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说“■”     
甲骨文有字作"■",其意义历来众说纷纭,讫无定论。通过对字形和辞例的考察,对"■"和"■"进行辩证。甲骨文"■"多为动词,可作"祭祀动词"或"有灾祸"之义,也有少部分可作名词,表示"灾祸、灾咎",但与"■"在用法上有所区别;"■"和"■"分释为两字可能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修改作文时,常常会发现一些细节与要突出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无关,成了多余、无用的"死"细节。这些"死"细节,白白占了很大篇幅。但这些"死"细节,只要写的是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真实情况,不一定要删除,大多数还是可以救"活"的。怎样把"死"细节救"活"呢?一般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38页中"贝"字甲骨文书写为而表示人民币符号的为"■",本人原以为人民币符号"■",来源于甲骨文,特别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者纯粹是历史的巧合。"贝":1.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中国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有出土发现。商代的卜辞  相似文献   

4.
在播放幻灯片时,你是否觉得鼠标指针频繁出现在画面前,影响大家的观赏呢?其实,按下"Ctrl H"组合键,就可以将鼠标隐藏;再次需要鼠标时,按下"Ctrl A"组合键,鼠标便又回来了。是不是很简单呢?赶快拿起你的KeyBoard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5.
根据"■""食"二字的甲文字形所体现的原初构形的意图,可以探讨它们所贮存的上古先民餐饮及其相关文化的内涵。甲文■反映的是远古人们饮用水浆的场景,饮用的方式是一种舔(?)。甲文(?)是由两个构件(或者称字素)构成,表示一盛有充足饭食的器皿——簋,有"集众米而成食"的词义特征。"■""食"二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深厚的农耕文明、器物文化、酒文化和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教学细节连缀而成的。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不管是精心预设的细节,还是教学过程中捕捉的细节,都是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我有这样的体会:一、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  相似文献   

7.
正宽阔的湖面上,运动员挥洒汗水,奋力划桨,听:"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水面溅起小小的浪花。给他们拍张照片,看:人和船桨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图形,是什么?拿出笔来,沿着红线描一描。玄字头两边并不是平的,而是和跷跷板一样有高有低,有时倾斜的角度还不小,但不管怎样,横上的那一点,就像跷跷板的基座一样,处在中间,调整着整个部首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字形体、音韵、训诂及现代方言角度讨论了"(匚丙)"字的音义,并试图对"(匚丙)"字与"陋"字之间的音义纠葛以及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次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餐馆"、"餐厅"的"餐",很多人都简写为""。对此,语言文字工作者曾子以纠正,令人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把"餐"简写成""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恐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曾独成一字(后多作构字的义符),另有其音和义。《汉语大词典》:",同'歹1'"'。"歹"字,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只列出一个词条"歹:dai坏(人、事)"。但追根溯源,"歹"字并非只表示一个词。《汉语大词典》把"歹"字列成三个词条:"歹1"、"歹2"、"歹3",各有其读音及意义。如"歹2",音dai,词义是:坏。这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如前所述,修订本…  相似文献   

10.
"■"和"燀"均见于《说文解字·火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字系"■"字的讹误,从火"■"声,属侵部,与属谈部的"惔"旁转。本文从甲骨文字形入手,认为"■"在造字之初其实与"燀"同为一字,从火单声,而"单"与"惔"在上古的读音非常相近,这样就对"■"的字音字形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怼"目前在网络上异常火热,本文认为这一"怼"字实为方言词"■"的误写,本文就此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曾伟彬 《考试周刊》2014,(53):67-67
"细节"就是细小知识点,是常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引导、疏通、连接,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小的知识元素和最基本的知识单位。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节就像每一条树根,每一片树叶,没有根,没有叶,何为大树?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细节"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把《党员登记表》一文中的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语看起来是一个细节,往往被人忽视,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应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只有在细节处做到以人为本,才会起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学习才会卓有成效.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6.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互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都足以影响全局。充分关注、探究每一个能够影响学生思维的"小细节",小处入手,大作功夫,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成就学生的"大智慧",促进学生有价值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何为细节?细者,小也!"细节"原是文章表达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后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管理细节、生活细节、教学细节等。"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灵性的课堂场景,它处于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联接作用。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之大事必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生为本"、"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为数学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实际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我们通常注重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往往忽视了对于细节的关注.正所谓细节成就完美,一个细节的处理可以影响整整一节课.把握好课堂细节,是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一、结合已有认知,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19.
正《爱如茉莉》一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一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细节的品味,领悟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如茉莉"。一、巧抓细节"品"真爱《爱如茉莉》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那简单、平淡的动作和话语,那淡淡的神情,都犹如一朵朵茉莉幽幽绽放,最终产生爱如茉莉、  相似文献   

20.
许杰 《中学生英语》2013,(10):120-120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一些教学细节的合理处理,使教学过程生动化、智慧化、科学化,有效化。本文从训练学生合理摆脱母语,合理利用"错误",德育适时有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细节"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