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的出现,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的载体─—人才,已成为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本。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多元学科的交叉融合及高科技产业化的迅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因此人们常说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教育要与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教育要更加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教育的内涵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时间的拓展将呈现终身化的趋势,空间拓展将展示出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培养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中高层人才,培养具备…  相似文献   

2.
廿一世纪教师角色的分化●湖南教育学院蒋屹袁愈林随着教育时间的延伸和教育空间的拓展,教育越来越呈现终身化和全球化趋势,这种趋势将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教育副主任周远清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质量将取代数量成为价值取向的决定性因素,从数量向质量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图书馆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高等院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人才个性发展,特别是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世纪,同时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呈现终身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趋势的世纪。高校图书馆要在知识管理和传递中及时地反映出时代的要求,通过组织创新、服务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品位和知识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图书馆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高等院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人才个性发展,特别是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世纪,同时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呈现终身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趋势的世纪。高校图书馆要在知识管理和传递中及时地反映出时代的要求,通过组织创新、服务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品位和知识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除了在时间拓展上呈现出人的学习终身化趋势外,在空间拓展上也呈现出社区教育一体化趋势。为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四有”人才,社区教育必须冲破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形成各种教育因素的互动,尤其是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以加强育人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已经进入新的世纪。当我们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 ,强烈地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新的时代究竟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新的任务 ?邓小平同志早在 1 983年就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 ,当知识经济日益临近的时候 ,与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相适应的教育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趋势发展极为迅速 ,从而使高等教育改革面临新的形势和更加繁重的任务。教育终身化是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在空间上的延伸 ,教育信息化则是通过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使教育在时空两个方面得到延伸和拓展。所以 ,教育信…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发展及科技进步,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更加呈现现代化、综合化、渗透化和人文化趋势。现代化趋势主要体现为分析工具、载体介质、操作手段的现代化;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为教育主体的资源协调、创新类型的交互运用、具体方法的有机融合;渗透化趋势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逐步渗透到社会更多领域、行业及环境空间;人文化趋势主要体现为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增强人文关怀、激发他们的自我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重视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至关重要.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是青海教育巩固发展成果、应对难题挑战、提升治理水平、拓展发展空间起步之年.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青海教育现代化进程,助力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全省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城市在探索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道路上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前瞻性意义,其教育现代化在某些特征上尤为突出,表现为现代化模式更强调融合性、现代化价值更强调人本性、现代化内容更强调优质性、现代化对象更强调全纳性、教育现代化布局更强调开放性。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十四五"时期教育现代化进展面临空间挑战与困境尤为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人口素质和空间分布节奏不同步、教育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有待夯实等一系列问题。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的教育地理空间将实现从"孤岛"到"连片"融合,教育平台空间将实现从"现实"到"现实+虚拟"融合,教育资源空间将实现"单一"与"多元"融合,教育内容空间强调"生态文明"与"终身学习"双效并重。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由于现代化将先进科技手段引入教学实践,我们正面临着由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及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今天的初中生,相当一部分在毕业后要直接走上工农业生产岗位,到二十一世纪,他们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今天初中学生的素质如何,能否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将对今后的建设事业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初中又担负着为高中、中专输送新生的任务,如果能为这些学生奠定好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我区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坚持运用远程教育中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22,(3):11-15
<正>青政办[2021]128号“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青海教育巩固发展成果、应对难题挑战、提升治理水平、拓展发展空间的关键时期。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青海教育现代化,助力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依据《国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青海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所呈现的发展机遇十分显著。在初中阶段,为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更加符合现代化的趋势,需要在具体的技术载体上进行有效革新,加强信息技术的科学使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完善性、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从而保证所开展的数学课堂更加新颖,所呈现的教学品质也更加突出。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上的应用优势,以及具体的应用举措进行合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扑面而来,震憾着世界,影响着人类。新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我们应以前瞻性的战略目光,改革教育,规划教育,开创高教新局面。素质教育的应运而生,必将为我国21世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起,我们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它要求我们必须大规模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这样重大的革命性进程中,无疑地将日益在更加广大的范围内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给教育提出一系列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又在教育。因此,探讨一下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教育怎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李斌 《考试周刊》2009,(40):177-178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咱勺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及强大的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主编寄语     
趙麟斌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F0002-F0002
春华秋实日,硕果盈枝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目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当前而且关系长远,不仅关系经济繁荣而且关系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的确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我们要抓住经济持续增长的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过去几年世界发展的趋势清楚地表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纪,也将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阶段;我国是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需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贾金荣  罗昊 《辽宁教育》2012,(12):13-14
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新世纪。信息技术的运用,广泛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动了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变革。教育现代化,最主要的承载方式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在相关课题研究中发现,在各学科的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最突出的体现便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从根本上源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运用得当,则能有效拓展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反之,则与课堂教学脱节,成为累赘。因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总结出以下有效拓展课程的要义。首先,要明确何为课程拓展以及研究有效课程拓展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初期,部分教师在网络上查到许多关于拓展型课程的相关资源。经过我们认真地浏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