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的识字教学,可谓流派纷呈,方法各异,风格多样,而字理识字法以博采众长的兼容性倍受青睐。它依据汉字表意特点和构成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点点划划组成的方块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汉字最早的象形文字直接起源于生活,随后发展起来的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或多或少地与生活有关,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生活化遵循了汉字的造字规律省。可以还原生活教学生在绘画中识字;对于难以画出的可以结合生活讲事物,促使学生在联想中识字;针对当今简化汉字与原来的繁体字差异较大的特点还可以教学生在生活中直接识字。  相似文献   

3.
杨斌烨 《甘肃教育》2010,(10):47-47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识字 1.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象形字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与字义密切相关,因此,要了解汉字,首先就要掌握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和规律。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是形义的结合体,可以“望形知义”。但是汉字不是图画,字形经过长期的演变,很多象形字变得不象形了,指事字的表意更不明显,了解它们的意义需要靠猜想。这就给我们学习汉字提供了广阔的想像余地,同时也提供了更广阔的识字教学思路,也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一、因义赋形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具体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占优势,他们最初的识字,就好像是记一个图形和符号,没有字的概念,更…  相似文献   

5.
识字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6.
要保证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两方面的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一是汉字的认知规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二是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三是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潜能;四是创设良好的识字语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低年级学生轻叩汉字学习的大门。图解字形,依图识字,学习简单的象形字;观察原始字形,开动大脑,学习能说话的会意字;依据造字原理,区分声旁、形旁,掌握大量形声字;遵循规律,汉字按族归类,进行字族识字。  相似文献   

8.
一、抓住汉字结构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象形字: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对图画的感受激发兴趣,识记生字。如《口耳目》一课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字和图相似的特点,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让一个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头脑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字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中年级识字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解开汉字蕴藏的文化密码,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识字教学浸润在汉语文化的芬芳中。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还原图画,彰显识字生态之美;再现演化,追寻汉字历史渊源;融入诗词,让识字充满无穷韵味;回归生活,让识字随处生根。  相似文献   

10.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汉字,而且能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音、形、义。教师可从激发学生字理识字的兴趣,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字理识字的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二期课改都将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造成学生识字困难的主要原因有汉字自身的结构和读者复杂性,也有小学生心理和认知的特点造成的。基于这些情况,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试图从汉字的字形规律——象形、会意和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实践研究,以期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地快乐识字。  相似文献   

12.
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引导学生准确、高效,有趣识字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识字以及将来的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因此,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字理识字法以其博采众长的兼容性深受青睐。它依据汉字表意特点和构成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点点画画组成的方块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汉  相似文献   

15.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的方法。字理识字教学,以字理为本,挖掘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把握识字的规律,了解掌握汉字本义,从而提高识字量。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在生字学习中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本文遵循儿童的识字规律、汉字的规律,结合笔者的教学课例,有理有据地阐述了识字课堂的识字策略和方法。教师有意识地把生字从"纵向演变—横向联系—回归文本"进行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富有儿童情趣,把识字教学变得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识字教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建国后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突出了识字教学的基础地位,提出了科学的目标,识字教学进入了新的实验阶段。要解决汉字“难学难用”问题,识字教学就要遵循汉字构字规律,遵循儿童识字认知规律,遵循识字教学规律,走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戴汝潜 《福建教育》2007,(11):24-26
识字教育的规律取决于三个基本范畴,即汉字的自身规律、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方法论认识。  相似文献   

19.
“儿歌式口诀识字教学”是开原市民主小学集体探索、总结、创建的一种新的识字教学方法。它是民主小学领导和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 ,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和汉字识字教学的规律 ,根据儿童的特点 ,在学习国内先进的汉字识字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汲取众家识字教学法之长的基础上 ,创建形成的具有独自特色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将小学阶段所要学习掌握的2600余个汉字编成191句儿歌式口诀 ,每句口诀均以“顶针”的形式首尾相接(即上一句的尾字与下一句的首字同音) ,并按“口诀”中所表达的情节、故事编排出相应的动作 ,让学…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更高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一、图解识字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教学生字时,可以依托图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象形字——汉字"的顺序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既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字形,也能使他们领略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