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身体的健康,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这往往是过去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忽视的。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让学生在学习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将“成功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这往往是我们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一直忽视的一种素质。因此,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这往往是我们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一直忽视的一种素质。因此,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从而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中引入“挫折教学”,在体验成功之前经历适当的挫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发他们无穷的探索动力。那么这是不是矛盾的呢?本文主要就是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什么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呢?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成功教育呢?这是很多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我尝试将“成功教育”的教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不单是文化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这往往就是我们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一直忽视的一种人格教育。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就是利用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促进人格的高扬与发展,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健康的人格底色。  相似文献   

6.
刘清慧 《考试周刊》2010,(44):177-17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使学生在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化学史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环保教育.本文对教师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雷艳华 《教师》2010,(13):39-40
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智力、情感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当一个人的知识增长到某一高度后,心理素质就成了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了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班主任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责任人,担负起把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首先应当是一个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班主任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9.
一个健全的孩子不只是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心理上的安全也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则会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增添许多不可知的意外.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缩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因遇到障碍或干扰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情绪的失衡,表现为紧张、焦虑、沮丧、困惑、痛苦、愤懑,造成教师的心理挫折感。对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来说,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因此,教师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以化解心理挫折,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的前提,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爱的教育就是让那些有缺点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使他们的人格得以健康的发展,使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智力、情感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当一个人的知识增长到某一高度后,心理素质就成了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了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班主任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责任人,担负起把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首先应当是一个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班主任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结合实际,在英语课堂中融入健康的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初中是学生求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处事原则等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和知识能否得到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初中学生各种问题的全面分析,探索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教会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高能力、高素质的"真人"。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班级心理教育,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班集体,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地利用好多种心理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模式,科学地管理班集体,才会获得真正的教育成功。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榜样与积极的引导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会培养出一批心理健康的幼儿来。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当具备他要培养的学生那样的品行。”因此他建议,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懂得心理学,并会运用心理学。教育,就其本身来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只有具备了作为一个教师所应有的条件,才能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知识占有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和纽带,通过它可使师生在心理上更为接近,可也使教师获得更高的威信,从而使教师的影响更多地渗入到学生中去。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本身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精练知识。俗话说: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就是说,要将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找出,掌握好,在头脑…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自信心的培养.将教师的关爱、鼓励和表扬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去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地阻止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态,树立"我要学数学"、"我会学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如何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是当今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求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有健全的体魄,具备专业技术技能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语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应充分发挥语文课在心理素质教育上的独特功能,为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