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童言无忌     
海子说:语言的本身/像母亲/总有话说,在河畔,在经验之河的两岸,在现象之河的两岸。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孕育了明清新思想,明清思想浪潮是围绕在运河两岸展开的。大运河的畅通促进了运河两岸社会观念的变迁,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人们的思想在明中期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萌发出了新思想的萌芽。明清时期的运河两岸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思想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地区,也是思想变化最敏感的地带。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或出生和成长在运河两岸,或在运河两岸地区求学、游历、任职。其思想产生、成长于运河,传播于运河。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之河、政治之河、军事之河,更是一条涌动的思想之河。  相似文献   

3.
妈祖文化作为两岸共同共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业发展对当下及未来两岸经济、文化等各层面的沟通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历史及现状的概述和分析,从经济、社会等角度对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不畅之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两岸发展妈祖文化产业政策机遇分析及粤港、粤澳在合作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镜鉴,提出推动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两岸经贸发展趋势看,两岸贸易依存度由"相对依存"到部分产业大大超过"绝对依存";从两岸经贸发展向度看,功能性一体化将无可回避地向制度性一体化突破.然而,台湾当局在两岸建立经济合作机制上,存在着"以词害意"之倾向,使两岸在建立经济合作机制模式选择上陷入了困境.两岸经济合作模式本身并不涉及任何政治意涵,而是属于经贸关系.摒弃"以词害意",推动"学理认同"是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海峡两岸的教育学制入手,研究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展演变的规律,分析两岸职业教育模式之利弊,发现两岸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追求高学历的趋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误入学历导向的教育模式,而回流教育应该成为两岸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我们的国宝,叫熊猫。它聚世界之灵气,延中华之血脉。大了些,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宝岛,叫台湾。它汇华夏之精髓,集神州之锦绣。今天,老师告诉我,我们的国宝,要远赴我们的宝岛,携国人之希望,抒两岸之情怀。明天,历史将告诉我们,两岸温情将会融化冰山,九州儿女终会携手共欢。心系国宝 梦萦台湾$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郝晓彤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两岸交流随着不同时期的政经情势而有所变化,1990年代之前,因台湾坚持“三不政策”,两岸交流无法台面化。然而,在台湾内部政经情势丕变,以及大陆改革开放后,两岸交流逐渐台面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学术交流是当前两岸交流重要的一环,透过学者、专业人员、学生等的互动,不但有助于提升两岸学术研究,更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作者曾申请赴大陆进行短期研究与学术交流,深感此对研究工作有显著的帮助,以及两岸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回台后提笔撰写本篇拙作,盼透过本文与从事两岸研究之专家学者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需要从更多角度探讨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构建之道。从战略文化角度入手,明确传统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行为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解读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文化传统背景,从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意义和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于2014年10月25、26日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台湾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世新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共同主办,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化部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承办。两岸文化教育界1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文化发展合力之探求"中心议题,开展了广泛深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9,(3):81-87
研究两岸绿建筑评估系统的发展沿革、指标内容、评估标准、等级划分与执行方式,比较两岸绿建筑规范的异同外;也探讨两岸绿建筑评估系统的优、劣势,分析绿建筑评估规范的制定与应用,尤其是台湾地区绿建筑分级评估制度九大指标之核心内容,对比大陆地区绿建筑评价指标及权重,对两岸绿建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及高等职业教育(技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高等职业教育全球化发展为方向,立足于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基于对加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意义的全面分析,提出加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五大途径:建立两岸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组织、确立教育教学改革与合作项目、探索培养适应两岸环境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与技能型人才途径、推行双语教学和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学校的开放性办学。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两岸教育合作之合力,不断提升学校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读这首诗让人产生一种速度感。李白在诗中写了一种几乎是不可能的速度,当他以这样的“生死时速”穿校在滔滔江水和编绵群山之中,听到两岸的猿为之发出赞叹声的时候,他找到了御风而行飘飘欲仙的感党,身上所有的由于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而造成的心灵痛苦都被抖落水中。这时他产生了一种放纵而狂喜、宣泄而满足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3.
童言无忌     
海子说:语言的本身/像母亲/总有话说,在河畔/在经验之河的两岸/在现象之河的两岸。语言的本身,很单纯,只需要用嘴说出心中想说的就够了;语言的本身也很复杂,像母亲一句句的唠叨,我们的耳朵听着听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投资关系(指台商对大陆的单向投资)逐渐成为两岸经贸发展的重要方面。迫于岛内民众的呼声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近两年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投资政策有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放宽。本文就其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走向作些分析,并对此提出两点我们因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15.
筝·月     
我常想于月朗星稀之夜邀三五好友,在瘦西湖畔架一把古筝,和着天边的月色,手抚琴弦,指尖轻拂,优美的旋律便由指尖流出。琴声悠扬,飘到两岸,两岸垂柳和琴起舞。升到夜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10日,以"儒风飘两岸滋兰聚群贤"为主题的"两岸文化与人才交流研讨会"在温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50多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汇聚温州瓯江之畔,就两岸关系新形势下推进、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人才交流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此次研讨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台办共同主办,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市人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了解两岸大学交流生在交流地的生活适应状况,本研究以在台陆生和在陆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两岸交流生的社会支持、两岸认知及生活适应的现状及其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交流生的社会支持认同度与生活适应皆为中上程度;(2)台生与陆生交流前后的两岸认知皆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背景之交流生其生活适应间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诗词四首     
七夕隔岸怀念台湾亲人长恨银河黄碧落,帝心何忍割情丝?牛郎织女今宵会,游子羁人夜梦归。家国离分肠寸断,海天阻隔泪盈卮。鹊桥愿作金桥渡,两岸同消刻骨思。江城子元宵家乡泉州市行南音大会唱,感月圆人未圆,怀念在台胞兄思亲怕见月华明。浪层层,水盈盈。风雨无端、凄楚阻归程。两岸清晖千里共,游子意,望中凝。灯城春色动歌笙。奏新声,祝龙腾。慢拢轻弹,曲曲故园情。拄杖高堂倚闾待,人未至,恨难平。崇武抒怀六百年前古城堞,曾是戚继光、郑成功登高振臂、率众驱倭抗清之战场。凭吊低徊,诗情难抑挥旌振臂久心仪,借得青樽酹海湄。浪急声声歌壮慨,…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客家研究在两岸都已经成为显学,并且走向深化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的道路。两岸的客家文化有同源的关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又表现出不一样的客家文化风貌,值得加以探讨。文章以惠州市之客家文化事典编纂为例,说明客家文化事典的编纂,可以全面认识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助于客家非物质文化之保存与发扬。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各国政府与高校莫不积极运筹帷幄、通力合作以取得发展的优势地位。今日适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开放交流之际,两岸高校转型的机缘与竞争的场域正逐渐形成。然而回顾历史,历经六十年的分治,两岸高校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学术成就上各具特色、各有擅长,彼此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相互竞合。因此,如何深刻了解彼此的资源与经验,善用交流契机以开展双赢局面,将是今后两岸学术交流与发展之关键所在。文章运用麦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架构分析高校自身办学具体条件,同时彰显其与外在环境互动特质,冀望能有助廓清两岸高等教育之交流趋势,进而从政府与高校两个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