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都有条件限制,同学们在运用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解题时,往往会忽视这些条件而导致错解.本文剖析典型错解,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忽视二次根式中而造成错解例1阅读下面一题的解答过程,请判断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答.答:________.(98年南京市中考试题)错解答:正确.剖析题目中的解答过程是错误的,应填“不正确”.由二次根式中的这一条件,知上中的a<0,错解正是忽视了这一条件.二、忽视而造成错解错解。故选B.剖析由二次根式定义的条件知三、忽视。而造成错解例3已知剖析因为.xy=4…  相似文献   

2.
由于三角函数具有公式多、性质多、变化多等特点,解三角函数问题时若不全方位审清题意,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往往会产生错解,且不易察觉.下面例谈解三角函数题时如何对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工具,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同时更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不等式的过程中,往往因缺乏对不等式性质和一些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常在应用时产生一些错解.下面就几个典型错解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4.
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将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混在一起,这些答案往往十分相近,极易混淆.剖析其错解的原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时,如果我们忽视隐含条件或者忽视题设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往往会出现错解、增解而导致解答出错.见下例.  相似文献   

6.
化学计算题是中考中的重要题型.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在化学计算题中设置一定障碍,若考生对题目分析不仔细,就很容易出现错解.下面例举一题,对其错解原因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如何挖掘错解的教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题实践中,所有人都有过解错题的体验,思路不清晰、叙述不严谨、考虑不周密、概念理解不清、知识结构残缺等,这些错误往往集中表现在需独立完成的数学作业或考试中.面对形形色色的错解,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错误归结于粗心大意,而应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待错解,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深层次原因,进而获得有益的启示,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真正实现“错中得益”.1理性对待错解错解的出现固然会使我们灰心、沮丧,但辩证地看,错误也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是成功的开始,我们应该主动地去挖掘错解的教学功能.例如,可以考察:①错误出在何处?一处或几处?哪些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求解直线方程问题时.如果考虑不周全或者忽视特殊情况等,就往往会造成错解现象——丢了直线.下面对这些错解现象加以归纳总结,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解决概率问题时,往往会漏解或错解,若能选择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可增强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欲望”,有助于提高人的数学素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率的应用以游戏娱乐、日常生日、彩票中奖、投资决策为背景.  相似文献   

10.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因而是中学数学主干知识之一.高一新生初学函数时,由于对函数的概念、性质理解不透,解题中往往忽略了一些细节,造成错解.本文就此谈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宇 《高中数理化》2010,(11):56-57
化学过程是抽象的过程,解决某些题目时,我们若完全依据其真实的原理或过程分析,往往陷入繁杂的运算,甚至出现错解.反之,我们把过程理论化,为其创设合适的情景或数学模型,问题立即变得清晰、明了.本文以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能用二次函数的观点审视一元二次方程,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问题时,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不能正确地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错解.现将常见错因归纳并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考代数的重点和热点.但许多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出现错解,导致错解的原因是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中一些极易忽视的隐含条件没有得到同学们的注意.本文列举数例分析一元二次方程解题中的常见失误,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能用二次函数的观点审视一元二次方程,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问题时,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不能正确地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错解.现将常见错因归纳并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解答数学题时,如不认真审题,不抓住题目的本质,只看表面,往往导致漏解和错解.怎样防止漏、错解呢?下面举例剖析,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导。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时,常常因性质不清或考虑不全而出现错解.现举例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时,常常因性质不清或考虑不全而出现错解.现举例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有特殊性质,它在几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些同学在解等腰三角形有关问题时,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出现错解,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当题设条件中的情况不明确时,一般要分情况逐一分析讨论,才能得出正确解答.许多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造成漏解或错解.本文总结等腰三角形中的易错点,以引起同学们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解圆中的最值问题时,涉及到二元函数变量的取值范围,直接涉及到不等式的有关性质,如果不注意合理使用不等式的性质,就会造成错解,下面分析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