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对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思考熊易群一、“应试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带有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其结果影响了全体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要全面系统地转向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在幼儿园教育中是否有现实意义呢?回答是肯...  相似文献   

2.
“语文素质教育”这个概念 ,是在“素质教育”概念基础上引伸出来的。它包括两个含义 :一是“语文方面的素质”的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语文的素质”的教育 ;二是“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或者说 ,就是通过语文教育实现的素质教育。这是两个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的概念 ,它们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层次和范畴。“语文的素质”是指学生在语文这一方面的基本的、综合的素养 ,它的内涵以“语文”这一概念为限 ,它讨论的问题是属于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实现的对学生基本的、综合的素养的教育 ,它的内…  相似文献   

3.
我注意到北大教授郑也夫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谈素质教育的文章。郑教授从语义的角度进行了周密的辨析,指出“素质”这个词在众多权威词典中的含义都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它与“天赋”“天资”“禀赋”是同义词。因此,如果说“天赋教育”“天资教育”“禀赋教育”在语义上是不通的,那么“素质教育”的说法也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地从理论上认识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如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有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体系,还有人不主张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提法不科学。笔者认为,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素质”。对素质这一概念,最早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5.
一辨:与“素质教育”相对的“应试教育”究竟指什么?“应试教育”作为名词一经问世,便注定逃脱不掉被批判的命运。几乎所有的文章在论及当前教育时都要对应试教育开上一枪,它已成为教育批判的一个靶子。问题在于这个靶子是现实存在还是被人为设置的?它是否真应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综观各种文章,对应试教育概念的表述在文字上虽有出入,但不外乎以下几点:以考试为目的,一切围绕考试进行;指向现实中的教育;并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素质教育”对立),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而且正在受到批判。应该说,教育领域中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在《关于普通中等专业教育(不含中师)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深化中等专业学校教学领域的改革,要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为导向,遵循中等专业教育规律,着重提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明确了中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中专教育界却有部分人士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中专不存在升学等问题,故此也就不存在素质教育的问题。在中等专业学校是否应该实施素质教育,怎样认识这个问题,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本人想就此试…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实施素质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不可忽视构建“学会学习”教学模式.未来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学习.“会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类必需具备的头等本领,是人类生存、生活、创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人的教育首先是“学会学习”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学会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生存、创造、生活的能力问题,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改造自然的能力;“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高中数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职教育发展趋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卿 《职教论坛》2000,(11):40-41
一、素质教育是教育工程之纲   抓教育的重点或者说教育的“牛鼻子”就是素质教育,它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不应该把升学率作为主要指标,而应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是否较高,是否对社会有用,是否受社会欢迎;同样,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应该仅仅看他的分数高或低,而要看他的整体素质如何。素质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广义概念,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人才素质的内涵,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对变化世界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去年,江泽民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亡。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将素质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其实,在90年代初期,教育界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近年来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要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所学校能单独进行的行为,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负责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周改琴 《宁夏教育》2012,(7):131-13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表扬被视为教育学生的法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为许多教师的教育名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以表扬为主。表扬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面对不绝于耳的“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激励,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激励?一味激励的热潮后隐藏着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摘     
对传统教育理念需要“反弹琵琶”中国教育的另类评说在一次学术沙龙活动上 ,教育学专家、民进北京市委秘书长蒋国华的发言令人深思。他对中国教育的另类评说 ,观点鲜明 ,言语犀利 ,其对错与否可以争论 ,但确具有启示意义。“如果联合国编《教育大辞典》 ,一万年也不会出‘素质教育’这个词条。但要是中国人来编 ,明天就会把‘素质教育’编进去。”提高素质就是教育的本来任务 ,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素质教育”这个提法本身就是同语反复。素质教育根本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1.4亿小学生 ,6000万中学生 ,当中没有出现一…  相似文献   

12.
浅议成人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梁瑞梅在现行的教学改革中,对中小学生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对成人教育来说,是否需要提倡素质教育?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是指个人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并长期发挥作...  相似文献   

13.
推进素质教育 应澄清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素质教育应澄清的几个认识问题华中师大萧宗六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出现后,我曾写过《“素质教育”的说法值得商榷》、《“素质教育”再质疑》、《还是提“全面发展教育”为好》等文章,对这个概念表示异议,认为它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事实上,目前,这种混乱已经达到十分...  相似文献   

14.
李大圣 《今日教育》2011,(10):23-24
“减负”问题始终是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解决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既有社会环境、招生考试制度等原因,也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本身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方法的问题。抓好了“减负”与增效,可以引发一系列深入的教育改革,从而达到“占领至高点、横扫一大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要的是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突破口。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创造力有高低层次之分。高者是指历史上前所未有,对人类、社会和国家有惊人的贡献的那些重大科学发明、创造。低者只是对个体发展而言,在个体发展史是首创的、有益的。它不在于对某一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是否有别人提出过,而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这个人来说是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克服“应试教育”的偏向,实施素质教育已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成人教育,在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方面是否也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些探讨呢?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谈点看法。一、高师成人教育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必要性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从范围上看,它是面向全体国民,而不是少数人;从时间上看,它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具有终身性。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征,使它不仅仅局限在基础教育,普通高…  相似文献   

17.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 有人将素质增长率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则将它规定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到底素质教育应该是哪一个层次的概念?无可否认,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它并不是这一层次上的概念。这一层次上的概念是“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正是“教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而“素质教育”只是“教育”这个“属”内的一个“种”。我们承认素质教育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可见用“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8.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陆少明“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新名词是在本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它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其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但由于“素质教育”这个新名词出现的历史较短,再加上已有的教育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出“素...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委余瑾副主任1996年12月17日在广西“全区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大胆实践,把我区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推向深入”的重要讲话,讲了“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两全’的唯一途径,也是摆在我区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关于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搞好我区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三个问题。这个讲话对指导广西全区开展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限于篇幅,本刊现将讲话的第三部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怎样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解决“面向”问题,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生长点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产物。建国以来一直到“文革”以前,这个时期的教育原则上也是应试教育,“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应试教育”又成为教育的主体模式。可以说,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