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巴金现实主义风格成熟的标志,《寒夜》借汪文宣的个人命运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压迫造成了的普遍性社会悲剧,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在题材、人物和内在思想方面都与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从"无抵抗"的小人物悲剧、精神撕裂的"活死人"形象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两部作品在描写悲剧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神骏图》。《神骏图》画的是东晋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图中支遁袈裟零落,他与对坐的高冠士人视线集中于水面驰骋而来  相似文献   

3.
恩师潘天寿1947年辞去国立艺专校长职务,卸下重担,尔后便专心作画。他于1948年戊子所作的《松鹰》《诵经僧》《归友晤谈图》《烟雨蛙声》《观鱼图》《柏园图》等都成为精品。这年年底,我到“望吴山楼”看望老师,他高兴地拿出这些近作给我欣赏,并一一作了指点,使我痴迷地度过了大半天。时隔十年后的1958年,我在杭州收藏到的这幅《竹石幽兰图》,就是恩师这年秋凉时所作。这幅四尺对开的狭长之画,竹竿以右下角根部直上到顶,以挺秀之笔出之;竹叶浓淡偃仰,疏密精当有致,姿态生动,如临清风而舒展摇曳;左下部用粗笔重墨画带斜方形之石,并用焦墨点苔…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中国古代传承至今极具价值的经典著作之一。《诗经》的价值体现在后人对《诗经》的理解与运用上,和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价值解读。基于此,笔者主要从《诗经》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以及其体现在政治、学术、生活中和内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洛神赋图》对《洛神赋》图像阐释的大致梳理,有助于人们对当代"语-图互文"方式进行反思:不同艺术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不同艺术形式的"互文"在产生"互补"的同时也产生"互损";要警惕低级"语-图互文"的泛滥。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宋代道教斋醮仪式过程与《三官图》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三官图》之《天官图》中的视觉因素加以解读,认为《天官图》中庆云的造型应是借鉴了道教灵图“观觉郁鉴”的云篆形式,用以强化《天官图》中对天与帝图像内涵的表达,同时指出《天官图》中的庆云形象对《新编对相四言》中天图像造型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道教视觉文化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桃花源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张《游仙窟》、顾况《仙游记》、《莽墟赋》也是类似作品 ,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关怀视野是不同的。顾况《仙游记》、《莽墟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期望的历史回归 ,表现了作者社会关怀的广阔性 ;而张的《游仙窟》则纯粹是文士对诗酒风流的追慕和向往 ,其关注点在个体生活。顾况是对张的超越和向陶渊明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百苗图》是清代嘉庆年间贵州八寨理苗同知陈浩所作,原书名为《八十二种苗图并说》,是记录明清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概况的民族志著作。《百苗图》以彝族作为全书开头,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贵州彝族的分布概况、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及民风民俗,是了解明清贵州彝族社会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
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并改造世界时,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和运动的变化。研究图或图样基本理论和绘制技术的图学,是一...  相似文献   

10.
杨关鸣 《文化学刊》2023,(3):125-128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发表前有所谓“前马克思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他深受西美尔、新康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哲学的影响,这体现在《现代戏剧发展史》《心灵与形式》以及《小说理论》三部主要以文艺形式为研究主题的早期著作中。《现代戏剧发展史》和《心灵与形式》深受西美尔与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影响,而《小说理论》则在承袭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古希腊史诗与近现代小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学,且在最后表达了对于超越当时社会生活形式的新文艺、新世界的期待。只有研究卢卡奇早期文艺思想背后的哲学向度的变化,才能更好理解其马克思主义转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郭嘉 《文化交流》2016,(10):62-65
2016年9月5日,浙江作家海飞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麻雀》登陆荧屏.海飞是个温情的人,但坚持认为自己欣赏残酷,奇怪的是,二者在他身上好像并行不悖,一如他笔下民国时期繁华柔软的上海,鲜血与死亡却稀松平常.海飞是个横空出世的小说家,凭着对文字的天赋和执拗,瞬间改变了既定的潦草杂乱的生活,因此,我们也就不会奇怪他误打误撞进入编剧圈后,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旗袍2》《大西南剿匪记》《从将军到士兵》《铁面歌女》《代号十三钗》《花红花火》《麻雀》,还有《太平公主秘史》《隋唐英雄》逐一呈现.他已然深陷谍战、迷恋传奇,就像喝一盅温润的绍兴黄酒,吱的几口下去,灯光柔美起来,眼神迷离惬意,微醺的悠然自得,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12.
~~吴蓬《八鸡图》@文姣  相似文献   

