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作为最新网络传播工具的微博已然成为中国逐渐增强的网络舆论的另一推手,在网上和网下都显示出了其巨大的舆论威力。尽管我们都观察并切实感受到了这一力量,但对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却鲜有分析,本文从从微博的功能和传播特点入手,力图对这一问题给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博对舆论的影响日益增大,在传统官方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之外,又构建了一个微博所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这双重舆论影响下,传统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已经略显失效。本文从微博传播特性出发,分析微博引发的舆论场变化,并为微博环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危机传播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23):55-59
自媒体平台给政府形象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明显放大了政府发展目标与公众期望之间的结构性风险,传统政府形象传播理论和方法在微博时代都显现出不适应性。政府形象传播亟需转变传播观念,形成政治认同视域下的微博仪式传播思维;亟需建立科学的微博舆论引导机制,提升政府形象传播的有效性;亟需提升官员媒介素养、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建立对话新思路与新平台,拓展政府形象微博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微博舆论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微博负面舆论的传播对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维护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政府公信力的损坏不但会影响政府的形象、破坏市场秩序,更会影响到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因此,一定要客观分析微博负面舆论的指向对象,认真思考应对措施,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信、抖音、微博等自媒体的大规模应用,社会舆论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网络次生舆情成为影响社会舆论传播和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支点。在突发事件中,网络次生舆情呈现出社会恐慌情绪高、公众无端猜测多、传播速度快等特征。所以地方政府要从网络次生舆情的传播规律出发,引导网络次生舆情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使网络次生舆情与官方主流舆论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效应和对舆论的影响达到了极致,政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在阐明微博推动下政府网络舆情现状、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博推动下政府舆情的传受各方、传播模式以及有效控制和介入,提出政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源上减少政府舆情事件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错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在保障信息权利的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政府形象带来了影响。以往政府惯用的信息控制策略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已不再适用。政府如何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维护、修复自己的形象成为广大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微博的传播特性角度出发,探究政府部门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化被动为主动,抢占舆论制高点,以此修复受突发事件影响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8.
微博舆论即公众借助微博这一传播媒介表达出的对于身边社会话题的公共意见。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在温州动车事故、药家鑫案、北京暴雨等各类公共事件上,微博在其身后3亿用户的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场域。网民通过微博得以高效地介入公共事件传播,拥有了发声权,也找到了参与感。  相似文献   

9.
李畅 《新闻界》2012,(8):47-49,67
“三亚宰客门”微博事件引发舆论风暴,表明政府形象传播不可忽视“微力量”.本文以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要点为切入口,从机制建设、观念更新与模式创新三方面提出了政府形象微博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型媒体形式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作为其中的代表,拥有极高的用户量,更是成为了许多网络舆论的"始发地"。本文根据新型微博网络舆论的传播及其特点,就目前微博网络舆论的传播问题及引导策略做出了分析。以期能为净化网络环境,控制不实舆论的传播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洁  任景华 《今传媒》2016,(1):62-63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不仅是政府了解事件进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在公众心中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媒体时代,微博日益成为公众接受和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微博热议话题或事件引起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相反,微博也能成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引导舆论的工具.本文笔者将探讨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在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为政府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征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成为公众表达和诉求的主要平台,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成为政府社会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政务微博是当前政府与网民良性沟通、引导舆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在微博出现之前,BBS论坛、博客等虚拟社区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本文从传播角色、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信息的传播效果来比较微博意见领袖和BBS意见领袖的不同。相对于论坛舆论领袖的草根性,微博意见领袖更趋于精英化;论坛意见传播是内聚型,微博传播则是发散型;微博的信息传播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论坛的意见流通则局限于孤岛内部。通过这些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意见领袖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4.
陈涵 《新闻爱好者》2012,(16):21-22
在微博时代,微博传播信息的时效性,能够进行网络议程设置,并逐渐形成"沉默螺旋"的作用使其成为危机传播的鼓风机。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编码和解码的不一致又导致了危机的非良性扩散,这已经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新难题。  相似文献   

15.
洪美云 《新闻前哨》2013,(7):101-102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博不断显示出极大的传播优势,其所产生的巨大舆论影响力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突发事件频发,这对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及时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化解公众情绪,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领导及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王勇 《现代视听》2013,(6):26-30
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共同构建的新媒介环境给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带来了新挑战。党政干部开设微博,可以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成为网络舆论领袖,并进而利用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微博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来引导舆论,这是新媒介环境下舆论引导的重要策略和创新。作为网络舆论领袖和微博博主,党政干部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并遵循微博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微博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它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政府形象的传播带来了机遇:扩大了网络世界中的公共领域,延伸了政府形象的传播范围;开创了独特的传播模式,提供了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政府形象传播阵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有助于政府形象的即时塑造和修复.作为一把“双刃剑”,微博的发展也为政府形象的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注重个性化表达,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多数人对政府形象形成的共识;缺乏信息的把关人,难辨信息的真假,不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强大的舆论煽动性,阻碍政府和民众的良性沟通,不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体如何开微博?——媒体微博应用的战略和战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微博成为众多公共事件的重要舆论信息传播空间.微博使用者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10月20日仅新浪微博用户数就达5000万①.微博建立了一种新的传播平台,任何用户都有可能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获得覆盖全国用户的传播机会.新浪微博中的草根微博"冷笑话精选"有170万粉丝(关注者),其每条微博的转发量以数千计.  相似文献   

19.
李想 《大观周刊》2012,(21):50-50
微博的出现创新了人们的交流途径,极大地影响着互联网舆论的广度和深度。本文探讨在微博的背景下。危机传播以及政府危机公关出现的新的特点,并提出在微博的背景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微博"自2009年以来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词汇,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也日渐提高。据统计,我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中得到有效传播,微博引领舆论的特征日益明显。相应的,微博意见领袖开始分享由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所把持的话语权,传统媒体报道日益受到网络舆论特别是微博舆论的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微博舆论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