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深受其先辈及当代教育家和生活时代的影响,是在"儿童之家"丰富的体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具有连续性与敏感期的幼儿体育发展观,和谐、均衡发展的教育目的,以肌肉训练、游戏为幼儿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式,"自我教育"的体育教育原则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的幼儿体育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充分认识与挖掘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早期体育教育,强调体育在幼儿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建立平等、合作与互动的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2.
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教师应该尊重、热爱儿童,平等的对待儿童;观察了解儿童,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幼儿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向儿童学习,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3.
蒙台梭利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对自由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主张自由不是任意的、放纵的、不加以约束和管教的自由,而是在思考和推理的基础上有所限制的自由。这种自由与纪律并行成长,相互依赖;在此基础上她强调儿童是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自由自主的选择有兴趣的、想做的"工作"而获得自由发展的。如何理解和把握这种新的自由观?蒙台梭利自由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粗浅的思考。希望在思考的过程中对蒙台梭利自由观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人才的定义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重视儿童阶段的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法通过特殊的教育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儿童阶段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自由教育观,对具有传统教育方式的中国教育以及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而言,有着深远而特殊的意义及启示:首先用爱的情感为儿童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其次以自由的空间帮助儿童确立正确自我意识;最后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迎接纪律的曙光.  相似文献   

6.
蒙氏教育强调有准备的环境,认为环境是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重要条件,环境是教育的第一要素。在蒙台梭利幼儿园中,以幼儿为主体创设的环境对幼儿的生活、工作、与人交往、心灵发育、智慧增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当今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近百所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近两千名蒙氏教师的调查,得出南、北疆各地区蒙氏园的蒙氏教师的师资情况,并对师资状况作以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提高蒙氏师资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入手,探讨蒙氏教师、蒙氏环境、蒙氏教学内容等在我国幼儿园中运用。这对当今我国蒙氏幼儿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是帮助儿童减缓进入小学的压力的一剂良药,蒙台梭利教育背景下的幼小衔接有其独特的优势。幼儿在建构完整自我的基础上,社会技能成为其入学主导优势;幼儿兴趣迁移引领学科学习;幼儿的自我规则向课堂规则过渡,实现规则意识双接轨;幼儿具备稳定心理能量,专注品质完成由自主游戏到课堂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乐玩好学是儿童的天性,"玩中学"则是对现代教育反思基础上的一种返璞归真,是对教育本质、儿童本性、生命本真的价值回归.文章以"过家家""扑克牌""项目参与"等形式的"玩中学"活动为切入点,从突出儿童活动的主体性、重视具身认知的情境性、把握儿童成长的自然性、善用交流评价的导向性4个方面对家庭教育实践中所进行的"玩中学"提出...  相似文献   

11.
对20名年龄在27-34个月的男性幼儿,运用蒙台梭利教具(包括高矮不同的模具和粗细不同的模具),进行游戏式的插"洞"的练习操作,结果表明:经过练习可提高幼儿辨别不同高度和不同粗细物体的动作敏感度和动作效果。因此选用游戏对提高幼儿敏感度和动作效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要真正做好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很多误区:在教育理念上,更重视物质的教育而精神层面的教育较为落后;在教育方向上,更重视智商的培养而较容易忽视情商教育;从身体成长和"灵魂"的成长方面,更关注身体教育而比较忽视"灵魂"的成长;在教育方法上,更愿意遵循自身的经验和感觉,而忽视儿童成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道德是主体(人)存在的获利方式。人(主体)或以善取利,或以恶取利,或以善恶取利。教育是使人主体化的知识传承方式。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和首要任务。道德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以"自然适应性"为原则,提出必须以"儿童为主体".尽管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具有实践性,对教育的阐述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生活的核心,而师幼关系是幼儿园场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好的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儿童相互依存并彼此成就的共生型关系。在共生型师幼关系中,教师是儿童生活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更是教育过程中的终身学习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基于儿童成长需要,在流动变换的教育情境中灵活转换自己的角色,付诸相应的教育行为,支持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通过与儿童的密切互动,向儿童学习,理解儿童,并进而理解儿童教育,从而获得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中西方童年危机根本表现和影响因素可能趋同,但国情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童年危机的发生机制不会完全相同。就当前国情看,我国童年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学校和媒体,发生机制在于"生存教育"导致了儿童的"课程化成长",造成了儿童成人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绿色儿童观的基本理念,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核心价值是要充分发挥特殊儿童自身独特价值,必须实现由"适应"向"支持"转换,建立一个强大的生态支持系统。学校、社区、家庭作为这个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正在逐步走向生态化,在物质、制度和意识层面上构筑起一个立体的支持网络,并在与特殊儿童的互动和统整中促使个体生命存在的优化。就其实质而言,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正在走向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营造一个生态化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目前,"90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特殊的成长背景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收效甚微,甚至不被"90后"引起重视。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认识到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长性需要缺失现象,只有将激发这一群体的生长性需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被动化"困境才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理念,并强调本课程教学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其中包括机体,也包括环境;既包括人们所做的、所追求的,也包括人们怎样活动和接受活动……”儿童是生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建体系中,辅导员的亲和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当前,"95后""00后"成为高校学生主体,特殊的成长环境刻画了他们鲜明的时代印记,也塑造了独特的代际性格。为此,高校要构建起以施教主体为核心的辅导员工作亲和力塑造体系,包括主体亲和力、目标亲和力、介体亲和力、环境亲和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