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志伟 《中国出版》2012,(22):45-48
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编纂与出版的繁荣。经由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著作的拨乱反正和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著作的深入探索,"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编纂的主导性理念。由此,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也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我国共有四部妇女文学史著作,分别为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和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这些作品开创了新的文学史专门类别,丰富我国女性文学的传统,对现今的女性文学研究也起到了重要的文献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台湾第一部地区性文学史著作《台中县文学发展史》已于8月上旬正式出版。这是一批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受委托进行当地民间调查后撰写的地方文学史。它对台中县历史、文化及群族发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由李赋宁教授任总主编的新版《欧洲文学史》。该书是在总结杨周翰先生等主编的原《欧洲文学史》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20世纪欧洲文学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吸收国内外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在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下,由北大西语系为主体的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的一部高质量的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由李赋宁教授任总主编的新版《欧洲文学史》。这是一部带有标志性成果的史学专著,代表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该书是在总结杨周翰先生等主编的原《欧洲文学史》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20世纪欧洲文学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吸收国内外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在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下,由北大西语系为主体的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的一部高质量的文学史著作,显示出20世纪中国欧洲文学史研究的总体水平。这部文学史著的出版,在我国欧洲文学史研…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的深与浅--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史家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他所撰写的文学史著作的封面上,仿佛仅仅为了标识该书的著作权,而一进入正文部分,他自己就彻底消失了,让位于历史。不过, 他并不在正文外面,他永远在里面,像一个拥有极大权威可却从不抛头露面的“影子内阁”,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每一个字眼儿、句子和段落的“决策”中,哪怕他讲述的是几个世纪甚至十几个世纪以前的事。谈到文学史,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构成文学史基本要素的两个问题,一是何谓文学,一是哪些作家或作品有资格进入文学史。在这里,被忽略的恰恰是撰写者本人,而正是他在决定何谓文学,谁是重要作家和作品。此外,他还不是著作权中所标明的单个人,作为一个历史家,他从属于某个社会群体,而这个群体的价值尺度、情感特征和政治需要暗中左右着他的选择和写作。把文学史著作说成是偏见和成见的辑录,肯定失之偏激,但撰写者以及——通过他——他所属的那个群体的审美意趣、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策略的确渗透于历史叙事中。正因为如此,作为文化领导权之争在文学史撰写中的表现,才会不断出现“重写文学史”的呼吁和尝试。文学史著作,一言以蔽之,是关于文学的历史的种种叙事或构成。当某部文学史著作“广被认可”时,那不是因为它恰巧接近了历史“真实”,而是在一定范围里获得了“共识”; 当这部著作被用作教科书时,它就在行使文化霸权。程巍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对已往文学的了解,恐怕最初都是从文学史著作中来的,文学史给了我们完整而又清晰的古代文学的轮廓面貌,给了我们堪称系统、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同时,还给了我们有关古代文学学科的一些重要概念,以及使我们能够就专业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到现在,文学史所给予的观念、概念和语汇,已经成了我们专业身份的标志,当一群人在一起谈论古代文学的时候,很容易我们就能凭着文学史养成的直觉,判断出其中的内行或外行。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去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几乎成了我们日常思维与谈话习惯的一部分的语汇、概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兴起"国学热"以来,很多民国学人的旧籍得以重新出版,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这部曾开风气的文学史著作也不例外.此书最早由无锡国专学生会于1932年12月集资排印,1933年9月由上海世界书局正式出版,1934年、1935年连续再版,1936年9月又出版增订本.之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寂,于1985年由岳麓书社根据1936年增订版,改直行繁体为横排简体,重新出版.但印数并不多,只有区区5000册.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钱基博的了解也许要从"钱钟书的父亲"这一称呼开始,从杨绛的散文中进入.但是自从1996年刘梦溪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系列以《钱基博卷》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人们对钱基博以及他的文学史著述的兴趣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史”,作为一种文体写作,是100年前的新生事物。它最早诞生于和中国文化有密切血脉关联的日本汉学界,尤以明治一朝蔚然大观。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前后达到10佘部之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执当时中国文学史研究之牛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史",作为一种文体写作,是100年前的新生事物.它最早诞生于和中国文化有密切血脉关联的日本汉学界,尤以明治一朝蔚然大观.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前后达到10余部之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执当时中国文学史研究之牛耳.  相似文献   

