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校德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理性德育和情感德育之分。理性德育立足于理性主义哲学,依赖教师的理论灌输,具有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情感德育立足于非理性主义哲学,依赖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个体主义的特点。人作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有机统一体,使高校理性德育和情感德育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人的理性认知与情感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使高校理性德育与情感德育在实践中成功融合。  相似文献   

2.
檀传宝 《中国德育》2006,1(5):47-51,57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是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这一模式反对灌输,要求解放教育对象;反对放任,要求提升教育对象;力图走一条“中庸”的教育道路,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  相似文献   

3.
欣赏型德育模式既反对灌输,又反对放任,它希望走一种"中庸"的教育路线,倡导德育成为"美丽""动听"的教育,使德育过程的参与者"诗意地安居"。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德育选修课的开展,体现了欣赏型德育模式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德育成为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它既解放了教师,也放松了学生,使他们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中快乐地接受道德教育,从而有效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树立高校理性德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华 《职教论坛》2004,4(12):19-21
当前在我国高校德育领域还存在这样的片面认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是不断的强化和灌输的过程.这显然还是一种非理性的道德教育观点.灌输作为德育方法之一是必不可少的,但灌输的实质就是强迫学生接受道德的知识,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校的德育现状,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高校的道德教育就必须从非理性走向理性.在分析高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我国高校树立理性德育观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实践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德育是当今学校课程立德树人的基本形式。数学学科在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教育中理应渗透德育,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然而,当下,一些教师认为数学学科由于其理性的特点,没有多元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进步,学校德育面临着多元文化与信息碰撞的新挑战,不能“对症下药”而一度“疲软”。如何走出低谷?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的德育实践中上下求索,逐步理出了一个思路:育人必育德,育德先育心,“心”与“德”相融,育德于心,成德于行。1996年秋,我们确立了“心理德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新德育观是在不断总结和借鉴理性德育观和非理性德育观的理论基础和长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德育观,它在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方式、德育评价诸方面都有创新。  相似文献   

8.
诗意是人性深处的精神原型,也是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具有较浓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色彩,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与灌输、缺乏诗性的启发与引导,致使道德教育枯燥乏味、效能低下。高校道德教育要摆脱现实困境,需要回归生活世界,淡化道德教育单一的科学话语、理性文本局面,寻找另一种观照心灵的诗意言说、诗性话语,以弥补理性德育的不足,增强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10.
诗意教学就是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教学和谈话,让学生感悟或创造诗情画意,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和心智启迪。它具有教育语言形式美、预设情境意蕴广、实施操作样式多、针对评价方法新等特点,改变了以往思想教育“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的现象,有利于调整德育过程偏重道德认知,轻视情意发展,强调行为规范形成而忽略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11.
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德育理论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这表现在: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强调个性教育、责任教育,深入德育功能认识,反对道德灌输,以及把生活世界视为道德教育的根基等。这些将在21世纪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大德育”之“大”,在地位上是谓之高校的德育工作非高校育人的一般环节,而是具有决定高等教育性质的首要教育;在方法上是谓之高校的德育非单一的德育课程教育和简单的说教与灌输,而是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吕银年 《甘肃教育》2013,(20):16-16
要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就必须怪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敦”的教育卿念,着力表现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反对空洞的政治说教、生硬的思想灌输和刻板的纪律管制,我国教育界也在孜孜履行营如此的德育原则,创设了诸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希嗄教育”、“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的世纪,我国的学校德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来应对新的挑战,不仅是理论的问题,更是德育实践的问题。而德育实践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的理性自觉,即教师对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对德育内外因素的调控,对德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德育环境的有效运用是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着对“人”的曲解和德育过程中以传统的“三要素”作为德育实践的误区,从而影响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作者认为,有必要准确地把握“以人为本”和践行其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德育环境资源为客体的德育过程“两要素”观点,以此形成完整的主客体关系的德育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路径依赖理论完全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源于杜威“张扬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反对强制性灌输”的当代美国大学德育的路径依赖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其实效性非常明显。当代美国大学德育路径依赖的启示有:大学德育要高度重视路径的初始选择,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要注意充分运用隐蔽性教育,要注意多学科德育渗透,全社会要形成德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德育工作的情绪化以及德育效能的低下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问题,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理性程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就研究德育理性的原因、德育理性的内涵及表现、德育理性的特征、研究德育理性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德育工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德育目标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德育内容从单一走向整合;德育实施从“单向灌输”走向“对话”;道德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增强德育主体的能动性 灌输主体即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灌输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增强德育主体的能动性。作为灌输主体来说,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灌输的实效。因此,提升灌输主体的素质就成了重中之重。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主体素质的不断进步。才能为灌输的效果提供一个前提性、根本性的保障。一般来说,主体素质应该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想作风素质、全面的专业理论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的,这是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有效灌输的基础,因此,灌输主体必须遵守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不断地学习。首先,要学习各种思想理论,并注重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结合,把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其次,灌输主体要有改革的精神和气魄,勇敢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东西,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以新的形象开展工作,才能获得群众的喜爱与信任。不然以不变应万变,就会脱离群众,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德育对灌输的拒斥与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德育的兴起与发展,是对道德个人主体性和个人自主选择的确认与尊重,它对个人主体性的凸显与传统灌输对个人的主体性的漠视显然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亦即主体性德育在一定意义上是拒斥灌输的。然而,主体性德育也不能一味地反对和拒斥灌输,否则极易导致以极端个人主义、相对主义为基础的放任主义,使德育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