等级男子武术运动员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特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等级运动员技术动作差别的运动学特征,进一步加深对起跳技术动作特点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摄像与录像解析的方法,对原地直体、后体、前屈体动作分别使用松井秀治模型参数和扎齐奥尔斯基模型参数测量分析人体各个环节质心和人体重心坐标值及速度,然后比较分析两种模型测量结果,为评价两种人体模型的差异提供依据,使模型的运用更科学、准确,并对测量的误差给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大成拳自问世以来,其拳学理论、训练方法自成体系。关于大成拳发力机理的系统理论问题,不仅为拳学界关心,也与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相关联。文章结合多年的练拳体认,并借鉴当今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传统力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成拳通过站桩静态训练,增强了人体肌肉的协调性和整体爆发力;人体全部活动、微动关节处的收肌在神经的支配下,做持续收缩和放松,结合逆呼吸法的作用,使身体重心相对抬升,形成以自身体重为重力势能的单重发力状态;大成拳立体力,即在惯性和地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的特有发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中国手枪速射运动员身体稳定性与环值的相关性.采用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个案分析法等,通过比利时Footscan平板式压力测量系统测量速射运动员射击时重心晃动距离、晃动面积、射击环值等指标,并针对力学分析结果进行个案训练.研究发现:第一,技术动作方面,中国速射运动员在注重完整动作流畅基础上,要重视第一靶动作和节奏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运动时间特征、身体重心位移特征、
身体重心的速度变化特征以及身体主要环节夹角的特征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揭示其动作过程的运
动学特点与规律,建立整个动作的时间、位移、速度、以及相关环节间夹角等量化指标,从而为教学与训
练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摩登舞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身体重心的不断转换,整个形体在惯性中移动,形成移动惯性流量。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形成,关键在于身体躯干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肌肉收缩牵引骨骼来带动腿脚移动实现重心移动到位。在此过程中,身体躯干主导着重心转移,腰胯稳固形成移动的枢纽,脚底联动实现重心的平衡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