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是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内圣"思想。其中在宗教鬼神思想上弥补了孔子的不足,提出"变置社稷"的宗教鬼神思想。"变置"概念是孟子的首创,"变置社稷"的鬼神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思想原因。孟子的"变置社稷"的宗教鬼神思想,与其"人本"的天道性命、仁政思想以及"报应"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鬼神观既是中国悠久的鬼神文化的产物,又是对传统鬼神观进行深刻变革的结果。孔子通过对鬼神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予以新的诠释,赋予鬼神以浓厚的人文色彩,从而把宗教意义上的鬼神转变到人文意义上来,并借助鬼神实现其政治主张和道德理想。孔子关于鬼神的独特见解,突显了化宗教文化为人文文化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认识史上,鬼神以其荒诞离奇的特点困惑着人们,无数哲人、智者曾提出各种解释,从而形成异说纷呈的鬼神观点。那么,当这个"怪物"摆到既信天命又信人事的孔子面前时,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本文试图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孔子的鬼神思想,因其思想中宗教观念与理性精神是对立的,所以他在鬼神面前表现出了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作者着重从春秋鬼神概念入手,兼就语境探讨孔子对鬼神的态度问题.认为,由于鬼神在春秋时期多指死去的祖先,祭祀鬼神的宗教意义便附着了政治意义,客观上加强了各国宗族组织和宗法观念的发展,且实现了二者的互动,这也是孔子现实中的积极进取与对祭祀虔敬有加的深层行为根源.  相似文献   

5.
儒家后学把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点,理解为孔子对神话持排斥态度的宣言。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论语》及有关文献,发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并且通过对孔子鬼神思想的渊源及矛盾心态等方面研究,认为孔子的鬼神观念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矛盾思想。孔子无法用科学实践证明鬼神的存在与否,便把它们转移到“复礼”政治目标上,为其政治理想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论语·述而》篇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很多人就据此说孔子是没有宗教思想或者是反宗教的,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孔子究竟对鬼神天命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以及这种观点对中国宗教的发展历程有什么影响,这首先要从孔子的"天命"观谈起。孔子对天显然是很重视的,只不过他把对天的重视和崇拜与人的现实生活和命运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孔子看重的不是"天道"这种纯粹的哲学命题,而是"天命"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天命鬼神观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孔子对“天”、“命”、“天命”的理解和对“鬼神”的态度;“知命”、“顺命”、“乐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天命鬼神观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事和重视现实的精神;天命鬼神现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四个方面试图全面而又在最大程度上认清并分析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相似文献   

8.
孔子吸取了原始宗教对天的敬畏,又去掉了它原有的神秘,狂热的内容,淡化了其主宰,命定的含义。孔子所有的论鬼神的言论,没有一句能够确切地表明他的看法,模棱两可的态度,导致了有神论者,无神论者,皆能从孔子学说那里找到理论根据。孔子与中国特有的“有神论者多,宗教信徒少”的宗教文化现象瑟文化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二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孔子所处时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与《论语》中孔子对待天命鬼神态度的考察,论述了孔子崇天、畏天命、敬鬼神的天命鬼神观,并认为这种观念恰恰是其提倡"爱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开创的儒家思想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几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右。一般意义上,我们讲中国传统思想,其主体就指的是儒家思想。或许由于宋明以来的道学家们基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特定立场而对孔孟之道的阐释,我们对孔子思想的重新解读,往往局限于其政治伦理及教育等方面,而对其天道鬼神思想总是泛而言之。笔者认为,深入解析孔子的天道鬼神思想,更能深切体会他积极入世的学说的精神。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其时正值人们普遍对自夏以来的天道思想产生怀疑之际,如《诗》中所云,“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蒸民,其命多谌”,“如何吴天…  相似文献   

11.
庞家伟  王丽娟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120-121,135
墨子在儒、道等先秦诸子淡化鬼神的春秋战国时代,大谈天志鬼神,是有其内在实质的。鬼神论思想其实是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实现墨子兼爱、非命理想的政治策略,这种思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迷信,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世俗民众。他的天意鬼神实质就是民众意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无神论者,否定宗教思想和鬼神迷信,宣扬唯物主义思想,并同有神论者的唯心主义思想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斗争。对其分析研究,合理吸取其有用的内容,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孔子有关“天”、“天命”、“命”、“鬼神”的言论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其实,孔子对“天”、“天命”、“命”、“鬼神”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虽说过“生而知之”,但论及少而又少,而对“学而知之”却谈论颇多。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思想领域,神秘感起源于原始宗教和古代人们的鬼神信仰,原始宗教和鬼神信仰则源自远古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思索和普遍存在的对鬼神的敬畏心理。在神秘感影响下,神怪小说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小说中的神怪活动的场所是神秘瑰丽的世界,不论在空间或时间上都与尘世显著不同。经过世俗性的变化,神仙形象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精怪则通过拟人化之后,具备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特征,从而推动了神怪小说的创作、欣赏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其思想两千多年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品德、情操节守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 ,孔子及《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闪烁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芒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本人在哲学教学中经常会选择一些孔子代表性的思想加以分析和应用。一、在唯物论中的应用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鬼神是不存在的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孔子是怎样看待鬼神的呢 ?“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7.
孔子道德教育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一直以来,对它的研究都没有中断过.广大儒学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分别从哲学、思想、伦理、政治、心理学、人才培养等层面,甚至从宗教层面对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鬼神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传统的孔子鬼神观质疑的前提下提出观点 ,并从孔子“否定鬼神的存在”、“为何特重祭祀”两个方面引证 ,最后运用马列主义科学方法得出了明确结论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重祭祀态度的本质是使民“亲事”、“听命”,使统治者在这一无形约束下做一代贤君。孔子的重祭祀是现实的必要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自墨学研究兴盛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墨子继承殷商尚鬼风气,以其"天志"、"明鬼"思想为宗教思想。但《墨子》文本关于鬼神的论述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内在逻辑以及新近问世的简帛文献都可以证明墨子并不相信作为人格神的天和鬼神的实有,他提出"天志"、"明鬼"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法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邹新  赵建功 《大学时代》2006,(3):32-33,14
“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赋予“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源头,孔子顺应时代变化,对以往的“天命”思想作了新的阐释。把人们从那种鬼神弥漫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世界。孔子对“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从而表现了从春秋文化启蒙运动中滋生的一种原始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