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海飞 《精武》2012,(24):30-31
选材是皮划艇训练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皮划艇运动员的选材,就是根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的测试和预测的方法,从众多的少年儿童和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均较优越的、适合于从事皮划艇运动的人才。本文就从皮划艇现状出发,对于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标准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与策略,从而为皮划艇运动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泽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33-234
皮划艇激流回旋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集技能、体能、智能于一体,在欧洲得到广泛开展,并纳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日益成为关注度非常广泛的一项水上运动。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项目起步较晚,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水平不高,迫切要求提高皮划艇激流回旋水平。本文以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皮划艇激流回旋水平的因素,探讨了提高皮划艇激流回旋水平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2010年皮划艇激流回旋世界锦标赛各小项前八名的成绩分布情况为切入点,了解分析世界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格局及其发展水平,并对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此探索适合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良旭  赵芬  叶丹  马旭  赵辰砚 《精武》2014,(4):29-30
本文通过皮划艇项目的运动规律和我国皮划艇项目发展的历史,归纳了我国皮划艇项目成败的原因,分析了青少年阶段技术和体能方面训练的弊端和不足,从训练和管理等两方面为基层皮划艇教练员提出了建议,旨在从青少年阶段提高我国皮划艇项目的成绩和后备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5.
根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征,阐述了皮划艇运动员的营养特点、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做到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食物,旨在为皮划艇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期的营养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皮划艇项目的训练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皮划艇训练实践和科研成果,综述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力量指标、机能指标、乳酸和心率在皮划艇训练监控中的应用,为皮划艇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在福建省开展的方法经验,为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皮划艇项目自身的特点,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皮划艇的重要性,提出与其相对应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旨在更好地将功能性力量训练结合于皮划艇训练中,对皮划艇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18名皮划艇运动员,100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实验等方法,考察我省皮划艇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显示山东省皮划艇运动员安静状态下整体静态平衡能力较强;静态平衡能力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研究证明山东省皮划艇队员与同龄成人之间静态平衡能力呈现依次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是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皮划艇体能训练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皮划艇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结合青少年皮划艇体能训练实际,提出了注意根据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的身体发育规律和身体发育特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和训练进度;注意遵循专项性原则组织开展训练活动;注意训练方法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等3点具体的应用建议,希望能够为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形态学、生理学、器材、训练学和监控诊断5个方面对静水皮划艇自1936年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75年的比赛成绩发展进行了分析。更高、更强壮的运动员的招募带来了皮划艇运动员生理能力的提高,对专项供能特点认识的深入促进了对有氧能力的重视,器材的不断发展使得运动员专项运动的效率不断提高,训练量的减少和训练结构的优化提高了运动员能力适应的有效性,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监控诊断的进步增进了对专项特征的了解和训练科学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队8名男子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皮艇测功仪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在定量负荷下血乳酸值的变化,以评价测功仪训练对运动员耐酸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周期训练过程中,男子皮艇运动员的平均乳酸阈功率显著提高(P〈0.05);250m测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个别队员极显著(P〈0.01)。结论:乳酸阈功率显著提高,说明周期训练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耐酸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国内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训练强度控制的若干问题,阐述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征,结合训练教学实践,提出了皮划艇运动员青少年阶段科学培养的任务以及训练强度控制的原则,介绍了训练过程中强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有关皮划艇训练文献资料分析,对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系统化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在业余训练工作上的参考。结果表明:各种力量素质训练的主次关系和训练方法的专项化是确定训练内容的依据。而训练方法的专项化是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前提。  相似文献   

15.
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是新兴运动,探索运动项目的训练特征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基础,提高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水平是形成正确训练理念的前提。研究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教练员对训练特征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教练员对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训练特征的认知符合项目的运动特征和竞赛特征;近4成教练员对该项目训练理念的认知不够清晰;我国极限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运动员专项化训练水平较低。建议:加强项目供能结构等的基础研究;加强该项目运动员的专项化训练程度,以尽快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对当前划船运动的项目属性,以及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特征的若干观点,阐述了对划船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新的认识,提出了培养划船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和糖酵解代谢能力的几种训练方法,为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心理测验等方法,对我国皮划艇选手运动自信心特征状况及不同的性别、年龄、训练年限、等级、团队凝聚力、教导方式对我国皮划艇选手运动自信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我国皮划艇选手运动自信心特征的总体状况良好;我国皮划艇选手运动自信心特征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运动自信心某些特征能够说明其运动表现的好与否。根据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皮划艇选手的心理训练与选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机能指标变化规律.方法:以12名国家男子划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期间各阶段进行身体机能测试与分析.结果:(1)高原上各周WBC值都在正常范围内处在较低水平;(2)高原上训练Hb先呈显著性升高后下降,Hct一直高于高原前;(3)高原第2周EPO显著性升高之后下降;(4)CK、BUN随力量课和跑步总量变化;高原第1周运动员的T/C值显著升高.结论:(1)"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应密切监控WBC水平;(2)"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没有提高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3)BUN、CK值与陆上训练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可以用这两项指标反映运动员对陆上训练总量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9.
雅典奥运会我国皮划艇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核心启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雅典奥运会我国皮划艇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反思、总结3年“备战”的精髓经验包括:超常规思维,不断深入对项目发展规律的认识,注重理论创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学习型、进取型和创新型的强势教练团队;统筹训练过程的各个要素、关系和矛盾,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勇于否定自己、否定传统,大胆进行训练实践创新,等等。这些经验对皮划艇项目的未来发展乃至对其他落后项目的迅速崛起,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