13.
刘沅(1768-1855)是生活于清中后期四川成都的一位大儒。他著述极丰,其思想被称作槐轩学说,博大精深,代表性著作为《十三经恒解》,《诗经恒解》《周易恒解》是其中两部。《周易恒解》中刘沅通过《易经》义理和六十四卦中相关卦爻——《坤》《家人》《姤》《归妹》的内外含义建构了其关于先天女性道德观。《诗经恒解》则是在其先天道德伦理范畴下具体阐释的女性道德观。刘沅关于女性道德伦理的阐释,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儒家知识分子对全社会女性道德的总体评价和认识。刘沅从周代王公贵族的后妃妇德、夫妇之德、晚辈女性之德,以及《诗经》中女性失德的反面事例阐释了他对女性道德的看法。这在当时思想文化环境下是一种认识上的突破,无疑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14.
韩佳琦 《文化学刊》2008,(4):109-114
《俚言解》为明代陈士元所著,该书收录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条目二百八十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俚言解》尤以考证俗语词源为首要,同时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或民俗要素来追溯语源,考释其语义生衍流变和所相关联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这是一种具有比较广泛应用前景的民俗语源方法。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同时把条目本身与生活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力图对辞书的民俗语言学视角研究抛砖引玉,做了一些筚路蓝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东京梦华录》卷二三札记伊永文《东角楼街巷》(卷之二)《贩鹰鹘客》无名氏《爱日斋丛钞》卷三转录了梅尧臣为一幅《白鹘图》所作的诗,诗描写了“白鹘”双眼射空,翅排霜刀的勇猛雄姿,使观者感到鹰鹘的神奇。正所谓“世为奇俊玩不足”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与画家之功...  相似文献   

16.
李敬巍 《文化学刊》2009,(3):188-190
《忏悔录》向我们展示的是生活于18世纪的法国、出身贫民、崇尚自我,充满反封建精神且历经坎坷的一个真实的卢梭。该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毫无保留的自我剖析而被广大读者牢记。卢梭的名字连同他的《忏悔录》一度成为“真诚”、“讲真话”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诗经》行世至屈骚诞生,时间相隔二百余年。出于外交等政治场合的需要,《诗经》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流播传扬。楚国乃南土大国,与中原文化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他曾担任楚怀王左徒,在内与楚王图谋国事,在外接应八方诸侯与宾客,他亦曾出使过齐国等地,自然深受《诗经》精神之影响。表现在屈骚中的"怨刺"精神与忧患意识、《诗经》体式及语言等艺术、比兴表现手法等,皆与《诗经》一脉相承。屈原是第一个受益于《诗经》精神的正式署名的中国诗人。由于屈原的努力,屈骚精神与《风》诗精神共同构成了"风骚"精神而光耀万代。唐代诗人崇尚《风》《骚》,化其精神为诗歌之养料,使诗歌呈现出风骨健朗、新鲜活泼的时代风貌,主要体现在精神闳美、性情纯美、人情贞美、语言新美、意境优美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8.
春秋赋《诗》的形式 ,历来有歌《诗》以赋、诵《诗》以赋、歌《诗》即诵《诗》等多种看法。透过多种赋《诗》定义 ,我们发现后人歧出的赋《诗》解释并不互相抵牾 ,而是昭示了典礼上程式化和多具象征意味的歌诗奏乐向具体生活和实际政治延伸的日常化过程 ,以及诗去器乐因素、表演因素过程 :即 ,赋《诗》言志始于奏乐歌《诗》言志而亡于言语称《诗》谕志 ,中间经历由徒歌吟志到诵《诗》言志的过程。其发展的逻辑乃是基于诗乐的普遍传播 ,藉“乡乐唯欲”之契机 ,为适应礼乐文明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从正面接过由《金瓶梅》传来的通过一个家的腐败生活以揭露社会阴暗的传统,又从反面吸取了才子佳人派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的教训。并且继承了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的注重塑造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注重人物语言个性化的传统,为文学创作的借鉴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值得探讨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婚恋时中"含义深刻。"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引《诗》中都有唯一体现。笔者认为,要探讨"婚恋诗中",就需要厘清"时""中"以及"时中"的内涵。《桃夭》之于《大学》、《常棣》之于《中庸》,以及《桃夭》《常棣》的"婚恋时中"之思是"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体现。《诗经》"婚恋时中"与亚里士多德"幸福中道"存有伦理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拥有共同的利他美德、衡量标准以及包含、统摄、指导其他的德性,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研究视角、道德层级、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