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力竭后糖储备的影响.方法:通过运动训练方式建立动物训练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肌糖原、肝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结果:隔药灸神阙可以解除大强度训练对大鼠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大强度训练再力竭后,训练组血糖、肌糖原、胰岛素均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肝糖原和胰高血糖素高于安静组,训练隔药灸组血糖、肌肝糖原、胰岛素都高于训练组(P<0.05),胰高血糖素低于训练组(P<0.05),但高于安静组(P>0.05).结论:隔药灸神阙可以增加大鼠体重,提高大鼠体内糖储备,稳定血糖,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机体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变化,探讨灌服黄芪生药对训练机体骨骼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灌服中药煎剂,采用游泳训练方式分别于安静、力竭即刻、力竭恢复12 h状态下,取大鼠骨骼肌组织测定MDA、SOD、GSH、PLA2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大鼠力竭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安静状态下服药组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力竭后即刻MDA含量、SOD活性、PLA2活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力竭运动恢复12 h后MDA含量、GSH含量、PLA2活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骨骼肌损伤,从而延长大鼠运动时间,推迟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松针提取液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松针提取液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和运动服药组,每组各16只.运动对照组和运动服药组进行游泳训练20 d.运动服药组服用松针提取液.力竭运动后取血检验 结论:松针提取液能够有效延长力竭时间,改善血液流变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恢复24 h大鼠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白细胞数量影响的差别。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低强度力竭组、高强度力竭组,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后24 h采血,应用symexF-820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结果:急性力竭运动组的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ph)、中性粒细胞数(Gran)和中间细胞数(Mid)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高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又比低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急性力竭运动导致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中间细胞数减少,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力竭运动后24 h机体免疫功能不能恢复到安静水平。2)力竭运动强度对机体的白细胞数影响有差异,强度越高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丁胱亚磺酰亚胺排空组织谷胱甘肽对大鼠心肌c-jun、c-fosmRNA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计三种实验模型,即力竭游泳运动模型、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模型、BSO排空GSH模型,研究三种模型对大鼠心肌中原癌基因c-jun和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后训练力竭组(TE)、注射BSO力竭组(BE)、对照力竭组(CE)的大鼠心肌中c-jun mRNA表达量与相对应的训练安静组(TR)、注射BSO(BR)、对照安静组(CR)均增加,其中力竭运动后BSO力竭组的c-jun mRNA表达量高于训练力竭组,c-jun mRNA表达量训练力竭组高于对照安静组.训练组、注射BSO组、对照组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心肌中c-fos安静组mRNA表达量增加.BSO力竭组的c-fos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力竭组.训练力竭组与对照力竭组相比c-fos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由上述实验结论得出,长时间力竭运动机体活性氧产生增加,c-jun mRNA和c-fos mRNA的表达量增加,进而激活转录因子AP-1.  相似文献   

6.
将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安静对照组(C1)、服药对照组(C2)、单纯运动组(T1)和服药运动组(T2),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无训练适应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力竭性游泳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1)大鼠服药7天后,服药对照组血液流变学较安静对照组显著改善:服药运动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较单纯运动组显著延长;2)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即刻,单纯运动组、服药运动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较其对照组均呈现显著性异常改变,但服药运动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较单纯运动组显著性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无训练适应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减轻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提高其力竭性游泳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探讨黄柳菇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效果。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运动组和力竭运动服药组。共6周训练,第7周第1 d进行力竭运动后即刻,观察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胃组织结构、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力竭运动后大鼠发生应激性溃疡,力竭运动组与安静组相比,各项抗氧化酶的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溃疡指数升高,力竭运动服药组溃疡指数、丙二醛含量较力竭运动组下降,抗氧化酶的活性较力竭运动组有显著提高。结论:黄柳菇多糖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并能缓解剧烈运动中胃粘膜的缺血状态,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复方抗氧化制剂"及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给训练大鼠补充"复方抗氧化制剂",结果显示:训练组、补充组大鼠在安静状态骨骼肌中GSH-PX活性、GSH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S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在定量负荷运动后,GSH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力竭运动后GSH含量、GST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抗氧化制剂"能够并协同运动训练增强大鼠骨骼肌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补充FDP对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至力竭的运动性疲劳大鼠在运动与恢复期间疲劳的产生、积累和清除这一渐进的、连续的过程中,心肌与血清中SOD、MDA、LDH 和CK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测定运动训练5周、力竭后即刻、力竭后6h、力竭后24h心肌和血清中LDH、CK、SOD活性和MDA水平,安静对照组(UT)则测定其安静状态下上述相同的实验指标.结果发现:1)中小强度运动训练5周后,FDP组(TT)心肌和血清中各指标与运动对照组(TC)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力竭后即刻及恢复各时相FDP组心肌CK和LDH活性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中却显著性低于运动对照组;3)力竭即刻及恢复各时相,FDP组心肌与血清中SOD活性和SOD/MDA的比值均显著性高于运动对照组,MDA含量显著性低于运动对照组.