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武术动作中眼法的含义有的学生对眼法的意义、作用理解不够,动作不得要领,练习不得方法,势必会出现“眼无神,拳无魂”的结果。如长拳只注重出拳的迅疾有力和身法的灵活稳固,却忽视了“眼随手动”,“目随势定”,就不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或锐不可当之感;太极拳只注重上下肢的配合,不重视眼法的运用,有的甚至偏头旁视,就不能以“眼法慑服对方”。正确的眼法应是目光敏锐,炯炯神威,同时面部要适度紧张,表情威  相似文献   

2.
当前 ,国内高等院校运动队和在校普通学生体育选修课日趋系统化、科学化 ,心理训练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忽视不得。本文着重在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球场意识”上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1 排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或专业运动员在非对抗性训练中技术动作还不错 ,但是打起比赛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已具备的条件。这些队员在场上的行动往往缺乏战术目的 ,常常做出无意识的举动 ,有的队员单个动作很漂亮 ,一个动作后下面该做什么就衔接不起来 ,有的队员球不在自己手里就站在场上观望 ,一旦来球就措手不及 ,我们常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防守持球队员时,如果能判断出其何时投篮或传球、传计哪个方向,对实施干扰和抢断会带来很人的好处。一、对传球时机的判断土要是掌握对方的传球特点。比赛中,有的人习惯在运球中不附加任何其他动作突然传球;有的人运拍一下造成与防守者的错位后再传出;有的在运球结束后或未运球前不做什么假动作而直接传球;有的朝f[J反方向做假动作后传球;有的则朝传球方向选做一两下假动作.然后利用防守动作的时间差将球传出等等、掌握了持球队员的不同特点后,就能较为准确地出一子拦截对方传出的球.增加防守的破坏性,提高防守的成功率二、对…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个简陋的农村学校里,没有足球这项运动,就连足球都没有看到过,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一群人在足球场上抢一个球,竞争十分激烈,有的被担架抬出去,有的躺在草地上,表情十分痛苦的样子,当时我就想,足球是一项激烈的运动,我和足球应该没有缘分。可是缘分往往降临在一瞬间。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寓言:桌子上有半杯水,进来两个人,一个人悲伤地说:“唉,这个杯子的一半是空的!”可另一个人却欣喜万分:“呀!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呢!”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半个空杯,有的人看到的则是半杯水;有的人感到的是快乐,有的人得到的是悲伤;有的人看到的是希望,有的人体验到的则是绝望。  相似文献   

6.
<正> 原地推铅球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一、推球时肘关节下降,形成抛球 1.产生原因: 持球臂肘部过低。开始推球时,头部过早转向投掷方向。 2.纠正方法: (1)注意持球时的手臂动作,肘关节约与肩齐平。 (2)开始推球时,两眼仍看右侧后方,当腿、臂充分蹬伸后,头部才转向投掷方向。二、推球时只用“一臂之力”,而用不上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简陋的农村学校里,没有足球这项运动,就连足球都没有看到过,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一群人在足球场上抢一个球,竞争十分激烈,有的被担架抬出去,有的躺在草地上,表情十分痛苦的样子,当时我就想,足球是一项激烈的运动,我和足球应该没有缘分。可是缘分往往降临在一瞬间。  相似文献   

8.
和WE8LE相比,WE9在人物特技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有的人可能看到了,“双足虚晃”和“低弧度大脚”两个特技在列表中消失了,这两个和其它的特技有一个不同,就是其它的都是“增强型”,就是让相应的动作效果更好,而这两个是“拥有型”,只有拥有此特技的球员才能做出那个动作,其它  相似文献   

9.
前言弧线球又称“旋转球”、南美巴西、阿阿根廷一带叫做“香蕉球”,欧洲有的称为“落叶球”,苏苏则谓之“切削球”,我国广州、港澳地区还叫做“弯球”。其球路变化多端,且动作要领较踢直线球难以掌握。侧旋球弧线球是多种弧线球的一种。它的最大特点是球飞行时能从侧面绕过防守者,达到弧线射门或传球的目的。就身体的动作结构来讲,是一项多环节、多转轴、要求爆发用力的踢球动作。就球的飞行特征来讲,是一项平动与转动合成的复合运动。它比直接球具有更  相似文献   

10.
在排球讲垫球教学中,学生初学垫球一般是从垫轻球或固定球开始。为了体会垫球动作的正确方法,把垫球动作按连贯顺序概括“一括、二夹、三抬臂”三个动作要领,在实际教学中看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很多教科书或专业教材中,把“三抬臂”写为“三提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初学垫  相似文献   

11.
排球运动中的扣球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每一次精彩的扣球,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让人感受到排球运动的魅力。但是在平时的排球教学中,初学者在练习扣球动作时,由于缺乏对空中球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往往出现“钻球”的错误动作。所谓“钻球”是指当扣球队员起跳至最高点时,球处在扣球队员的  相似文献   

