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邓武 《体育世界》2010,(4):85-86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组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工作能力。我们现在往往重视课堂体育教学,而忽视课外体育活动,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健康水平低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来说,体育已经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而对于当前高职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来说,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教育来说,体育的强弱,集中反映了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而对于当今体育教学中,突破单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成为了体育训练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迫切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对于体育的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也成为了我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幼儿体育是指对3~6岁幼儿身体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学会简单的运动技能和养成运动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3~6岁时感知能力和运动机能都处于敏感阶段,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速度、平衡力、爆发力、协调性、灵敏性、心肺功能、四肢力量等方面提升,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推进幼儿体育发展,完善各项体系建设。少年强则中国强,幼儿的身体强壮、健康发展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所以发展幼儿体育也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体育核心素养包含学生在体育能力、身体机能、竞技精神和体育道德等方面应具备的一些素养。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受到身体发育、认知能力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在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时,应立足现实,有所侧重。当前,社会大众对于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创新。学校和教师应进一步探索体育课程改革的方法,以适应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概念、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体育能力是人们独立地、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的能力,学生体育能力的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活动性游戏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练习。它能促进身体机能、素质及基本技能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品德,还可以发展学生智力、思维、判断、记忆等能力,是青少年儿童较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姚琼  刘艳 《体育师友》2015,(3):64-66
<正>游戏在幼儿时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幼儿学习生活经验的最直接活动。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最先将幼儿游戏做了系统地研究,并将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体育游戏是指通过身体活动,促进身体机能正常发育、基本动作的形成、心智的成熟、智力的开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美的感受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同时,体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认知能力、个性  相似文献   

8.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性等机能能力,它是整体机能在人体活动时的综合反映。关于青少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是对青少儿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和锻炼身体的重要依据,对促进身体发育和提高训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王见刚 《中华武术》2014,(12):47-48
2011~2013年达标数据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1500米学生跑不到头,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因此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能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白双林 《新体育》2023,(20):37-3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体育锻炼认知的提升,对于体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提升高中学生身体基础素质的基础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设定训练程度及训练计划,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升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文章首先什么是分层训练法,然后调查分层训练法在高中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相关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运动的角度,运用逻辑学理论进一步阐述桩上徒搏的概念,认为桩上徒搏是在梅花桩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桩上散手和桩上推手的形式,进行斗智较技的武术功法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刘森 《冰雪运动》2004,(5):78-79
速度滑冰教学是东北地区冬季冰上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宜开展冬季体育运动的项目.因此,如何提高冰上课的教学质量对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     
他们不是在球场,就是在通往球场的路上……球队前往客场或杯赛举办地参加比赛,交通工具必不可少。大巴、火车、飞机和地铁等,是球员们除了足球场外最常呆的地方。然而,正是在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之上,一些球队和球员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又捧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危机,因比赛时间段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并有明显的主场效应特征,教练员应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训练。  相似文献   

15.
依据辩证唯物观,从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体育的本质。人、身体运动、体育意识是构成体育的3个基本要素:人是体育存在的前提和归宿;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体育意识连接人和身体运动,成为体育的桥梁。体育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发展等而自主选择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体育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自身,促进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最优化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结果表明: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情绪的调动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高校冰上课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冰上课学生实施情绪的调动。经教学实验验证,对学生的情绪的调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由裁量权"视角下足球裁判员的判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裁判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证据运用等三方面分析了足球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在世界足球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采用足球裁判职业化、运用"自由心证"的经验法则与理性干预等手段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20.
章运用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基本特征和引起运动员紧张情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临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