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村夫 《中国集邮》2000,(8):33-33
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预付邮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也毫不例外,只是到了集邮领域,才带有特殊商品的属性、邮票既然是预付邮资的凭证,其面值应充分体现作为邮资凭证的基本属性,贴近邮政.所谓贴近邮政,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值适于现行邮政资费标准,一是高低值邮票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2.
电子邮票亦称自动化邮票或邮资机印邮票。它是通过自动售邮机打印出来的一种邮资预付凭证。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500多枚的电子邮票,但对其称谓还是“各行其道”。德国称之为ATM邮票,意思是自动售票机出售的邮票;新加坡称它为“花码”,是取其英文名称“FRAMA”的谐音;  相似文献   

3.
朝晖 《集邮博览》2003,(4):58-58
当前邮票市场正处于寒冷季节,新邮打折一片,邮人苦不堪言。尽管管理层多次采取减少发行量等救市措施,但市场并没有启动,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以为新邮的销售方式或许有问题。大家都知道,邮票有双重属性。其一是邮资凭证,这是根本;其二是供人们欣赏、研究、收藏,这是派生的属性。按上述属性,新邮应该先在通信领域流通,然后进入集邮领域。而纵观这些年新邮的发行方式,恰恰相反,新邮发行后直接进入集邮领域。在很多地方,新邮被人们戏称是“集邮邮票”。因此,要振兴邮市,改变新邮打折的局面,应从改变其销售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4.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5.
邮资凭证     
集邮爱好进入集邮领域,开始收集邮票等邮品后,常常会碰到“邮资凭证”这个名词。那么“邮资凭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邮票?《中国集邮大词典》(修订版)第449页相关词条说得一清二楚,是“国家(地区)邮政主管发行的,供传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只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效应的标志,相应的图案。”根据这一定义,邮票的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邮票”不着边际。(1)邮票是邮资凭证,而个性化服务只是一种商业活动中的经营服务方式,是一种营销行为。两者一个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一个属于某种理念,两者不能扯到一起。  相似文献   

7.
一、集邮学术的起源1、集邮,源于邮票的文化特质集邮源于邮票。集邮学术则源于邮票的文化特质。邮票,是人类通信发展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近代邮政实行预付邮资制、均一邮资制的标志,它是预付邮资、已付邮资的有价凭证。邮票,是小型艺术品,是包罗万象的小型百科全书,它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1840年,罗兰·希尔建议改革英国邮政,同时创造了邮票。1878年,赫德、德璀琳,试办中国近代邮政时,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不少人对集邮有一个误解,认为集邮可以赚钱,可以升值,可以发财致富,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集邮内涵的深远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集邮,顾名思义,主要是收集邮一票。邮票是什么?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的凭证:既然收集的对象是国家的名片,则邮票必有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其文化内涵是无与伦比的,是其他任何收藏品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有邮友来访,谈话中他说最近在整理集邮报刊时读到一些文章,文章对邮票定义有新说--认为邮票到了集邮领域就不可再用原来的定义了。"邮票是邮资凭证"天经地义,当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时。可能会令一些人大惑不解,甚至引起争论。不过,这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10.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的集邮教材都写“邮票的属性”,不外乎说: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邮资凭证,派生属性是化载体和特殊商品。在介绍邮票的化属性时,罗列它们的传播功能、艺术功能和史料功能;在论证邮票的商品属性时,主要强调它们的增值功能和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邮政窗口应该出售纪特邮票",作为广大用邮 人的急切呼声、一个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已经提了 多年,老生常谈了。结果呢?年复一年,窗口的状况 风光依旧,奔走呼号的诸位心气已然都凉了。 回过头来看,呼吁邮政窗口应该出售发行期内纪 特邮票的,都是集邮人士或者是普通顾客。他们的理 由:一是有利恢复纪特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本来面  相似文献   

13.
刘殿杰 《集邮博览》2008,(10):32-33
3新中国邮票的第一次调价邮票的第一属性是邮资凭证,随着集邮活动的出现,它又成为供收藏者欣赏、研究的特殊商品。在邮政运营中它是用户交寄邮件时的付邮资的凭证,资费的多少由邮政运营的成本决定,并通过邮票的面值来体现。在收藏活动中,邮票是一种商品,其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中国集邮公司,既然明确它是从事集邮商品经  相似文献   

14.
一、从邮资票品的宣传功能说起邮资票品指邮票和邮资封、片、简,发行它们的目的当然首先是作为纳付邮资的凭证,但实际上它们的宣传功能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在吴凤岗主编的《实用集邮辞典》中提到“邮票的功能有三个”,其中“第二,可以发挥小型宣传品、艺术品的社会作用”。在邮资票品上可宣传的事物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一句时髦的话“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如果用在“邮”上,如邮票、邮品、集邮活动中,又会怎样呢?以邮票为主体的邮政用品和其他艺术载体、文化载体相比较,其不同之点就在于,这是在一个方寸天地实现信息传播和艺术创作。也就是说,不同于其他大型的造型艺术品,从邮票邮品的创作和制作到集邮的欣赏和研究,皆在一个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完成。  相似文献   

16.
集邮伴幽默而生集邮伴幽默而生,马尔雷迪是领军人物。世界邮票起始于1840年的黑便士,与其同时诞生的,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邮资信封与邮简。就首创性而言,与“邮票之父”罗兰·希尔齐名的,应当还有“邮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日拜读了刘化刚先生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一文后,觉其文有误。(《集邮博览》2005年4期P12,下简称“刘文”) 其一,“刘文”依据翟宽先生编著的《中国集邮辞典》(下简称《辞典》)将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曾经使用过的“结算邮费专用40分”和“结算电报费专用1.80元”两种票认定为“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辞典》下卷P41对邮票明确定义:是由邮政部门或经政府许可的邮政机构代表国家发行的具有邮资效力的有价证券,其票面由铬记、面值、主图(图案)组成。另《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赁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  相似文献   

18.
集邮杂感     
“炒邮”与“集邮”只一字之差,但有本质的区别。“炒”是为了牟利,“集”是为了求知。“炒邮”不属集邮范畴,炒邮者不是集邮者。炒邮者并不收藏邮票,他只是通过邮票的买进卖出,获取经济利益,从不考虑集邮是一种高尚有益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从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上剪下的邮票图案不得作为邮资凭证使用。  相似文献   

20.
近期有关纪特邮票发行量的问题为人们所关注,众说纷云,议论的中心均环绕发行量的多寡上,似乎调控邮票市场的主要因素即是邮票的发行量。那么是否调整发行量来调控邮票市场是最佳方案呢?在谈及此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谈一下邮票的属性。 邮票,不论是普通邮票还是纪特邮票,它的主要属性应该是体现邮务劳动的“邮资凭证”,它的本性应该是“邮”。纪特邮票由于选题、图案设计和印制等特性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