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元语言理论近年来常常被用于词典语言研究,它对规范与简化词典释义语言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形容词的释义模式进行了基于元语言的封闭式考察,重点分析了其释义指示语和释义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在对形容词释义结构进行调整、简化时应具全局眼光,进行系统关照,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从而最终达到释义元语言的模式化。  相似文献   

2.
对《常用形容词分类词典》ABB式形容词释义进行描写,指出形容词释义的模糊性,同时借鉴黎千驹先生《论模糊词的释义方法》对形容词释义问题的探讨成果,分别从形象释义描写方式、比喻描写释义方式、否定释义方式、比较释义方式进行分类,进而根据标示语的有无再进一步对ABB式形容词模糊语义释义进行分类,指出其中释义模糊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分析同义词典的释义标示有利于反观同义关系,对已有的词典释义提出优化的建议。同义词释义与"松散"理论的关联密切,合宜的配例对于释义具有很好的语境充实和促发理解作用。本文以《新华同义词词典》同义形容词为封闭域,归纳典型的释同义标示语;以特殊的"换用"标示研究为基点,探究"松散"理论与释义实践的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4.
释义指示语有表提示作用和具有完足释文释义两种类型。以《中华同义词词典》中三项式形容词释义为例,从"形容""指""比喻""其他"四个方面指出词典释义指示语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电子词典出现后,学者们关于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孰优孰劣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借鉴哈特曼专著《词典学教学与研究》中对词典结构的分类,来比较纸质词典与电子词典的结构差异,力图总结出电子词典的范式,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两种词典。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袖珍型电子词典的排版、页面设计以及其微观结构包括音节、标音法、释义及排列、例证、语用信息和文化因素等方面对现今市场上几大著名品牌的袖珍电子词典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些词典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同义词词典》中共收词577组,其中形容词有157组,占27.21%。同义词的辨析包括同义和异义两部分,相应的释义指示语也分为解释同义和辨析异义。对形容词的释义指示语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了词典中释义的规律。并且对重复性的标示语,做出适当的合并。对使用不恰当的指示语,进行说明和改正。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多媒体学习词典是依托于现代多媒体技术而编纂的电子词典,它既需要继承纸质词典的优点和长处,又在展现形式上要有所创新.一部理想的对外汉语多媒体学习词典在释义方面大致需遵循以下原则:释义须浅显、直观、口语化;释义须凸显应用性;释义须符合受众的认知框架;释义须具有系统性.在用例方面则需遵循下列原则:尽量不使用超纲词汇;提供足够的语义背景;对词义予以补充说明;充分展现词条的组合关系;注意例句中词语附加色彩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配价语法通过谓词与其搭配成分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语义关系,是当前语义分析处理的重要语法理论之一,也是解决语义分析处理颈瓶问题的利器.本研究构建的英语形容词配价词典是一部基于配价语法,并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可读词典,词典包含3170个英语形容词的配价关系、格关系、释义、褒贬义、语义分类、语义特征和相关例句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DEA词典的句子情感倾向性分析策略.实验证明,该配价词典在情感分析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电子词典与光盘电子词典同属于电子化的词典.二者承载介质发生的变化是它们区别于传统印刷版词典的根本特征.此外,网络词典由于将词典的内容以超文本语言进行编码,并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使其具备了超凡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优势强大、覆盖广泛、多维的动态性、多功能的服务等.网络词典为语言学习、词典研究和多语翻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方面的便利.  相似文献   

11.
"数+形+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的结构即"数 形 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格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数量词中间都可以插入形容词的,也不是任何形容词都能插入数量词中间的,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主要探讨"数 形 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A谓十NP”结构是“NP+ A谓”的语用变换式,是古代汉语较为常见的特殊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较为鲜见,但新近现代汉语,特别是口语中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A谓+NP”结构中的“A谓”为唯谓形容词,“NP”为名词性成分,学界对古代汉语类似句式一般理解为“形容词的意动或者使动用法”.这样的解释大量增加形容词的动词活用,不太符合语言常态规律,有些解释违背语境的语意表达.现代汉语和侗语的语言事实证明,一般不能用使动或者意动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如果通过把“A谓+ NP”结构中的“NP”或者“A谓”回置来理解,则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词话》的名词前缀“老”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语法成分。它能和一般名词以及动词、形容词、数词和词组结合,使其语法化为名词;所表语法意义,是对人、事和畜禽的称谓,有自称和他称;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有敬重、自谦、自轻、中性、尊敬、爱怜、戏谑、詈骂等。总之,为现代汉语的名词前缀“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阳方言中“AB”式状态形容词非常丰富,这类形容词的重叠式也非常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重叠形式AABB式。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能够大量进行AABB式重叠,普通话中“AB”式形容词是不能这样重叠的。  相似文献   

15.
区别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语法学家的普遍的认可,主要是它和形容词的关系较为密切。文章从有争议的"高级"一词入手,分析了区别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地位。"高级"虽然可以受"很"的修饰,但只依照功能标准,不考虑意义的因素,就把它排除在区别词之外,还是有不妥之处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单音形容词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这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事实,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该语法点的习得偏误出发,追究了偏误的成因,并基于相似语法点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鉴别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或作补语的3个意义标准:可控性与非可控性、目的与结果、强调重点是动作还是结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7.
英汉状语由大体一致的句法成分来充当,具有类似的句法功能。英语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汉语状语在句子的位置比较固定。对《葛底斯堡演说》英汉语文本中的状语考察显示英汉状语在语义指向上是类似的,除了能指向动词和形容词外,也能指向做主语和宾语的名词。对比分析也发现为了适合目的语的规范和习惯,译者有必要对原语的状语进行恰如其分的调整,因而,翻译可能导致状语语义指向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别+A"祈使构式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否定祈使句式,本文从语法转喻的视角探讨了该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概念转喻模型"结果代动作"是该祈使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而构式义对形容词词汇义的语义压制是实现概念转喻具体操作的深层动因。"别+A"否定祈使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的构建有助于界定进入此构式的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唯谓形容词”应该是只作谓语的形容词,但目前论著中论说的“唯谓形容词”都不“只作谓语”,其中一部分或为动词,或为语素,或为成语中的一部分,其余的虽说都是形容词,但却可以作中心语、作补语、作状语,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唯谓形容词。从目前已有资料来看,“唯谓形容词”的存在是大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20.
《比丘尼传》是南朝梁释宝唱所写的一部比丘尼传记,是中古时期比较有价值的语料。文章选取《比丘尼传》中的复音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并浅谈汉语双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