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职业圈》2006,(11):69-70
脚下生辉,新产品惊艳市场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如果你是个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变化的人,如果你是个走南闯北熟谙各地风情的人,你可能会发现,在很多城市里,就在你的脚下,许多道路都发生了变化:狭窄的道路变得视野开阔了,斑驳陆离的路面变得色彩多样、质地考究了.这些路面,与道路两旁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广场公园交相辉映,使城市变得更加壮美.  相似文献   

2.
正植树,咏树,画树,对文人墨客来说,可谓情有独钟。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仅喜栽菊兰,还爱植柳,自号"五柳先生":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和宋代诗人苏东坡都喜欢植树,留下了许多与树有关的诗文佳话。其实,这种颇富浪漫、柔情的绿色情怀,不唯文人所独有,不少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统领千军万马的武将也往往兼具,而且表现得十分壮阔激昂。西周名将沙其俊,能攻善战,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每打一次胜仗,都会下令全军在获胜的战地上每人栽下一株杨树,"以庆武功",就连抓到的俘虏也  相似文献   

3.
缙云籍加拿大学者赵月枝,通过洞悉一个小小"烧饼中的乾坤",把为家乡人民传承耕读家风传统和探索中国乡村复兴道路作为桑梓情怀、乡愁感知,对"农耕文明何去何从""乡土情怀何去何从"的课题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4.
正三代传承的杭州"最美凉茶铺"旧貌换新颜7月17日,杭城正式入伏,热气裹挟了整座城市,行人步履匆匆,渴望一口清凉的茶来缓解这样的暑意。"叮铃铃",上午10点,一个写着"最美凉茶铺"的简易小车摊准时出现在杭州长明寺巷。守摊人叫顾忠根,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每年三伏天,顾老伯都会推着小车,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在小区门口摆出凉茶摊,免费给居民和行人提供降暑凉茶,直到白天的暑热退去,他才推着小车离开。这个摆了41年的凉茶铺,近日在中  相似文献   

5.
种一棵树不难,造一片林不易.要把森林请进城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像古话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森林城市的建设也是个可持续化的过程.重要的是,这条彰显了杭州森林城市建设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已经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于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不仅是因为小说中出现的乡村人物带有很多城市的印记,还因为小说中的"乡村描写"多以一种孤立、自足的姿态出现。明清小说"乡村描写"多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乡村审美意蕴认识的深化,从小说中的"乡村描写"可以折射出创作者的思想身份和立场。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城市用地分类体系和政绩考核标准的双重作用下,创意园区是中国城市当下创意产业的主要形式。园区模式所具有的明确而封闭的边界、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方式和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标准,使其对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受到局限。通过梳理传统城镇化下中国创意园区发展现状,通过简化模型分析,发现创意产业"园区模式"的结构性缺陷:"园区"与"社区"的分离无法满足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构建和发展创意城市体系的要求。探索性地提出以社区为底板,以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导向,"政府-居民-企业"三者协同的创意产业"社区模式",并对其运作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西北"赶脚"系旧时对西北高原上受雇于店东、商号及赶骡马长途贩运货物的苦力的称呼,又称"脚户",多是运送货物,且是翻山越岭式的长途运输。华北"赶脚"指的是载运旅客的一种职业,主要经营乡村之间、城乡之间的短途客运。西北脚户们经常出门数月,旅途艰辛,"穷则思变"之中,脚户们留下的"花儿"向后世传达了他们艰苦的生活。华北"赶脚的"没有发展出类似"花儿"这样的"内心独白",他们的故事更多是生活的平淡与乐趣。  相似文献   

9.
栗子 《文化交流》2015,(3):67-70
特色是美丽乡村的生命,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凸显了浙江农村乡村气息和自有个性—德清县在城市化进程中,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向农村"输出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农村古已有之的建乡贤祠传统,在各村全面推行既有时代精神、又契合乡村认知的"和美乡风馆"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乡贤祠"。乡村的历史文化、古树民居与旅游、影视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目前,永康  相似文献   

