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2.
于峰 《青年记者》2007,(16):67-67
广告摄影师的思想感情与广告摄影作品展现的图形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广告摄影的意境。广告摄影中的意境表现主要有几种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讯中可给人一种意境美,估计没有什么人会有异议。但消息中强调要意境美,可能会有人反对。自然。消息主要以概括性文字为主,不需要大段描写。但是,有些特写式新闻或故事式新闻,适当地穿插一些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给人一种意境美还是可以的。甚至同  相似文献   

4.
空白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绘画方法,也是一种绘画形态,表现出一种绘画意境。它不仅标示着一种艺术特征和风格,更蕴蓄着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中国画以空白作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征性符号,表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艺术理解的独特思维方式,对绘画意境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枫 《大观周刊》2012,(32):247-248
风光摄影创作的过程,是对大自然认识、观察、构图、剪裁、创意、意境设计、拍摄的过程.优秀的风光撮影作品有很强的艺术蹲染力,决定因素在于是否有意境。当摄影师对所摄的风光以景生情、寓情干景,并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时,可以说就有了意境,最后的作品有了极强的感染力,打动观者便引起共鸣。色调,在风光摄影中非常重要,它可以渲染画面、增加气氛、强调情感。因此,把握好色调,是拍好风光照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毛林 《大观周刊》2012,(32):248-24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关注、改善有了斯的薷求,人们不单单渴盥袖质上的满足,对精神上的祷求也更高了。西此,在摄影创作的时恹坤何处理摄影与环境、人之间的关系,摄影创作意境各方面的因素如何在整体关系中发挥作用,变成了关键.从它的意义上来说,不单单悬创作的一片艺术作品,他还是一座与人们心理上沟通的桥梁,它可以传播感情、交流思想、净化心灵.  相似文献   

7.
意境不是一种具象的事物,意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靠着是一种人的想象力来完成和感受的.意境是电视的灵魂艺术,在古时候,人们写诗作画追求的是一种艺术概念,一篇好的文学作品的好坏就是看他是否具有意境.相比于绘画和写作上的对于意境的要求,现代电视的意境更具有张力.电视手段的现代化,对意境表述的要求也就会更高,能否把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拍出无限的意境,是判断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的好坏标准.展现在电视观众眼前的景和所要表现出来的意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够造就出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追求好的电视意境表现,也是无数电视人在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11,(10):47-48
在五彩缤纷的镜像世界里,哲理摄影独树一帜。它与纪实摄影、风光摄影、人物摄影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美学追求。所谓哲理摄影,就是将哲学思想运用和反映到摄影图像中的一种摄影方法。它既能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又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与教育。  相似文献   

9.
霍利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16-217
在摄影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手段可以用来造像,后期技术也越来越丰富,意境是源于生活的,手中的相机是意境创造的工具,怎样更好的实现"脑"与"手"的结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意境”这个概念,见的地方较广,诗歌讲究“诗境”,作文也讲意境,特别是散文、通讯,都讲究意境;画画、尤其是国画,更讲究意境。那么,作为视觉形象艺术的摄影也应讲究意境,讲究“形象大于思维”,即画面给人提供的东西很多,大于人的思维。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感的画面。这里讲的主观思想感情,是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综合素质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意境     
新闻的意境是新闻的美学范畴。通常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一般而言,意境只是文学作品诗歌和散文中十分看重的东西,在一些新闻论著中虽然有人谈到过意境,但总是担心它与客观的事实相违背。其实,新闻的意境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境界,是值得优秀的新闻人去追求的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13.
庄浦明的摄影,是馀闲作品。但就意境构筑看,其光照采用、视点设置及视界取景等,显然是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4.
意境,它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将欣赏者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小说需要有意境,散文需要有意境,通讯同样需要意境。“蓝得透明的轻烟”是一种意境,“流动的火”是一种意境,“野草闲花”也是一种意境。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给人以幽远的(?),给人以情感的震荡。意境的构成是多种艺术表现因素综合而成的有机体。而细节描写、作  相似文献   

15.
摄影作品不仅是艺术品,也是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摄影创作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是最复杂也是最有趣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明文 《军事记者》2004,(11):30-30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一种美。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清代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通俗地说.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如诗如画,真情感人。任何体都不拒绝意境的产生,意境是高层次审美的体现。新闻意境,是记、编辑审美创作的成果,是传播写人、写景和叙事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指新闻作品中有着丰富蕴涵和情景相谐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散文是有韵味的.因为诗歌有意境,它塑造的是一种空蒙的、灵动的、音符跳跃般的需要无限遐想的意境;因为散文有意境,它营造的是一种悠远的、恬淡的、宁静的,站在山上观风景需要慢慢品味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 "画梅花的,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有意境,有韵味,人们就爱读.  相似文献   

18.
毕蜂  吴静 《新闻界》2003,(5):62-62
自1999年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DV作为一种从个人出发的影像表达,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尝试。一部分农民也开始拿起DV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农民拍DV,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值得引起重视。纵观当今我国的DV界,农民拍DV时间虽然短却发展很快,目前大致有三种方式存在:1.自我娱乐这是农民拍DV最原始也是最普通的方式。大部分拥有或能接触到DV的农民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记录一些零散的生活片断,如婚嫁、生日等。这些素材的选择和处理往往带有随意性,远远不能…  相似文献   

19.
说起意境,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艺术作用,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中,是播音学与美学的结合。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通俗的讲,意境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有了境界,自然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我们拿到一篇稿件或面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我国美学中的一个特殊范畴。它是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某些园林、雕塑、盆景中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境,是指外界的环境、景象,所谓意,则是指创作者的情趣、哲理。意境是意与境、景与情、心与物的结晶和统一。王国维认为,作品只有创造出意境,才可以称之为艺术,才是美,才能给人以美感。那么怎样的作品称得上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也。”他还以著名词人姜白石的作品为例,明确界是“意境”为“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确实,大凡一首好诗,一幅好画,一尊雕塑,无不将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从而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