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全球价值链中落后国家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价值链的等级结构造成了产业集群的全球极化,结果落后国家的集群生命周期增加了创新升级的新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为集群升级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低端锁定风险。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获得技术能力,利用重大技术变革提供的机会窗,在企业、集群和政府层面上共同努力,落后国家方可能突破全球价值链重围,实现低成本集群向创新集群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如何理解全球化下这种新的全球分工体系,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基础上,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就浮现了出来。全球价值链主要是从全球的视角来研究产业链条的空间配置,而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分布又具有很强的地理集聚性,从而大多以地方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由此全球价值链对价值环节之间关系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关系的研究。地方产业集群之间的等级体系实际上是由全球价值链各个价值环节的等级体系所决定的。同时全球价值链条又有着不同的动力来源,而处于不同驱动力价值链条中某个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只有遵循该驱动模式下的市场竞争规则,才能获得正面竞争效应。最后本文还指出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又为地方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策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托。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价值链为我们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应沿着全球价值链创新和学习,不断调整嵌入价值链的位置与组织方式。以IT产业集群为例,阐述IT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升级过程。针对我国IT产业集群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与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茂章  朱玉林 《软科学》2012,26(4):82-86
发展历史较短而发展速度较快的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但由于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主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处于被治理者地位;主要采取难度较小的工艺升级、产品升级方式提高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从长远看,难度较大的功能升级和链升级才能真正改变其嵌入全球价值链状况。  相似文献   

5.
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升级过程,与产业的全球空间疆域变迁密不可分,而后者则体现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推动下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化。在产业竞争、跨国公司战略、不同地理区位能力构型之间协同演化的复杂动态过程中,升级潜力取决于特定集群能否顺应产业竞争生态及空间疆域的持续变迁,实现自身区位能力构型的提升与转换。以新加坡HDD产业集群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一演化过程及相应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量实践观察表明,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事实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和集群升级能力的关键因素.剖析了这两种制度因素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之间可能具有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出路在于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国家价值链(NVC)的培育,通过对专业市场型和领导企业型两类主要地方产业集群的分析,探索了我国构建国家价值链并且依靠国家价值链实现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及升级前景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的治理和升级问题进行梳理、评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解析不同嵌入方式下集群的升级前景.对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和升级前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8.
对于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发展中国家集群企业功能升级的关系,在已有研究中,或者乐观地强调了其知识溢出的积极作用,或者悲观地强调了其战略隔离的消极作用.我国集群企业内部能力薄弱的特点决定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集群企业功能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基于这一假设,进一步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集群企业功能升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基于浙江绍兴纺织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不仅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功能升级,还通过影响制造能力提升来间接影响企业的功能升级.  相似文献   

9.
梅述恩  聂鸣  黄永明 《软科学》2006,20(5):99-102
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和集群理论,基于集成创新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模型。该模型以集成平台作为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载体,以集成创新作为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首先对生产者驱动价值链与购买者驱动价值链的产业特征与价值分布展开分析,然后对生产者驱动与购买者驱动价值链下的集群升级轨迹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揭示不同类型价值链集群升级中政府作用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述广东集群发展模式、所存在问题与广东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状.结合全球价值链分析了广东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转移的合理性以及应避免的陷阱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常态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负面影响极大,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睫.构建以集群政策为升级基础、集群自我优化推力和外在市场需求拉力共同作用的产业集群升级动力结构框架,并以此分析增城牛仔产业集群升级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情况,以揭示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为集群内企业及区域政府科学参与集群升级决策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温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43-153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全国239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分别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比较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不仅能够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各异,其中信息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物流业集聚、金融业集聚,科技服务业集聚和商务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核(核心企业)链(全球价值链)网(集群网络)互动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基于浙江典型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1)集群外网络较集群内网络对核心企业的知识获得影响更大;(2)集群内网络较集群外网络对核心企业的知识输出影响更大;(3)核心企业的知识获得和知识输出均对产业集群升级产生正向影响,在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升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对产业集群升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价值星系的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内源式升级还是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都会受到锁定。全球价值创造体系由链状向星系型的转变为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升级困境的基础上,结合价值星系的特点,提出战略嵌入式升级路径。通过对该路径升级机理的分析,认为识别价值星系基础知识体系中与主题知识互补的知识,可以实现地方资源优势与恒星企业知识体系耦合,从而以高势位嵌入恒星企业价值创造战略,有效摆脱升级中的锁定。  相似文献   

15.
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总结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升级即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外向关联、社会资本和创新系统的升级。通过剖析我国台湾地区PC产业集群的升级历程,对我国大陆产业集群尤其是制造业集群的升级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福建省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并成为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也面临着升级阻碍。以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福建省产业集群战略升级中面临的问题,并基于链网互动探讨了福建省产业集群的战略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对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了在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SROE分析模型,采用因果树分析法找出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从静态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SD)仿真模型,从动态角度对其进行弹性分析与灵敏度分析并观察关键影响因素对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技术改进能力、R&D经费投入、城市化水平、团队协作等因素较其他因素来说重要程度高且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短时期内,各因素内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本文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东莞、深圳、宁波、台州四个模具产业集群的技术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考察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模具产业的专利产出呈现地理集聚特征;模具产业集群的专利领域布局体现区域制造业特色;领先企业成为模具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产业集群内组织的技术创新合作具有跨地理区域、跨组织边界特点。最后,为促进模具产业集群的创新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