10.
都市化进程是对城市实践的动态描述,在学术研究相对滞后的前提下,动态观察亟需在场,从"节点事件"到"焦点问题"再到"界点特征",是对都市化进程动态观察的三个递进层次。2012年中国都市化进程凸显八大"焦点问题"。2012年,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年度"界点特征",体现为"建设新型城镇化"决策的提出,使得本年度中国城市发展发生了"国家导向型城市"模式对"社会导向型城市"模式的截断。"截断"的真正含义是两种城市模式的"逆势相合",即"国家导向型城市"表面上截断了"社会导向型城市"的自然发展,但两者以"自下而上"的城市建设为契合点,实现了协同合作,这也是对中国古典城市"他治"与"自治"协作传统的继承。明确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过渡性、复杂性与"中国特色",是未来中国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以孔子由"礼"而"仁"得以开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千年的伦理范畴,"礼"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浙江衢州作为南孔祖庭,以"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为导向,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是对儒学之"礼"的当代价值演绎。衢州经由"南孔文化"到"衢州有礼"的文化实践与儒学之"礼",在文化缘起、伦理内涵上存在关联性。"衢州有礼"是对儒学之"礼"的转化性继承与创新,其背后隐含着"自觉垂范—共情共守"的伦理理路。  相似文献   

12.
赤兔在行动     
帅周余 《职业圈》2006,(6):24-25
赤兔军品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紧邻车水马龙的平安大道。尽管这里地处繁华、寸土寸金,但是国家出于保护古城景观的目的,道路两旁并没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而是以平房和两层楼居多,基本都是仿古建筑。平安大道旁云集着各种外贸服饰店和一些特色店,以货色奇特在京城享有盛誉,吸引了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阐释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环境。而"中国梦"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对营造我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做好"中国梦"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有利于我全面介绍中国的发展思路,减少周边国家对我的不信任,消除对我发展强大的恐惧感,争取更多周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认识到中国发展切实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好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正为上海城市面貌的巨变赞叹不已时,突然发现,在密集如林的高楼华厦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大片大片的绿色!那些繁茂的大树,那些厚厚的灌木丛,那些高架道路旁绵延无尽的绿色悬垂植物……,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而关于在市中心、在市郊结合部、在通往周边省市的道路两旁兴建大型绿化工程的消息更是频频传来。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民俗的了解和喜爱,往往始于儿时的经历与感知,因为人一出生便活在民俗中了。生活在乡村的自不必说,即使生活在城市的,长辈们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将故乡的风物习俗随日常生活带到了城市,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仍然飘荡着故乡泥土的芳香,绵延着田园生活的温馨和从容……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感悟到:一个人走得再远,也不可能走出心灵深处的"故乡",那是涵养情感,孕育人文情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作为身处我国农村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是我国农村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因为其缺乏与乡村社会的应然互动,所以自身发展陷入困境。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乡村教师应当从"做乡村生活的融入者""做新时代新思想的传播者""做文明乡风的建设者""做乡村培训的推动者"四方面重构乡村教师的社会公共性,实现乡村教师在乡村社区中的"崛起",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7.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14,(6):132-135
乡村集市是乡村社会定期聚集进行产品交换和交易的市场,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乡村集市具有"民俗文化空间性",作为农村经济民俗生活的展演空间,一方面有其经济功能;同时,也承载着展演乡村民俗、映射地区文化传统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智慧旅游"时代已来临,阜新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升级的巨大挑战。本文剖析了阜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阜新智慧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及智慧旅游营销系统、打造智慧型阜新乡村旅游人文环境等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借鉴文化自组织理论,分析汉中市"农二哥"诗社自组织建设历史成就与现实困境。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二哥"诗社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赋予新的价值追求与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票市场十余年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由于制度设计中的严重缺陷,阻碍了中国股市在寻求富有效率的增长道路上的积极演进.文章阐述了中国股市如何转"危"为"机",变"内卷"为"外卷",实现有效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