表明:FDP均能提高运动力竭后即刻及力竭后恢复各时相心肌和血清中SOD的活性和SOD/MDA的比值,抑制MDA的生成;改善心肌内CK和LDH活性,降低血清内CK和LDH活性;说明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改善心肌的能量供应,提高抗脂质过氧化,加速疲劳的消除,对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组),其余大鼠在喂饲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的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有氧运动锻炼或/和膳食控制,13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液流变性以及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s,GSP)、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结果: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第13周,与C组相比,DMC组大鼠全血中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性升高,ESR和红细胞变性指数显著降低。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2周的游泳训练可使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切变率为1的全血粘度值差异显著(P0.05);高切还原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1)和ESR(P=0.05)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都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膳食控制后2型糖尿病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粘度以及细胞聚集指数,进一步升高ESR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②与C组相比,DMC组FPG、GSP以及TC、TG含量均极显著性升高。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FPG、GSP和TC含量,但不能显著降低TG含量。膳食控制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SP、TG和TC含量。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C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PG、GSP和TG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出现高粘滞血症,表现为浓、凝、聚、粘状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单纯的膳食控制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效果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有氧运动联合膳食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效果更大。②糖脂代谢的紊乱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高粘滞血症的重要机制,长期的有氧运动和膳食控制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近年来对运动训练模式和运动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新的训练方法,重点介绍了核心训练、功能性训练、康复性训练,指出这些训练方法在军人体能训练中的移植与借鉴,对丰富军事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为战斗力更好更快地生成服务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待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成绩所做的专门性准备训练过程。体能类项群赛前训练阶段的时间,根据专项的不同特点,安排的长短不一,一般在21~45天之间;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大负荷高峰的出现,比赛负荷的比重,以及临赛前负荷的调整的最佳时间,也因项目和运动员水平的不同而不尽相同;赛前训练内容的选择和方法、手段的采用与平时训练有较大区别,赛前训练必须制订周密的计划,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安排和调整好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3.
过度训练的诊断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度训练是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负荷过大而出现的一种“慢性疾病” ,它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体能乃至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过度训练的概念、形成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对策等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论证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提出训练观念概念作为起点,把"训练观念"作为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进行研究,研究训练观念的由来、内涵、内容、作用和接口,以期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两方面有所收获,促进中国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系统科学(SYSTEMS THOUGHT)己成为推动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基础。系统观念、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被全面引入现代竞技运动。根据一般系统论、周期运动与回归理论、突变论、协同论与耗散结构论、CAS理论、系统工程学等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对现代竞技运动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整体的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现代竞技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的探讨,从整体上确立立体训练控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技游泳训练几个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目前我国游泳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训练平衡、训练监控和训练分期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是我国游泳训练的薄弱环节,这一情况实质上反映了我们认识落后;我国对训练平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训练结构欠合理,影响训练的整体效果;目前我国游泳训练监控比较薄弱,应着重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高训练监控的科学化程度;能量模式和机能模式是游泳训练小周期划分的两种主要模式,应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遵循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两种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传统高原训练得以迅速发展,其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由于对高原环境和人体自身认识的局限,传统高原训练中有许多问题尚待继续认识和解释,于是模拟高原训练由此产生。模拟高原训练在沿袭传统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生理生化基础理论上分析和比较这些方法的利弊以及在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实践中更能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种速度训练方法新探--弹簧式反弹练习和超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提高速度的方法有多种,但速度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对两种提高速度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对训练量和训练效果的分析对比,借助运动学和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论的指导,力图探索体能教学的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论述了军事五项年度周期训练阶段的划分,五个单项训练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军事五项各阶段训练安排的特点、侧重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