1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的中译本,最近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原书的主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主任埃默里·埃利奥特教授。译者为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朱通伯等。 这本著作是40年来出版的最具权威性的、最新的美国文学史。其内容涵盏了从史前洞穴里的记叙  相似文献   

12.
韦勒克和沃伦在他们风靡一时的《文学理论》一书中说,大部分文学史著作要么是文化史大纲,要么是文学著作的简编,“前者不能称之为艺术的历史,后者亦不可名之为艺术的历史”。倘若以文化理念的展开来看待各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13.
自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教授林传甲编写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来,中国文学史的著作已经卷帙浩繁。"重写中国文学史"的呼吁一直未停,然而让读者和研究者满意的中国文学史依旧乏善可陈。在中国文学史的教学上,也存在与教材相对应的问题,需要对此进行反思和改革:要摆脱绝对主义和中心主义,建立一个经典动态化的接受文学史观;要淡化集体话语和权威色彩,为学生搭建一个对启疑开窦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由赵明、杨树增、曲德来三位教授主编的《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是《先秦大文学史》(赵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的"姊妹篇",是他们再次创造性地运用"大文学史观"考察与总结两汉文学的又一部很有分量的著作,是两汉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该书认为,上承先秦后启魏晋的两汉文学,从总体上看,仍属于大文学,仍保持着其文学的文化本质,表现为文史哲兼综的形态,和总体文化构型之间存在着互涵互动关系,受文化建构过程中整个作用所驱动,同时又以自身的变革参与了文化建构。因此,特别注重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出发…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的文学史研究状况来说,还有许多黑咕隆咚的陷阱埋伏着,研究者不能完全摸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现在连我方对方几个兵几个将都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摆布起八阵图?读者毛荫波写信来问我:“重写文学史”的呼声已经响了整整十年了,但整体性的文学史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如果毛先生是具体责问我为什么不写出一本20世纪文学史,我可以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我暂时还写不出来,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就目前的文学史研究状况来说,还有许多黑咕隆咚的陷阱埋伏着,研究者不能完全摸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现…  相似文献   

16.
《新民晚报》3月20日发表章培恒教授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文学史〉琐谈》。作者说,我和骆玉明教授联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不料竟成了热销书,这固然使我欢喜和感激,同时也颇为惶恐;因为书中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需要改正之处想来并不会少。若说此书有什么使人注意之处,我认为主要在于它为中国文学发展所勾勒出的轮廓与其他文学史著作的有所不同,从而也许会引起若干思考。 这种不同的形成,首先是由于对文学性质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近几十年来,“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之类的定义,在文学教科书中触处可见。我们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但认为在这定义中还应加上“以感情来打动人的”这样一层意思。换言之,作家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感动和高度的技  相似文献   

17.
上古文学史的研究,在建国以后的四十余年间走过了相当曲折的路程。虽然这一时期也产生过不少较好的学术著作,但它们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一是文学史的研究为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所左右,为此而甚至不惜歪曲文学史;二是为一些产生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理论模式所左右,不能客观辩证地分析中国上古文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因此,重新撰写新的古代文学史,以客观公正而又详实严谨的态度去认识并总结古代文学发展史及其规律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由著名蒙古族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系列三部文学史即《中国当代文学史人《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的修订版,作为国庆50周年献礼图书,日前分别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这系列三部文学史的修订版,装帧精美,版式新颖,内容更加丰富,编纂者们为了更准确更公正地介绍和论述某些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对初版的某些作家的章节,进行了调整和增删,补写了一些新的章节,把过去而掉的一些重要作家的介绍或对他们代表作品的论述补了进来,特别是对一些青年作家,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期出版的《黑龙江文学通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作出高度评价。《黑龙江文学通史》是我国研究黑龙江地方文学的第一部通代文学史著作,对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学、民间文学、俄侨文学及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作了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20.
从1904年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出版迄今,中国文学史作为学科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中国文学史作为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持从前的辉煌或者在未来走向更加辉煌,特别是如何直面现在的危机和挑战,使之转换为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契机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把握契机?我认为,首要的工作就是清理学科,对过去的中国文学史学科从性质到特点到模式到思维到基础做全面的反思,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