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在国内出现时间较短的新型电视节目,“真实电视”在概念上很容易和“真人秀”节目相混淆。从大的类别上来讲,“真人秀”属于游戏节目,而“真实电视”则应该归入纪录类。当然,两的功能取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娱乐。  相似文献   

2.
胡振宇 《声屏世界》2005,(12):47-48
“真人秀”节目自2000年央视二套的《地球故事》播出了删节版的《幸存者》开始被引人中国。许多中国电视人看准了这个新兴节目的市场潜力,纷纷“试水”,起先是全盘移植和模仿国外成熟的真人秀节目基本的规则和元素,而后开始探索“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之路。本文对2005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欢乐英雄》之凯越HRV汽车训练营节目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中国式“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4.
“真人秀”节目的文化范式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范式的角度对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解读。“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是在平民主义文化范式支配下的电视实践,是电视媒体在当前特定的社会语境下谋求生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吕萌  丁一 《视听界》2006,(1):17-18
“真人秀”是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从电视节目理念看,以前的电视节目纪实类节目与虚构类节目的区分非常明晰,而在“真人秀”节目中,这种界限已经被打破,它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的综合体;从节目形态看,“真人秀”节目广泛吸收了电视剧、纪录片、益智类节目等多种节目样式。真,体现节目纪实特色;人,是节目的核心;秀,是手段,意味着节目需要靠虚构的规则来完成。火爆2005年整个暑期、余波未平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使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进入了一个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特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7.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谢耘耕  陈虹 《新闻界》2006,(2):8-12,7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在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9.
从《学徒》看新派真人秀节目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凇 《传媒观察》2007,(3):21-23
多年来,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对西方真人秀节目这一新兴现象的性质、定义、特点做了无数解剖式的分析与概括,并出于实践意义的考虑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论证。媒介传播机构开始关注《老大哥》,《幸存者》等节目开始至今已踏入第7个年头。按照信息时代社会3年一代计算,此期间至少经历了两次隆起——其一是以美国FOX台《美国偶像》《与明星共舞》等为代表的大至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普及,其二是以《学徒》等为代表的新派商业竞争性真人秀节目。数年中,国内外各类真人秀节目此起彼伏,并在特点上与其它形态的娱乐节目交叉融合,特别是许多拥有大量纪实元素的娱乐演艺节目也被界定为“真人秀”。新时期“真人秀”节目的概念已经模糊,或者说真人秀与娱乐节目之间的隶属关系界限已经淡化,未来的趋势则很可能是真人秀节目与纯娱乐节目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0.
冷凇 《声屏世界》2007,(7):61-63
近年,“真人秀”节目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演绎可谓风生水起,但它也让各频道相继走入同质化竞争的迷途。总有思想者拨开迷雾,让业界重又看到“真人秀”节目创新发展的曙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冷凇 《声屏世界》2007,(7):61-63
近年,“真人秀”节目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演绎可谓风生水起,但它也让各频道相继走入同质化竞争的迷途。总有思想者拨开迷雾,让业界重又看到“真人秀”节目创新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12.
冯莉 《新闻前哨》2001,(9):24-24
主持人节目与主持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虽不太长,但发展迅速,已经开始脱离初始的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众所周知,主持人是主持人节目的产物,而主持人节目的成功与否,主持人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括电视等大众传媒在本质上讲是单向性的,为了完成传媒与受众的互动与传输,主持人节目形式弥补了这个不足,主持人在传媒与受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那么,主持人在节目传输过程中如何搭好这座“桥”,如何让节目传播与观众的反馈在“桥”上畅通无阻,这是主持人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主持人与节目各环节的“融合”。 主持人个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解析国内的"真人秀"--兼评《生存大挑战》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2000年以来,“真人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它始于荷兰的《老大哥》,其后,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更将这一新的节目形式推向了高潮。“真人秀”使收视率急速飙升,为欧美各大电视台创造了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14.
真人秀是电视节目的一种表现方式,发展之初以明星真人秀见长。但是随着审美疲劳、市场细分、政策发展和创新思路的瓶颈,导致真人秀节目收视率一度下滑。近年来,为了打破这个瓶颈,明星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向"星素"真人秀转型的趋势。本人将从多个角度阐述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核心看点和素人元素在真人秀中的优势,说明转型的必然性。并举例提出几种较为成功的转型方式,为接下来更多的真人秀节目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慎学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节目是当前世界各国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的特征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真”和“秀”“,真”就是纪实性,而“秀”就是一种效果,指他的表演性和戏剧性;第二是“人”,或者说其第二个特点就是平民性、参与性和大众性。第三,就是游戏,真人秀节目是游戏性节目  相似文献   

16.
真人秀在中国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跟中国的文化尺度、文化传统、道德尺度达成一种协调。真人秀节目在我国还处于尝试阶段,真人秀节目所创造的奇迹证明它包含了不少成功元素,值得在节目建设中借鉴,相对而言,这类节目规则比较简单,更容易操作,因其符合媒介发展的平民化和互动性趋势,将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军旅生活为每一个拥有军人梦的人所向往,也是广大社会大众好奇而希望一探究竟的领域。军旅类真人秀节目作为综艺类节目“开疆扩土”一个新疆域,正式将“军人”这个职业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引起了综艺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片军旅热。本文主要是以《真正男子汉》作为研究对象,从节目定位、节目形式和设置、节目内涵、节目拍摄等多方面分析了节目的一些成功特质,从而为今后相关军旅类真人秀节目的获取成功提供了某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微  杨晓云 《新闻窗》2008,(6):38-39
打开电视荧屏,真人秀节目虽然不如过去鼎盛时期那么火爆,成为各家电视台屡试不爽的“杀手锏”,但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许多媒体依然使出真人秀这一节目样式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2007年,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开年之初聚集人气、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这种始于荷兰的新型电视节目形态,如今仍火爆风行于欧美各大电视台,收视率屡创奇迹,在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后又陆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19.
王朋进 《数字传媒》2004,(4):47-48,36
“真人秀”大概是国内引进的电视节目中相对时差教短的一个节目类型。真人秀节目1999年在欧洲率先取得成功后,2000年又在美国打响,收视率一路攀升。仅仅在几个月之后的2000年10月,广东电视台就正式推出了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个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生存大挑战》。到目前为止,国内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已经有8个。而国内对于真人秀节目的研究也可以说方兴未艾。比较大的课题有清华大学教授尹鸿领衔为中央电视台所做的专题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育英的毕业论文《真人秀研究》,其他还有一些零散的文章或介绍或探讨这种节目类型的相关话题。但是关于真人秀节目为什么会火暴以及怎样才能获得本土传播的成功等问题讨论地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邓建勋 《东南传播》2015,(8):125-127
近几年,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步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告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各大卫视的荧屏的初长期,它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收视率高、制作成本低、观众喜闻乐见、高回报促就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热播。因此,全国各大卫视争前恐后推出一番又一番的真人秀节目,从而导致了真人秀节目数量的激增过热,花样翻新且节目数量庞大。与此同时,真人秀节目也就因此存在了大量的问题,如:现象级真人秀节目聚集出现、片面追求感官刺激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热播真人秀节目教育意义的缺失与其价值导向的偏离。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预警电视真人秀节目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危机,梦境般美好的表面繁荣如若再不打破,那将是媒体今后的巨大损失,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真人秀节目的长久、健康发展,进行反思很有现实必要。另外,节目的价值导向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观念走向,偏离或者歪曲的价值导向后果将不堪设想。本文通过对热播的真人秀节目的分析进行当下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从而提炼出利于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