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做秀”一词,本是港台方言,如果找个近义的说法,大概就是“故意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故意显摆”,或叫“摆谱”,戏剧用语为“做××状”,本来是以学生受益,师生共同提高为宗旨…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  相似文献   

3.
也说“秀”     
尚红 《现代语文》2002,(11):54-55
《语文月刊》2001年第3期上刊登的李瑞河先生的《说“秀”》一文,认为时下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中的“秀”字是增强了构词能力的词素,“大凡优异杰出者都可以‘秀’称之”,“‘秀’已是具有美学意义的评判标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有需要说明之处。时下,“秀”字活跃于许多时尚的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以及网络用语中。同许多流行语一样,“秀”也是从港台传来的词。该词源自英语中的“show”。在《郎文英汉双解词典》中“show”有两个词条,作名词时表示“表演、演出、节目;展览;显示、展示;某种品性的流露”…  相似文献   

4.
说“秀”     
“秀”是时下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儿.由它衍生出的大批“秀”族词,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秀”由英“show”音译而来,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出现于台湾,在港澳被写作“骚”。台湾和港澳都有大批“秀”族词和“骚”族词。在汉语中.  相似文献   

5.
《学苑教育》2019,(5):1-1
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就像沉静的秋色拦不住凄冷的北风一样,凄冷的北风也拦不住你走向春天的脚步。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阳光。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突来的暴雨也拦不住你已经远去的背影。只要你不拦着自己,谁也拦不住你。即使世俗的围墙拦住了你冲动的激情,但决拦不住你激情中的锐气和冲动下的魄力。即使岁月的大门拦住了你炽热的渴望,但决拦不住你炽热点燃的勇气和渴望滋育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品味适应     
就像险峻的大山挡不住汹涌澎湃的激流一样,汹涌澎湃的激流也挡不住顶风逆水的孤舟;就像萧飒的秋色挡不住凄厉哀嚎的北风一样,凄厉哀嚎的北风也挡不住迈向春天的脚步。这便是适应,对自然要适应,对生活要适应,  相似文献   

7.
安全检查是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日,笔者到部分工矿企业调查时发现,一些企业组织或个人,把安全检查当“秀”来做,不仅没有起到安全检查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安全生产。此作“秀”之风应急停当刹之。安全检查“走马观花”,形式主义不保安全。调研中,笔者发现,部分企业领导人下基层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大多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安全检查。检查还未开始,就通知被检查单位,企业做了“准备”,将隐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隐藏;…  相似文献   

8.
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会需要一个类似于“偶像”一样的人陪伴自己度过那段人生最纯美的时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我们需要的榜样是像雷锋一样光辉高大,以其精神力量震撼我们的心灵,还是像演艺明星体育明星那样通过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吸引我们呢?本期“无忌论坛”我们就来说说“榜样”的话题。下面就来看“无忌论坛”的讨论吧。  相似文献   

9.
开篇用“江水滚滚,却掩不住你那充满血气的脸庞”,将屈原的材料同高考话题“脸”紧密联系起来,行文时,分别用“额头”“眉毛”“眼瞎”引出相关材料。如果在文末再加上“历史的长河中有你的雕像”,就前后呼应了。  相似文献   

10.
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  相似文献   

11.
写作文也是一种“作秀”,既“秀”我们的思想,也“秀”我们的语言。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也要有漂亮的语言。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得太久远。  相似文献   

12.
《游黄山记》中“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的“秀”字,课本没作注释。旧《辞源》:“特异者曰秀”,修订本作“特异,优秀,茂盛”解,其中“秀出”条释为“英秀出众”。《辞海》则作“状貌秀丽或才能优异。”这里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宋代城市的演艺产业十分发达,演艺市场对于节目的需求量非常大。除了勾栏瓦舍的正规演出,其他阶层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也像今天参加“达人秀”一样,有机会参加选秀,也有希望因演技出众而跻身演艺界。这些人在未“达”之时,每每被称为“路岐人”,在十字路口“撂地”卖艺。南宋《都城纪胜》载:“……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内骈阗。又皇城司马道亦然。……其街市,如此空隙地段,多有作场之人。”  相似文献   

14.
成语“山清水秀”中的“清”与“青”很容易相混。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一提到山,大家随即就会想到漫山遍野的绿色。“青山绿水”是我们大家心目中一个常态。不过在这个成语中,“清”和“秀”是相对为文的,是形容词,分别指山水的清异秀出、美好不俗。  相似文献   

15.
也说“秀”     
尚红 《语文知识》2003,(5):20-21
《语文月刊》2001年第3期刊登的李瑞河先生的《说“秀”》一文,认为时下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中的“秀”字是增强了构词能力的词素,“大凡优异杰出者都可以‘秀’称之”“‘秀’已是具有美学意义的评判标准“。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有需要说明之处。  相似文献   

16.
优秀作品中都有“隐”“秀”之处,优秀的教师应艺术地引导学生聚焦于“隐”“秀”,从而突出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草蛇灰线,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变式比较,变换语言形式层层推进;摹写拓展,促进阅读能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程洁 《学前教育》2006,(12):12-14
题目中,第一个“秀”取本意,优秀、秀丽;第二个“秀”取今意,英文单词show的译文,做秀、表演、卖弄之意。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起,“秀”一词在各行业时髦起来。如“时装秀”、“模特秀”、“车展秀”……。翻翻字典,方知“秀”指秀丽,妩媚优异,最佳等解法。如此说来,在时装,模特等展览上使用“秀”字无可厚非,而“作秀”一词也更显时代感和创造性。但如果把“作秀”…词搬到课堂上,笔者却觉十分不妥。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秀     
王淦生 《师道》2002,(4):18-18
细察词汇的发展现象,实在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譬如由港台输入新近活跃于我们口语中的“秀”字就很值得一说。这“秀”字据说乃音译于英语中的“show”一词,本有“表演”之意,故港台语言中多谓“表演”为“作秀”。在此意义上再作引申,那些带有几分做作行为的人们亦多以“作秀”称之,以至有“政治秀”之类的说法。这倒是丰富了汉语的语汇。尽管目下专家学者尚未认可“秀”字的这一  相似文献   

20.
尹炳华 《考试周刊》2012,(76):117-117
高中政治课作为一门思想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很少有学生喜欢,但是政治课很重要,因而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其实政治课也可以很精彩.就看教师会不会“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