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认识圆. 2.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认识圆。2.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  相似文献   

3.
教学现状 笔者发现,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注重学生对圆的直观认识,没有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圆在生活中是依附于具体物体而存在的,许多物体上有圆形的面.因此,教师通常从生活实例中引入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举例时往往说什么物体是圆的,没有区分物体和物体的面,也就是没有清晰地区分圆和圆面.而从集合的角度讲: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因此,教学应该始终围绕圆的本质展开,而不是就现象论认识.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的圆     
圆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图形.利用生活中与圆相关的问题为题,能有效地考查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3~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让学生在研究圆的过程中感受圆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并有机渗透极限、对应等数学思想,促进思维发展. 3.通过学习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初步掌握圆的特征。2.培养学生对于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圆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源于生活,引入新知(电脑播放录像1:海特花园的生活场景)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比如,我看到了1个长方形的花坛。师:其中,对于圆,我们只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初步认识了一下,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相似文献   

7.
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车轮、方向盘、硬币等,本文将列举2008年部分地区中考题中出现的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电讯信号覆盖问题的考题,供同学们欣赏.  相似文献   

8.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利用相关数学知识,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进而给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提供解决的途径.跟圆有关的很多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例如齿轮,轮胎的转动等.近几年来的中考中,涉及到圆的题目屡见不鲜,直线与圆的问题作为命题焦点之一,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类问题与相似三角形,函数,方程等其他基础理论相结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解析几何中的圆在历年高考中都会出现.对于那些简单的圆的问题,很多学生能够快速并且准确地解答;但有些问题的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方面的信息,而是隐藏在题目中,需要通过分析和转化才能发现的圆,再利用圆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后一类问题不妨称为"隐形圆"问题,它常使学生束手无策,需要同学们对此类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举例说明在相关问题中发现隐形圆的常用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学现状 笔者发现,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注重学生对圆的直观认识,没有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圆在生活中是依附于具体物体而存在的.许多物体上有圆形的面。因此,教师通常从生活实例中引入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举例时往往说什么物体是圆的,没有区分物体和物体的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96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考数学中出现一类隐藏圆背景的数学问题,我们称之为"隐圆"问题.这类问题,如果还原其圆背景,利用圆的有关知识,往往很容易解决.下面我们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正>最值问题在中考中十分常见,其中与圆相关的最值问题由于结合了圆的性质定理,综合性更强,题型多变,解法多彩.本文将结合实例探究与圆相关最值问题的解法策略,并进行教学反思.一、圆中最值问题的策略探究策略1 圆中最大的弦为直径对于与圆弦长相关的最值问题,可直接使用"圆中最大的弦为直径"这一知识点取得突破.常见设问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构建圆中的弦,探索最大情形;二是与圆的弦长相关,存在间接的长度关系,此时可以先探寻关系,后确定最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圆是一个重要内容.在圆中作辅助线来证明和求解圆的有关问题,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怎样才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用圆中作辅歌诀化总结并举例说明如下,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近年各地的中考中,屡屡遇到这样的问题,图中没有圆,但最后的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圆来解决.在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找不到突破口,难以下笔.本文尝试从圆的本源出发,提升学生对于隐圆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隐圆"在综合题中一般伴随着"最值问题"出现,如"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胡不归"、"阿氏圆"等等.最值问题探究无非就是点与点、点与线之间的距离问题.而在初中阶段,与圆相关的最值问题一般与"最长的弦"和"定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发现解析几何对“椭圆”和“抛物线”的考查难度有所下降,“直线与圆”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具有数学文化背景的题目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类圆的问题在已知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的有关信息,而是隐藏在条件中,需要通过分析转化,从而发现圆(或圆的方程),进而利用圆的知识求解,这类问题称为“隐形圆”问题.比如“蒙日圆”、“阿波罗尼斯圆”等.“隐形圆”问题综合性强,充分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答题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以几道高考题和模拟题为例,探寻“隐形圆”问题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中考数学中,圆相关问题是必考的内容,在解题时,需要以题目理解作为基础,根据题目内容,结合圆的相关知识,画出辅助线解题.在圆的相关问题中,圆的概念和基础性质通常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在圆的计算和证明题中,则主要是考查圆的性质,如垂径定理、圆周角以及圆的切线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题目,分析圆相关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能够发现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感受圆的本质特征。2.通过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等活动,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3.体验圆  相似文献   

20.
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中考经常考察.有一类动点问题,题中未说到圆,却与圆有关,只要巧妙地构造圆,以圆为载体,利用圆的有关性质,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此类问题方法巧妙,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