12.
摔了一跤     
5点50分,我笑眯眯地打开电视。我想,在未来的1个多小时里,我们的球员一定会把韩国人打成人棍,灌两球绝对小意思。我微笑着,期待着。可问题还是那样多:打法过于保守,整个球队的重心大部分时间里在后场晃荡;攻击力薄弱,金玉两将孤军作战,被淹没在红色的海洋里,只能望着破坏掉的球摇头叹息;球员跑动不积极,当高丽学子们满场拼抢时,李铁们却在场上“胜似闲庭散步”;信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霍顿此时却呆若木鸡,一双牛眼茫然地望着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成绩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兴趣,学会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过去我在高中一年级铅球教学中就有这样的经验教训。第一学期,采用传统的单纯按“达标”来评定考核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听讲解示范,你讲你的技术动作要领,他按他的“甩球”、“跳步”的习惯动作去推球。结果高中一年级四个班二百二十人,不及格的六十一人,占百分之二十七点七;优秀(八十五分以上)四十一人,占百分之一十八点六。第二学期,第一节课我就宣布推铅球要进行技评考核,技评成绩占百分之三十,“达标”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在教学中,运用学生学过的物理力学原理,斜抛物  相似文献   

14.
张燮林点评:丁松发转不转球的关键,在于利用拍形和触球部位进行调节。图A6中拍形相当平,利于摩擦球的底部加转;图B5和b2所显示的引拍过程中,拍形看上去也是平的,但到了图B6和b3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丁松瞬间突然将拍形适当立起,并且是用球拍的上边缘将球“碰”了出去,这样发出的球自然是不转球。而在其后的还原过程中,发加转球和不转球时几乎是完全致的。任何技术动作都需要合上身体之力,但发球最根本的还是靠手腕的爆发力加转,丁松在这方面就十分突出。至于到底在哪个点上触球,则需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挥拍至正对胸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熟练掌握“缓冲”的要领,这样教起各项技术动作来,会显得得心应手,而你的学生学起来,也会学得简单、轻松,掌握动作的时间会大大缩短,而且也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例 1: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大多数女生都害怕接球:一怕接不住球,球会击中胸腹部;二怕碰伤手指。这时教师应反复讲解和示范接球时的“缓冲”动作,即:主动自然向前伸手臂迎球手指向前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两手成一个半圆状,手指在触到来球的一刹那向回屈肘后引至胸前把球接住,也可以同时后撤身体,这…  相似文献   

16.
<正> 五、头顶球和胸停球部分头顶球和胸停球是两项难度较大的技术,但采用程序化训练,还是能较快掌握的。现逐一介绍如下。 (四十一)头停球(见图41) 双脚前后开立,膝微屈,头向后仰,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将球放在前额较平处,两眼视球,不让球从前额滚下米,最好能停上2、3秒钟。目的是在静止中感觉前额触球的正确位置,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如果对初学者,尤其少年儿童一开始就用手抛球练头顶球,由于害怕球砸,容易闭眼、缩脖子,其结果是对不准来球,反而容易砸鼻子。这是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17.
排球运动的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要素”,是音乐结构中的“筋肉组织”。它是由一群长、短、强、弱不同的音不断运动形成的。排球运动的“节奏”是由球的飞行路线长短和飞行速度快慢决定的。球的飞行是由运动员触球后才产生的。为了适应飞行中的来球,运动员又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以力争与球的飞行节奏相适应。因此运动员运动时用力的强度、运动空间的尺度和动作历时的暂久性就构成了排球运动的节奏。这种人与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的太极拳,有着悠久、光辉的历史。目前太极拳虽日益普及,但太极拳的“秘密”和科学原理,有待于进一步揭示和论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随时可以看到打太极拳的人流如海如潮。有的两人相对而立,以手相扶,推来推去,突然,一人被推跌出一丈左右。这就是:太极推手。  相似文献   

19.
《篮球》1997,(12)
本期向大家介绍Upper Deck公司最新推出的97/98UDl系列和动感钻石卡。 迈克尔·乔丹钻石系列动感卡 你转动这张卡片就能看到迈克尔·乔丹表演的不可思议的篮球动作,从开始到结束全部记录下来,精彩之至,这些镜头都是从NBA真实比赛中记录下来的。每张卡片包括了超过20幅的电视画面,该卡片尺寸为“3.5×5”,是收藏者和馈赠礼品的极佳选择。本系列5张一套,全部是乔丹的动作。 第一张天马行空卡:乔丹在1988年NBA扣篮大赛从罚球线起跳把球扣人篮筐的魔幻镜头。 第二张神投卡:这是1989年在克里夫兰NBA季后赛时乔丹的投篮,这一张就是乔丹第一次带领芝加哥公牛队打进二分之一决赛的决定性一球。 第三张换手投篮卡:这个不可思议的动作是乔丹在1991年NBA最后决赛时对洛杉矶湖人队的精彩镜头。  相似文献   

20.
在足球场上即使 是最伟大的球 星,就算他能把对方 的11个人过个遍, 任凭他能作出任何 高难度动作,也不管 他的名气有多大,有 一件事他永远也逃避不了,那就是他无法摆脱伤病的困饶。足球本来就是高强度、多对抗的激烈运动,而这也正是我们喜欢这项很刺激的运动的原因。但是正是由于高强度的对抗,也使运动员们很容易受伤。 软伤、硬伤一样痛 最常受的伤有两种,一种是“硬伤”,一种是“软伤”。“硬伤”是被人踢的,“软伤”是心理出了问题。在比赛中谁被踢一下都是难免的,但踢得多了也就成伤病。人是有生命的,就是一个西瓜你左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