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塞维勒的理发师》是世界著名喜剧之一。该剧之所以广受欢迎,其一是因为它反对封建压迫、宣扬了启蒙思想,符合资产阶级大革命发展的时代需求;其二是因为它运用了戏弄、误会、反讽等多种喜剧手法,取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反讽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喜剧手法,本文从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三个方面探讨反讽艺术在该剧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莎翁喜剧是莎翁戏剧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其悲剧创作,莎翁的喜剧创作更富有乐观和浪漫的基调.它们反映了莎翁的人文理想和对封建传统的反叛。其喜剧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大异于常,充满了智慧和活力,与中世纪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贬低大相径庭。她们的出现,丰富了莎翁的女性画廊。  相似文献   

3.
《李尔王》被视作莎剧中悲剧性最强的作品,然而该剧的荒诞喜剧色彩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最为浓厚。在《李尔王》一剧中,莎翁通过喜剧性场景的设置、喜剧小丑的安排、荒诞命运的揭示等多种手段拓深其悲剧性,使其达到悲剧艺术之颠峰。  相似文献   

4.
岳跃金 《考试周刊》2010,(22):24-25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方式的喜剧性。狄更斯运用幽默、夸张的喜剧手法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人情冷暖.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辛酸的泪花。本文就其带有浪漫喜剧气息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喜剧代表作《第十二夜》中成功运用两相对照,层层铺垫的手法来构筑形象体系的分析,阐释了莎士比亚喜剧的精到之处,并试图提供一个解读莎翁喜剧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论《围城》的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部富有喜剧性的讽刺小说 ,其喜剧艺术具体表现为运用“围城”名篇 ,形象而富有哲理 ,以及精心选择讽刺对象 ,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得力于幽默俏皮的语言 ,运用比喻、通感、活用典故等手法也增强了喜剧色彩。而《围城》的喜剧艺术主要渊源于古代喜剧性作品特别是《儒林外史》 ,鲁迅等人的讽刺艺术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郭欣 《文教资料》2008,(33):23-25
自然场景是戏剧创作的重要因素,它赋予戏剧文本特定的情感内涵与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喜剧、悲剧中自然场景的比较,探讨莎翁戏剧创作的艺术手法及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丁西林喜剧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谐、理性的喜剧精神;以幽默为主、讽刺为辅的喜剧手法;风趣、机智、俏皮的喜剧语言。  相似文献   

9.
文静 《海外英语》2014,(6):248-250,253
莎士比亚在其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所精心塑造的反派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形象之一。莎翁塑造夏洛克的重要手法之一,是在夏洛克的台词中得体而精彩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解析这些修辞手法中主要的几种──复叠、排比、反问在塑造人物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不由人赞叹备至。这从一个侧面再次证明:莎士比亚不愧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0.
陈飞 《高中生》2012,(4):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沦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诗歌意境“虚”与“实”的辩证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创造意境的一条重要的艺术辩证法则和总的创造方法。实现诗歌意境虚实结合的三条途径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分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莎士比亚的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喜剧《第十二夜》中的角色入手,具体研究喜剧中角色的产生、特别是小丑这一人物在角色凸显中的复活及其背后暗含的深层寓意。  相似文献   

13.
“金钱”批判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作家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及时代环境为依托,以人主义思想原则为先导,对以“金钱”为轴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规律性,概括性总结,形成了莎士比亚独特的金钱观。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除了通过诗化的语言书写对现实的直接感受之外,还有部分篇章鲁迅则是借助梦境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的。《野草》中的梦包括现实之梦、怪诞之梦和虚实之梦三种形式,鲁迅借助梦境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散文体还是诗体,只要是准确、优秀的译本都能传递莎翁原剧的精华。莎剧是经典,应有准确精当的案头汉语译本,以供人们学习、欣赏和研究;同时莎剧又是供演出的,还应有适合中国文化特色,甚至地方剧种特色的舞台演出汉译本。  相似文献   

16.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富社会讽刺意义的现实主义喜剧 ,也是他创作早期到悲剧时期的过渡性作品。在这部戏剧中 ,作家忠于现实 ,宣扬人文主义理想 ,但是理想受到现实的冲击 ,他一次次地动摇、挣扎 ,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其理想信念呈波状下滑状态 ,最终大欢喜的结局终究不能挽救其理想在现实中破灭的事实。作家的思想及创作也必将在理想的破灭中升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试图以一种"边缘"和"他者"的新视角,重新阅读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并解读其宗教文化维度。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发现夏洛克实则堪称为犹太文化英雄。他不懈地寻求与犹太文化的认同,执着于犹太身份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在勇敢地抵抗基督教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8.
曾禺有着丰富的喜剧舞台经验和杰出的喜剧创作才能,同时他还就当代喜剧发展现状发表过诸多真知灼见,从而形成了曹禺关于喜剧本体、喜剧创作和喜剧表导演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梳理和探讨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曾禺的喜剧艺术和整体戏剧创作,而且对当下喜剧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菲华作家柯清淡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层的化底蕴,生动表现了海外游子从漂泊、彷徨到怀乡、寻根的情感历程。在艺术上也有着娴熟的技巧,且思想性和艺术性水乳交融,我们读他的作品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0.
ThestoryofTheTempesthappensonamagicalis land .Itishalf-mythicandhalf -real ,whichmakesitdifferentfromtheworksofpurerealismandmakesitfullofsymbolsandallegories .Thecharactersinthisplayareinterpretedasallegor icalfigures .Prospero ,asanomnipotentmagician ,hasaboundlesssupernaturalpower ,suchascontrollingtheforcesofnature ,foreseeingeverythingandsendingthespiritsatwilltoachievehisowngoal.Heisnowactuallyasupermanorhalfagod .PerhapsjustinthissensesomecriticsconsiderProsperoasGod ,Calibanasadev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