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讲授内容多,要学生在短短45分钟内基本掌握所教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则困难更大。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在直观教具方面应多作些准备外,还应重视设计少量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内在听完教师讲课后,用最后10分钟  相似文献   

2.
乔桂英 《教学与管理》2009,(12):118-119
众所周知,魏书生老师创立了自学六步法,突出了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解、点拨不超过20分钟,成为管理者之后,他更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近年,山东杜郎口中学经过多年的改革,总结出了“三三六模式”,大胆提出“10+35”,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的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0分钟,而学生在课堂中可利用的时间应大于或等于35分钟,为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大胆改革课堂40分钟的时间分配,教师讲课时间最好不超过25分钟,而应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去实验,去练习。教师把一部分时间用于个别学生指导,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只有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让其多思多想 ,善思善想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而不是被动的“接收” ,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能量。据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通过课堂教学测试发现 :教师讲解 15分钟 ,学生记住 41% ;讲解 3 0分钟 ,只记住前 15分钟内容的 2 3 % ;讲解 40分钟则记住 2 0 %。而活动导学是通过增加学生积极学习的容量 ,优化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强化机体与心理的协调训练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其明确提出只有减少教师…  相似文献   

5.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注意力的调控,使学生学习心理最大限度地指向、集中于课堂45分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有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1端庄的仪表。教师端庄的仪表不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从一上课就能及时回到教师讲课当中来,而不致把过多的无意注意集中到教师的外表特征上。如果教师上课穿着、打扮时髦,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很难集中到授课内容上去,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在仪表上应多加注意,尽量大众化。2优美的教态。如果一个教师教态单调呆板、生硬,则会使学生疲劳,从而失去听课的兴…  相似文献   

6.
专业课教学适当安排学生自学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是有些专业课程内容以叙述为主,学生容易理解,而教师讲授难出新意,易落入照本宣科的误区。有些课程图例较多,教师说图与学生看图难以同步,造成理解困难。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参加生产实践还是深造,都需要继续学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专业课教学应承担的任务。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安排学生自学,并切实给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录音机由于体积小、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而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喜爱的首选教学辅助设备。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录音机的一些教学使用方法,简述如下:  一、精选材料,进行课前五分钟听力训练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的能力的培养是最困难的,因为听话人往往不能适应说话人使用的句式、词汇、语速、节奏等。因此,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师除了要教授必要的听力方法外,还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因此,在每节课教授新内容之前,我都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听力练习,内容为精选出来的一些短…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开头课重要,结尾课也重要。教师驾驭一节课,何时最困难?不少教师都认为是那最后的三分钟。分析其原因有三: 一是从教材因素分析,最后讲的内容多是难点、重点。如在举例题时,最难的题通常是放在最后分析讲解,并要就学生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作综合探究,最后归纳出结论和优秀解题方法。 其次,从教学因素分析,最后三分钟是“点睛”时间,一节课前40分钟基本把“龙”画出来了,最后就要“点睛”,应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组织好师生共同来点出“睛”,使龙活起来,使学生产生收获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对很多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初中学生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而电流本身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电流、电路,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特别是电阻的串并联连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学生只有理解了串并联的特点,才有可能接受后续的电学知识,若教师在讲解环节稍有疏忽,很可能造成学生后续电学内容学习困难。我在物理课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思维特点,摸索了  相似文献   

10.
“五分钟新闻”,是指在课外五分钟时间内,教师组织学生口述新闻的一项活动。其具体作法是: 一、定时。口述新闻的时间,可一周一次,也可以一日一次;可在读报课时进行,也可在政治、语文课前几分钟进行;每次可进行两三分钟,可也长达八九分钟。总之,应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而定。二、定人。口述新闻不能成为少数尖子学生垄断的活动,而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得到锻炼。最好按座号轮流口述,并形成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精讲”与学生“多读”既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符合双边活动规律。只有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取得教学成果的最佳值。第一、有利于巩固基调知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精讲”、“多读”就是向45分钟要质量。我在讲授新课时,利用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本;用20分钟授新课;用15分钟让学生翻开课本再阅读本课所…  相似文献   

12.
在职成学校教学中,一般分为新授、复习、讲评、实验、实习等课型,相比之下,实习课尤为重要。上好实习课,一般应掌握四大环节(以90分钟的实习课为例)。 1.精讲(10分钟) 主要内容是:①回顾本节实习课的理论要求、依据。②实习目的、意义和目标。③核对每个工位的材料、器械等是否准备充足。④实习步骤。⑤安全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 2.示范(10分钟) 主要内容是:①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②重点内容边做边给学生讲解。③操作难点边示范、边让学生模仿。 3.训练(60分钟) 主要内容是:在教师的指…  相似文献   

13.
陈家兴 《教师》2010,(34):87-87
学习困难的学生之所以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逐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要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体地说,我认为正确的学生观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尊重学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尊重学生的见解。其次是相信学生能够学好。学生学不好,基础差,并不全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而很可能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够科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在归纳看图写议论文的思考步骤和写作步骤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方法。教学重难点从多角度来确立论点。教学设想针对广大教师多把时间用在阅读教学上而舍不得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写作文的现象,明确提出要训练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的主张。所以,在上作文课时教师要用20~25分钟来指导学生如何来写议论文,学生用40分钟来写一篇比较完整的议论文,然后在剩下的20分钟内展开多种形式评讲作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把找到的漫画放到实物投影仪上,面对全体同学来讲漫画的内容和立意。(通过这一环节的…  相似文献   

15.
综观教师的听课笔记,大都以课堂流程为线路,内容包括导入、教授新课和复习结束三大块,所记内容大都为上课老师的提问语言和教师精彩的讲解、点拨。而笔者认为,听课笔记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课前的听课记录听课者要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先做如下听课记录:(1)记录学生的状态。课前观察学生用以对比其在上课时的表现。如果学生的课前状态很好,思维处于活跃阶段,可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就可以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的表现呈现出差异。对学生状态的记录还要包括学生对这堂课的相关知识的储备情况等。(2)记录上课教师的状态。教…  相似文献   

16.
<正>1.功夫在课外,教师要精心备课。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2.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  相似文献   

17.
黄新建  刘欣 《教育探索》2000,(10):46-46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逐渐变得生动、活泼、合理。但矫枉过正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一些新的误区。 一、精讲误区 由反对“满堂灌”,进而反对“讲”,甚至提出课堂上教师讲解不得超过×分钟,否则就不是好的教学。也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精讲。 何谓精讲?难道讲5分钟为精讲,讲30分钟就不是精讲吗?显然,是否精讲,不应以时间而定,而要看当讲不当讲。有些内容很简单的课,讲5分钟不为少;而内容较难的重点章节,讲30分钟也不为多。回想起过去做学生的时候,听老师讲课,不论语文、理化,每到精彩处…  相似文献   

18.
周超 《考试周刊》2010,(3):179-180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教师忙于找题,让学生多解题似乎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否让学生解出高难度习题成了判断学生学好主要依据。事实上,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抓住课堂时间,“向45分钟要效益”,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在工作中抱有激情之外,还应在课余时分,采用一分钟策略,多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来说,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连续保持15~20分钟时间,而一堂课是4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那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呢?一、充分备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想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