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挺举在我国相对薄弱,上挺的成败直接影响挺举水平的提高和比赛总成绩。本文试从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原理初步论证上挺的预蹲、发力、分腿支撑各阶段的速度、角度、技巧等技术中的关键,以期使上挺技术能进一步规范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挺举在比赛中是决定比赛总成绩和名次的关键。而上挺是挺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许多队员上挺技术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预蹲,从而影响了成绩的发挥,预蹲上送是上挺中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挺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对刘卫国上挺技术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刘卫国上挺技术的分析展开论述。“箭步式”上挺技术有利于实力型队员的技术风格发挥。根据刘卫国上挺技术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安排辅助性练习项目,采取了垫铃下蹲翻加借力推,架上挺举等练习时提高挺举成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国举重界关心和研究的突出问题之一,也就是我们广西队存在着明显的上挺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是挺举失败的原因之一。挺举比赛成绩不好(在大型运动会是以总成绩计算名次),直接影响总成绩的名次,下面我想列举广西队近年(1989—1991年)的比赛情况来说明,见表1—2表。运动员的上挺技术问题是教练员对上挺技术教学和训练方法的客观反映,教练员对上挺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有正确的见解,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求要明确,运动员对技  相似文献   

5.
在第六届全运会举重比赛中,我们根据预先拟定的计划,对部分参赛队员进行了跟踪调查和采访。现将调查情况及我们对有关问题的探讨著述如下: 一、关于半蹲式上挺技术六运会决赛,计有五人在挺举比赛中采用半蹲式上挺技术,其中有一人获总成绩金牌,一人获银牌,一人破一项总成绩世界纪  相似文献   

6.
我国抓举成绩十分出色,但由于挺举普遍落后,致使没有一个级别的总成绩与金牌结缘。其主要原因是上挺技术环节薄弱,既有技术和专项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训练安排和心理、意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挺举是举重比赛最后一项动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良好心态。因此,合理地安排挺举训练,加强上挺的力量、技术训练,是广大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的举重比赛中有很多优秀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挺举比赛中的上挺过程出现了成功率偏低的现象。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也影响了项目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并给运动员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本文通过对2002年黑龙江青少年举重比赛的93名运动员上挺中预蹲的深度、预蹲的方向进行研究,找出共性的东西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作者在近几年的举重课教学实践中,对挺举的上挺技术动作教学进行了摸索和探讨,采用口诀归纳法和坚持严密的教学程序,对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上挺技术帮助很大,收效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2006,(1):57-57
11月10日-17日,在200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53公斤级比赛中,泰国选手昆塔蒂获抓举冠军,中国选手李萍获挺举和总成绩冠军;女子58公斤级中,中国选手顾薇获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女子63公斤级比赛中,泰国选手巴·通戍获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女子6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海霞获抓举冠军,俄罗斯选手卡萨耶娃挺举冠军和总成绩冠军;女子75 公斤级比赛中,俄罗斯选手扎博洛特纳娅获抓举冠军,刘春红获挺举和总成绩冠军;女子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梁爽爽获抓举冠军,韩国选手张美兰获挺举和总成绩冠军。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李争  相似文献   

11.
发展青少年上挺支撑力量,能够提高青少年挺举成绩。针对目前青少年运动员上挺因支撑力量不足而失败的原因。本通过加强对上挺支撑力量的提高进行讨论,以引起各位教练重视。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2月18日,张桂梅在广东东莞市石龙体育馆举行的第6届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76公斤级比赛中,我国黑龙讧运动员张桂梅,先后5次以挺举132.5公斤、137.5公斤、140公斤和总成绩232.5公斤、235公斤的成绩,打破山西李长萍代表中国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7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上保持的挺举127.5公斤和辽宁花菊保持的总成绩230公斤的两项世界纪录,并获得该级别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冠军,抓举获亚军,成为1993年女子举重76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为了这一天,她走过10年坎坷之路,终于实现了她举重生涯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标准挺举技术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部分组成。自六十年代末以来,提铃至胸动作早已普遍采用下蹲式。而上挺支撑历来国内外普遍采用箭步式分腿支撑技术。近几年国外有些优秀选手用半蹲式上挺技术创造了几次世界挺举纪录,国内的一些大型比赛中也有运动员采用半蹲式上挺。今年四月份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中,国家举重集训队队员廖继光第一个用半蹲式上挺技术举起了183.5公斤,创造了75公斤级挺举全国纪录。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自1972年举重竞赛中取消了推举动作以后,挺举成绩的多少有了更加突出的竞赛意义。它不仅决定挺举竞赛的名次,而且直接影响着总成绩的名次。目前挺举的成绩我国仍然比较落后。虽然我国优秀运动员已经达到了200公斤大关,但与同级世界纪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对挺举的技术研究已成为我国目前举重运动中的重点课题之一,它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挺举的技术研究,绝大多数都着重在提铃发力和予蹲环节的分析上,而对握距与支撑技术的力学分析和研究却极为缺乏。  相似文献   

15.
论举重上挺动作技术中的关键动作——预蹲制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组成举重上挺动作的诸多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已有的科研资料及常见的实践资料分析,揭示了预蹲制动动作是对上挺发力、下蹲支撑、起立定铃等整个上挺技术起决定性、规定性影响的关键动作,强调了预蹲制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在上挺技术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帮助广大教练员清楚认识上挺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为改变目前我国挺举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的局面做出一些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标准挺举技术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个部分组成的。因为挺举重量大,为了省力和举得更重,就要缩短上提的距离,所以早已采用下蹲式提铃以降低提铃的高度.提铃至胸起立后,用伸髋和伸膝屈踝的上蹬力量,将杠铃挺至两臂在头上伸直。这后一动作,就是上挺。上挺支撑一般采用前后分腿的箭步式,其作用是:一方面降低上挺的高度,做到经济省力,另一方面是增大下蹲的支撑面和前后的稳定角。挺举箭步式分腿姿势,国内外已沿用了七、八十年。目前无  相似文献   

17.
在10月14号结束的第14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共打破13项世界纪录,平5项世界纪录,他们分别是: 破世界纪录榜: 乐茂盛,打破男子举重62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 李宏利,打破男子举重77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 刘霞,打破女子举重63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 刘春红,打破女子举重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世界纪录; 孙瑞萍,打破女子举重75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世界纪录; 唐功红,打破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挺举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8.
挺举技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提铃至胸 (即下蹲翻)技术是挺举中的主要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上挺。怎样节省下蹲翻的能量消耗,已成为重要的探讨课题.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有关举重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大部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抓举强、挺举弱,而造成挺举弱的主要原因是上挺失败.就上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并通过运动员实验前后成绩比较,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占旭刚在第26届奥运会上,以总成绩357.5公斤获得70公斤级的冠军,并以抓举162.5公斤,挺举195公斤和总成绩357.5公斤的成绩,打破该级别三项世界纪录。在刚结束的第八届全运会上,他又以挺举200公斤和360分的总成绩,把自己在奥运会创下的世界纪录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