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亚康 《天中学刊》2004,19(5):61-62
根据力学原理,结合太极推手中的听劲、懂劲、发劲等方法,论述了太极推手中劲力的力学原理及其在推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8,(3):17-22
"神明"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范畴,"神明"是由"神"和"明"两个单纯词组合而来。"神"本字为"申",本义为闪电,后因原始崇拜观念的影响而成为天神的代名词;"明"原为日月之光或月照入牅,由于日月被先民奉为神祗,"明"字也逐渐具有了"明神"之义;"神明"作为二者之合称,其本义自然与鬼神相关,是自然崇拜的神祗观念的显现,但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演变出"玄道妙理""湛凝精神"等意义,对中国的传统观念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氏太极拳推手练习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的练习,与太极拳套路练习相辅相成,互相倚重.本文分析了陈氏太极拳推手练习中几个易犯的错误:"丢劲""偏""顶抗""双重""做毫无意义的盲目运动",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方法和注意事项:(1)要有一定的太极拳套路基础;(2)学会"听劲",进而逐渐会"懂劲";(3)运用好粘、连、黏、随的基本功;(4)练习缠丝功;(5)顺人之势,借劲使劲,舍己从人,引进落空.  相似文献   

4.
"神明"概念在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中作为宇宙生成之重要一环,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运用哲学、宗教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之进行细致考察,认为:神明应是并立的一组概念,以光明之义释之为佳,它与商代的灵信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观念的历史演变之中,“神明”一词逐渐具备了丰富的含义,《庄子》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道家文献,对之前的“神明”观念有所继承和发展,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神明”观念。《庄子》中“神明”观念基本剥落了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而旨在表述道体的神妙功用与心灵的超凡境界,亦可表示人的心神。《庄子》中“神明”观念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极为深致,关涉到庄子思想中道体论、心性论、工夫论、道术论等多个层面,而强调心灵与“神明”的内在关联则是《庄子》“神明”观念的重点和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6.
静电学是电磁学中最古老的、也是发展最早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天上到人间,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一、天上雷电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天上的雷电现象,但是,由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够,总是将令人吃惊的"雷电"和天上的神明联系在一起.公元前3500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代的苏美尔人就已  相似文献   

7.
《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神明”何解?较有权威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云:“神明,指人的智慧。”北大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均因袭前说:“神明,指智慧”。统编高中二册语文课本也据此注解为“精神和智慧”。诸家所以持相同的说法,原是有所本的,大约是依据梁启雄《荀子简释》的注解。他说:“《内经》:‘心者君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说的‘神明’是指心的精神,《荀子》所谓‘神明’是指心的睿智。”粗略一看,这样理解似可自圓其说;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后滚翻是“力”与“形”结合的技巧动作。力——推动身体向后翻滚的力量和速度;形——身体向后翻滚时因身而成的形状。这一动作通过“蹲撑、后倒、滚动、推手、翻转、站立”的过程完成。其间,由后倒获得第一次力(初速),经推手得到第二次力(加速)。做好后滚翻的关键在于倒体迅速,团身后滚,双肩触垫瞬间推手有力。这也是完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62):74-75
本课设计由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体,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体,其用意一方面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有关圆锥体的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空间感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学生的猜想,均给予鼓励,因为虽然这些"猜想"的结果不一定正确,但就"猜想"本身而言是合理的,而创新的智慧火花往往在"猜想"的瞬间被点燃,同时,种种不同猜想结果又激发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心主神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主神明"是中医的传统认识,随着中西医学的不断发展,有些人倾向于接受"脑主神明"的观点,并据此对"心主神明"的观点加以否定.本文通过中西医学对心脑的认识,从古今两个方面论述了"心主神明"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太极推手"化劲"辅助练习是通过分析借鉴太极推手"化劲"的经验,把它有机地运用到对排球技术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辅助练习活动。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太极推手"化劲"辅助练习可有利于初学对指腕瞬间的缓冲击球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一段"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的视频在网络上热播,视频中太极拳女老师闫芳与多位徒弟进行太极推手,有的徒弟还没有接触到女老师就被对方击倒在地. 不接触对方的身体,就可以通过"内力"把徒弟打倒在地,这就是闫芳的"凌空拳".对于"凌空拳",大多数网友选择了质疑和嘲讽,但也有少数网友认为,太极拳博大精深,绝不能说自己不会或不了解就认为是假的.一时间,"凌空拳"到底是太极国粹还是江湖骗术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的“用意”与“懂劲”之关系,实际上就好比是学习技能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动作套路衍义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运动心理学内容和我国古代的阴阳八卦之奥妙。对这些内容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宁 《衡水学院学报》2012,(6):82-85,100
围绕"东皇太一"的身份学界历来争论不休,通过梳理"太一"一词含义在先秦两汉时代的变化以及"东皇"在古代典籍中的所指,论证"太一"一词在先秦时代很可能并没有"具体形象的神明"这一含义,而仅仅是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东皇太一"的真正身份很可能是伏羲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题记"与"小标题"的形式是考场作文中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所谓"题记",一般是在作文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炼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单独成段,作为对文章内容进行阐释的文字。对于"题记"的作用,具体说来,一是用来交代写作背景。这是写题记的最初用意,多见  相似文献   

16.
周媛 《初中生辅导》2010,(16):20-23
作手法。一、题记所谓"题记",一般是在作文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单独成段,作为文章内容进行阐释的文字。对于"题记"的作用,具体说来,一是用来交代写作背景。这是写题记的最初用意,多见于古诗文,俗称"小序"。二是用来暗示文章内容或提示文章主题。用短短的一两句话,暗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在一些地区盛行由教研部门牵头,城区优秀教师"送课下乡""送课上门"活动,其目的就是让乡村学校的教师能够呼吸新鲜气息,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让其学有目标,用意良好。然而,最近我走访了一些乡村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一胜一负"有的注曰:"胜负各半".此注释不确.战争中,只了解自己不了解敌方情况去作战,战争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怎么能够预言胜负各半呢?这显然与作者强调要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用意是相违背的.另外,"一"作"各"解在词义上也是说不过去的,因此"一"无"各"意.句中的"一"应作"或"解."一胜一负"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修炼"倾听"的内功,让倾听成为提升教与学水平与境界的推手.一、倾听学生的思维结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思维结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和指导,远比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停地说教要重要得多.了解学生,知道学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在于保证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画出来能开拓学生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画图和识图的能力非常重要.一、认真审题,选择画法教材中的分数应用题,有一种是部分数与总数作比较,表示部分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在画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