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富锦市幸福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右岸,富锦市境内,是黑龙江省已建大型抽水灌区之一,灌区北起松花江,南至花马排干和富锦支河,东靠乌尔古力山,东北临红旗灌区,西与红卫灌区接壤,灌区总面积85.8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4.75万亩。幸福灌区进行续建配套,改善水田面积16.5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25万亩,使幸福灌区总灌溉面积达到34.75万亩,同时对34.75万亩灌区内部的排水系统进行续建配套。  相似文献   

2.
漳滏河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80万亩,灌区内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水稻等农作物,灌区全年分春、夏、秋、冬四个灌溉期,其中春灌灌溉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西部水田开发造成的地表水污染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田开发在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尤其是盐碱化土地进行水田开发活动带来的影响更为突出。本文以吉林省西部水田松原灌区为例,针对万亩水田开发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减缓措施及建议,为吉林省西部松原灌区进行水田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悦来灌区总面积41.47万亩。灌区现有干、支以上渠系建筑物69座,其中闸20座,桥31座,渡槽2座,涵洞16座,这些建筑物大部分为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工程损坏严重,影响田间正常供水,而且排水沟渠断面宽窄、深浅不一,排水效果不好。灌区经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后,改善水田面积16.48万亩,可使本灌区粮食总产量达16.31万吨,预计年增产粮食5.84万吨,可为国家增加优质商品粮5.22万吨。同时项目实施后,可使当地人均净收入增加1780元/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著名特大型古老灌区之一 ,据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明末清初 ,河套灌区八大干渠相继疏通 ,灌溉面积达 1 0 0万亩左右 ,解放初期 ,形成了十大干渠 ,灌溉面积发展近 3 0 0万亩 ,但因工程简陋 ,无坝自流引水 ,灌溉保证率低 ,又受洪水灾害 ,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共和国成立后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 ,灌区获得了新生 ,从 5 0年代后期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建设。 1 95 0年修筑了黄河防洪堤 ;1 96 1年建成了黄河三盛公枢纽和左岸总干渠 ,同时进行了灌排系统的改造和扩建 ;1 96 3年相继开挖了六、七排干沟 ;1 96 5…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10,(4):F0004-F0004
吉林省松花江中学是隶属于高新区政府的省级重点完全中学,坐落在吉林市高新区美丽的松花江边。校园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一 造林遇到的主要障碍 造林绿化,是我国“三北”地区生态改造工程的主战场。利用黄河河滩地造林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殊有利条件。但这一有利条件却至今未能发挥其优势。 黄河干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段长830公里,全段河滩总面积160万亩,林地如今只剩24万亩,占15%。造林余地很大,除了农田62万亩,牧场45万亩,还有沙滩、旧河道、道路等29万亩。这29万亩中,至少有20万亩可用于造林。再加上黄河防洪堤两侧可用于造林的25万亩,实施林带护农田、林牧交混场可增加的35万亩,共计余地80万亩。 为什么80万亩余地至今闲置,不能实现造林绿化呢? 除了经营管理体制等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黄河河道不稳定。近年统计,本区全段有险工60余处,两岸各分段险工长度总计达200公里。在如此不稳定的堤岸和滩地上种树,风险太大,效  相似文献   

8.
河套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总面积1679.31万亩,引黄灌溉面积861.54万亩,灌区农业用水形势日趋严峻,在灌溉管理中如何做到节水增效,已成为保障灌溉用水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骆开莲  梁晔 《今日科苑》2009,(14):161-162
我县南临遵义,北靠重庆,是一个立体农业县,旱地面积40万亩,水田面积20万亩,水田种植以稻油两熟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  相似文献   

10.
德龙灌区工程总面积45.50万亩,灌溉面积30.05万亩。项目实施后,可使本灌区增加优质商品粮8.74万吨,人均净收入增加2625元/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宁夏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同时也是我国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之一。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0.6万公顷(1659万亩),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80万公顷(1200万亩),其中200公顷(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宜耕地后备资源26.7万公顷(400万亩)。全区按自然条件分为北部黄河平原自流灌区、中部丘陵台地干旱带扬黄节灌区和南部黄土丘陵雨养区三个农业区。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利辛县位于淮北平原中西部,面积1950km~2,可耕地180万亩,总人口1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万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农村生产措施落后,灌溉设施不健全,大多数土地属于中低产田。北部井灌区,现有耕地面积120万亩,随着除涝工程配套的不断完善,井灌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单井出水量逐渐减少,南部河灌区地表水资源也相当紧张,一遇干旱水稻面积大幅度下降,如何发展灌溉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  相似文献   

13.
乌苏镇灌区近期工程总面积63.21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0.90万亩。项目实施后,可使本灌区粮食增产12.14万吨,增加优质商品粮10.69万吨,人均净收入增加4081元/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泰和县双季稻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县耕地面积约75万亩,其中水田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水田中早稻播种面积57万亩,晚稻播种面积31万亩,因此双季稻在粮食作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双季稻单产虽然不断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单产仍然不高,而且,年际变化较大。本文着重从气候方面分析了早、晚稻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为高产稳产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郧县叶大乡皮古村是县科协扶贫联系点,该村地处鄂、豫、陕3省交界边境,是郧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一个山村,全村面积12.6平方公里,山场面积3.2万亩,耕地面积1103亩,水田92亩,坡地1011亩,全村332户,总人口1348人,其中劳动力510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垦区灌区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以稻治涝"的推行,垦区水田种植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水田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从2002年开始,垦区大规模开展以地表水灌区为重点的灌溉工程建设,随着大量灌区工程陆续建成投入使用,灌区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灌区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龙潭灌区建于1958年,1972年全部建成竣工,是灌溉面积21.55万亩的中型灌区。由于建设时设计标准偏低,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工程运行中又缺乏维护更新,致使渠道坍塌、渗漏、淤积及建筑物老化、破损严重,造成有效灌溉面积逐渐衰减,已严重地制约了灌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城乡经济发展,因此对龙潭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是十分迫切的。  相似文献   

18.
五岳河属松花江一级支流,是巴彦县境内的一条中型河流,五岳河入松花江口处的水质情况十分恶劣。从农村面源污染物综合防治及工业污染防治两方面进行五岳河水环境质量整治。  相似文献   

19.
同江市临江灌区总面积43.3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0.72万亩,工程投资35312.14万元,是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对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工程的电力安全设备监控系统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监控系统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位山灌区承担着向聊城市475万亩耕地供水灌溉的任务,泥沙通过清淤堆积在沉沙池和渠道两侧,沙质高地的逐年扩大,使当地农民人均耕地大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条件差.因此,解决灌区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雏持位山灌区的正常运行,促进聊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位山灌区输沙沉沙区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