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57年前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52年的时间里,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 000多颗各类航天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邀游。你能想象吗,人类活动在地球周围产生的垃圾碎片比陨星还要多!时至今日,太空中漂移着5 000万片人造卫星和火箭的残骸。  相似文献   

2.
安利 《百科知识》2015,(2):24-25
<正>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已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同时形成了3000多吨围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指出,目前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密度已经或即将达到相互碰撞的临界点,清理太空垃圾迫在眉睫,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为此设想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扫垃圾"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空间时代。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其一经发射,就会围绕地球旋转不停,直至被收回。人造卫星功能多样,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大众的生活,随之也衍生了多种学科,如卫星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4.
郑杨 《金秋科苑》2012,(6):13-16
孙家栋,1929年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现任中国航天控股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他担任多颗人造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第五个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郑杨 《今日科苑》2012,(6):13-16
孙家栋,1929年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现任中国航天控股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他担任多颗人造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第五个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利用多枚火箭同时点火的技术,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升空3个月后坠毁。人造卫星能够从太空轨道俯视地球,观察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多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帮助人们了解地球生态变化,勘察自然资源、监测自然灾害、获取气象预报必需的信息,它也被用作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70年至1978年1月发射的八颗人造卫星轨道用地球宇层规律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并提高了精确度,运用地球宇层结构规律计算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结果是准确方便的,这说明这一规律是地  相似文献   

8.
人类登月溯源周道其译编这是发生在26年前的奇迹,1969年,也就是在人类第一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仅12年和人类第一次飞往宇宙空间之后仅8年,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成功地登上月球表面。众所周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196...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期待着进入宇宙,开发太空。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以来,人类梦想成真。然而,茫茫宇宙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存在较强的宇宙射线。那么习惯了重力环境的人们进入太空生活时会产生什么反应?这些反应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将产生什么影响?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成了人类的宇航先驱。 1957年11月3日,在苏联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旅行者2号”上,一只5千克的小狗莱伊卡捷足先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一颗小金属球绕着地球飞行。自此以后,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有人对太空探索嗤之以鼻,认为这种劳民伤财的活动置地球上的问题于不顾。其实,太空时代正以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燃料电池在  相似文献   

11.
太阳帆     
近几年来,人们发射了不少人造卫星,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大自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然而,这些卫星的寿命都不长,有的绕地球转了几千圈,有的只转了几十圈,就落下来烧掉了。其原因是,人造卫星在二、三百公里上空的稀薄大气中飞行时,由于和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它的速度就逐渐减慢,离心力减小,结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堕入稠密大气层,和空气发生强烈的摩擦而烧毁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卫星上各种科学仪器都可以工作较长时间,无线电设备依靠阳光电池供给电能也可以不断地向地面发送情报;只是由于高空稀薄大气的阻拦,使人们化了很大代价才送上天的人造卫星很快夭折。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12.
太空环境保护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被人类送入空间轨道的太空飞行器已经超过4500个,由此产生的废物一直在地球外空间运转。这些被称为“太空垃圾”的废物将长期污染外层空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公布一份报告说,有些太空垃圾可以在空...  相似文献   

13.
提到地球上的垃圾尽人皆知,但是你是否知道,在宇宙空间同样存在着垃圾,而且随着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它们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太空垃圾可分为三类:一是用现代雷达能够监视和跟踪的比较大的物体,主要有各种卫星、卫星保护罩及各种部件等,这类垃圾目前已达8000个;二是体积小、无法用地面雷达监视和跟踪的各类小碎片,主要是卫星、火箭发动机等在空间爆炸时产生的,其数量估计至少有几百万;三  相似文献   

14.
<正>1957年10月,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前苏联拜科努尔基地升入太空,奏响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序曲。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过去了,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最后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着。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金属体",伴随着使命的结束,被遗弃在太空,变成了金属碎片,最终成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2008年,欧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电脑  相似文献   

15.
自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那天起,到1997年已满四十年了。那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1957年10月4日的情景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人造地球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在100多年前,世界上只有一人首先提到它的名字,这就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地球与天空之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设想中的地球卫星是同月球相似,不过它离地球比较近,只在地球大气层外足够远。也就是说,离地球300俄里远(1俄里=1067米)。  相似文献   

16.
正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我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相似文献   

17.
从1965年美国发射出第一颗探测太空的“火星”4号宇宙飞船起,到现在已发射了12艘飞船,进行了同样的考察飞行。197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海盗”号宇宙飞船首次在火星上降落,成功地搜集了土壤和岩石等一系列的样品,返回地球,拉开了人类进入火星的序幕。 1993年,美国将发射“火星观察者”号无人驾驶飞船,对火星表面进行测绘,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线索。现在人类登  相似文献   

18.
飞得最远的宇航器 空间的风潮一直是长盛不衰。1972年3月2国首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宇宙探测器—“先驱者”10号。这个宇宙探测器携带有一张地球人类的“名片”,出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和太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0号探测器及探测器的飞行轨迹和地球人类相貌的简图。如果外星人获得了这张“名6.3亿公里)、473.7离地球约为13.510号探测器于1986年6]地球的距离大约有110300万年之后抵达金牛星座。 10号之后,1973年4月5者”1011号宇宙探测器是人类第一1995年9月因为电池耗尽而与地球失去了联系。科学家推算,它已在1990年258.5亿公里)的…  相似文献   

19.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把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两件大事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开始了。贺电、鲜花、赞歌……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  相似文献   

20.
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揭开了人类进军太空的序幕。 40年来,空间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80~90年代,又发射了探测火星、木星以及太阳的空间探测器。1990年升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现在仍在收索着太空深处天体的信息。空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空间科学的发展。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