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够准确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症结之一。本文从对大学语文的概念分析入手,列举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种种尴尬现象,并分析其原因,阐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并结合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生实际深入思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亚荣 《现代语文》2007,(4):111-111,1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定位。一是从横向比较,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与其它人文素质课程不同的特质,强调“语文”二字;二是从纵向比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异同,突出“大学”二字。  相似文献   

3.
明确课程定位是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阐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把握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从课程性质定位、课程目的定位、课程类型定位、课程功能定位以及发展目标定位进行了探析,以期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独立学院具体课程的建设与研究,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我校作为普通二本学校大学语文开设情况及教学现状值得反思,存在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本文在考察了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之后,对于课程定位及课程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在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改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论证了大学语文对高职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基础公共课,并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无疑已经确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现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来看,并不使人乐观,主要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作用、教学目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重视不够,或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大学语文的定位认识不清。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这使大学语文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推动下,获得了一个振奋崛起…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现状的思考以及看法,提出高校应该主动改变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让大学语文成为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的价值和课程定位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各种认识,阐述了"大学语文"的价值和定位,并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先驱和主干课程,大学语文的作用已基本得到了肯定,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文理渗透”的观念也越来越得到认可。但是在现实当中,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还比较模糊,课程地位还比较低下,处境十分尴尬。面对这种现状,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有必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首先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的教学做出全方位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困境.紧密跟随军校教育发展历史脚步,找准课程定位,适应岗位任职需要,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方可走出困境,打破目前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1.
孔子学院与海外汉语师资的本土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师资本土化建设,是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利于解决“汉语热”中普遍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有助于实现汉语国别化教学,也是汉语国际传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应积极采取措施,提供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支持本土化教学探索,增强与当地教育资源的沟通与合作,从而推进师资本土化建设,并且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在我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英语教学本土化的过程中,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是一个在英语教学领域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而在英语教学本土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对于英语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本土化发展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本土话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文化学习中,中国本土化内容严重缺失,导致学生不能用英语熟练表达本土文化内容。文章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与全球适应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在变革实践中的缺失状况,与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的经验放逐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混淆国际化与"与国际教育接轨"虚无本土化相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文化传承,在国际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汉语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将导致教师定位、教学与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至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本文论述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汉语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马来西亚非华裔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日益增加。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材逐渐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社会与多元语言的国家,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材已见雏形。现有的教材多具有鲜明的本土化色彩,部分教材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多媒体立体化成为多数教材的又一特色。然而各种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缺乏明确统一的水平等级标准作为编写参考。这些教材所呈现出来的显著特点,对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语文当前的定位、教材的现状出发,提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五点看法,以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虽然导师制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高校教学中取得了认可和成绩,但是由于具体实施环境有所不同,在中国本土化时显得有点水土不适。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导师制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导师制在与中国教育进行结合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实施方面的不足,尤以与导师制配套的制度和激励问题更为突出。导师制有待于在中国高校实施过程中,根据我国国情与教育现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汉语亲属称谓词在使用过程中,有部分词语产生了泛化现象,文章指出,亲属称谓词泛化的原因,在表达上体现了口语化功能、亲和功能、秩序化功能,文章结合对外汉语的教学实际,提出教学原则:本土化原则、随堂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汉字教学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汉字教学为出发点,通过对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探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遵循汉字、语素和词汇并重的基本原则,建立有别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word-based and charac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It also make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ase stud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he writer thinks tha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we should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inese characters,morphemes and vocabularies and set up a mode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20.
刘细妹 《成才之路》2020,(4):108-109
语文教师针对不同篇幅的课文,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保障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科素养。文章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探讨“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