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豆豆专集     
豆豆是个个性强,又淘气的小男孩,在集体活动中,他经常出怪声,做怪样,只要自己不高兴就乱发脾气,谁劝都不听,做游戏时他总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就连父母对他都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教育。他父母希望老师能帮助他,让他有所改变。李老师是从他父母这一关开始的,首先,必须要改变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帮助他父母建立对孩子的自信心,平时多观察豆豆在家中有什么优点,爱好是什么,做什么事让父母开心自豪等。同时老师也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观察他、接近他,对他加深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李老师平时还多注意支持豆豆的想法,给…  相似文献   

2.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1):31-33
开学刚刚一个月,小刚就在第一次月考中失利了:数学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虽然他英语、语的成绩都很好,可这样的数学成绩怎么向父母交待呀!小刚在操场上徘徊,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一直弄不明白,课堂上他好像都听懂了,可是为什么一做题就错呢!  相似文献   

4.
“出难题”     
崔鹤同 《中学教育》2005,(10):25-25
一个男孩,小的时候非常顽皮,他不服任何人的管教。父母批评他,他就逃学不回家;老师批评他,就干脆一连几天不上课,面对这个调皮鬼,父母和老师都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到一些做父母抱怨:我想培养孩子某方面的兴趣,可是很难。我让他做,可他往往不感兴趣。有的父母说:我感觉我的孩子什么都不喜欢,就知道整天在外头捉虫子、玩泥沙。还有的说:我的孩子对汽车十分着迷,但对学别的都不  相似文献   

6.
肖柯5岁了,聪明伶俐,大家都很喜欢他。但是最近他脾气有点倔,当父母告诉他有些事不好做时,他总是这样辩解:“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好做,而我却不可以?”比如,父母告诉他晚上不能吃糖,他就说:“天天妈妈就同意天天晚上吃糖的,她还吃巧克力呢!为什么我不能吃?”父母带他去超市,他看到有些玩具就要买。其实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父母不同意给他买,他就说:“小渊家里有很多奥特曼,他妈妈还给他买,为什么你们就不给我买?”还有很多类似的事。父母觉得很难说服他,不知各位家长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们又是怎么处理的。诺诺妈妈:肖柯小朋友的确聪…  相似文献   

7.
每每初见一些一两岁的小孩子,发现他们比他们的父母长得要漂亮得多,好像既不像他的父亲,也不像他的母亲,直道说现在的孩子真会长。孩子上了学,再看这个孩子,怎么看都像他的父母,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像。这个时候就要感叹遗传的厉害。其实遗传除去我们常说的生物性遗传之外,还有一种社会性的遗传。也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语言、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这两种遗传就使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都脱不了干系。非常想和父母们交流这方面的想法,于是有了本期的话题———《缺点是可以遗传的》。做了这期话题,我们才…  相似文献   

8.
他包得不好,馅儿少,并且弄得浑身都是面,但他愿意包,就让他包,慢慢就会做好。孩子开始洗袜子、手绢的时候,可能洗得并不干净。别去帮他重洗。如果你帮他重洗的话,他就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干净了。等到第二天他要用了,他也看见干了的袜子、手绢不干净。这时告诉他该怎么洗,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尽量不说“你来帮我做这个,你来帮我做那个”。要让他明白:你不是在帮我干,你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你有义务、有责任来干。相信许多父母还有很多高招。三招让孩子不怕做家务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家庭,父母都注意教育子女不作假,不说谎,表里如一,做个诚实的好孩子。有个小孩,父母让他去缴电费,途中他看见漂亮的彩纸,就用缴电费的钱买了彩纸,回家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13.
<正>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原件什么样,复印件就什么样。看着孩子就知道父母会是什么样,看着父母就知道孩子会是什么样。这样的结论落在自己身上都说不是,拿这样的结论去看别人,却都说很准。你说什么,你的孩子将受影响;你做什么,你的孩子更受影响;你不做什么,你的孩子也受影响。因为家长的不想、不懂、不做,孩子对社会的认识面窄,这些在未来必定成为制约他发展的盲点。  相似文献   

14.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沿着他们的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我不求儿子飞黄腾达的发展,只求他能认认真真读书,门门功课都保持中上水平,将来找一个摆得上桌面的职业就行了,这要求本身就不  相似文献   

15.
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我家的家风之一。打记事起,父母就告诉我,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连给他生命的父母都不孝敬,连教给他知识的老师都不尊敬,那他就不是一个“好人”,将来也不会做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所以,我就暗下决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回报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6.
轻松做老师     
宋壮丽 《山东教育》2005,(23):91-91
“我都快累死了,”早晨,气喘吁吁的母亲们常对我说这句话。“从睁开眼睛到现在,我和他爸爸就没闲着,哄他起床,给他穿衣服,洗脸,看着他吃饭,好不容易出了家门。哎!每天早晨都像打仗似的。这不,家里还是一窝乱,被没叠,碗没洗,只好中午再收拾了!”看着满头大汗一脸无奈的母亲们,我一点也不同情她们。有些事情孩子们自己能做,并且还会做得很好,为什么父母却偏偏要替她(他)做呢?一个孩子都累成这样,如何去面对一群孩子呢?  相似文献   

17.
李雪峰 《成长》2007,(7):48-49
1989年,默巴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他父母都是小职员,孩子又多,生活特别拮据。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默巴克从走进大学校门起,就一边读书一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发信件报纸、修剪草坪等简单的校内劳动,使他得到了一些微薄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常听到父母们发出这样的埋怨:“现在的孩子太能消费了,花父母的钱不知道心疼。我儿子每个星期都要去麦当劳,一次不去就闹情绪,还说我们不爱他。他每个月的零花钱怎么也得300多元,不是请同学吃饭,就是买小玩具,要不就去打游戏。我们说他花钱多,他不以为然,说‘才300多元,我们每个月赚3000元多呢!’唉,孩子哪里知道父母的苦啊!”“孩子太没责任心了,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每天都好像是我们做父母的在替他上学,要为他收拾书包、带上学的用品,要帮助他检查作业。如果一次忘记了就要被埋怨,哭着说都怪我们不给他拿桌套、鞋套、橡皮等,被老师…  相似文献   

19.
上高三以后.张放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像以前那样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儿子了,他不如原来听话了.还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去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也反映说张放在学校经常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老师批评他,他还认为自己有理。家长和老师都说张放变了。  相似文献   

20.
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不凭父母或师长的主观设计去改造孩子,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就更困难。儿子矿矿一天天长大了,一天天离浪漫的童真童趣越来越远,一天天接近严酷的社会现实。孩子同父母间的差异、分歧越来越大。孩子和父母一天天都挣扎在选择或放弃之间。矿矿上高中后,我们和矿矿常就有关他的活动、课程的选择进行讨论。一次激烈的争论后,矿矿说:“爸爸,您无法说服我的,只有我才能说服我自己!”听了这句话,我一时语塞!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总是以为父母是能够说服孩子的。做父母的总是以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明白。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