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丧葬是“一种永远的文化”,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丧葬文化的研究及其成果,堪称贯通生死的终极之典。《生命观视阈中的藏族丧葬文化研究:对金沙江上游三岩峡谷的田野调查》一书以“生”的视阈理解、诠释藏族社会的丧葬文化,具有藏族丧葬民族志研究的开拓意义,是一部贯通生死研究的终极之典,也为我们架设了一座认知与理解他者文化变迁的虹桥。  相似文献   

2.
藏族的丧葬习俗是民俗文化与藏传佛教生死观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既古老又不断实践的文化体系。随着藏族原本生死观、苯教灵魂观、佛教传入等因素的融合,藏族的丧葬习俗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大变迁,天葬、塔葬、火葬、土葬、水葬构成了安多热贡地区丧葬文化的主要形式,通过对安多热贡地区的丧葬习俗进行梳理,深入分析宗教信仰、殡葬改革对安多地区丧葬习俗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民族的所处环境、宗教信仰、文化生态等的差异,各民族的丧葬方式也形式各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的丧葬文化具有其独特。本论文以鲜为人知的藏文资料及田野资料,对藏族天葬、水葬、土葬、火葬等丧葬方式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甘肃高师学报》2022,(4):118-119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白色文化观,是藏族人民普遍崇尚的文化心态。这种白色文化观的形成是有其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如今它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白色文化观,是藏族人民普遍崇尚的文化心态。这种白色文化观的形成是有其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如今它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卡斯达温"舞蹈是四川省黑水县维古乡最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从最初的祭祀狩猎、生产活动,逐渐演变为丧葬礼仪、节日庆典举行的礼佛敬佛、祈求平安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以维古乡藏族民间舞蹈"卡斯达温"舞蹈为个案,通过实地考察,对其舞蹈文化生态、表现形态、传承保护途径进行系统分析,试图找出"卡斯达温"舞蹈最佳的传承和保护路径,为黑水县维古乡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水葬、土葬、火葬和天葬等藏族丧葬习俗及功能的比较,阐述了与佛教思想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藏族独有的丧葬文化特性,特别揭示了天葬对环境保护、人与动物协调共生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董旸 《考试周刊》2010,(29):48-48
舞蹈是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种轨迹,是民族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劳动生产、经济发展、审美观念、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精华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世代生活在我国西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藏族舞蹈,则是藏族传统文化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侗族丧葬仪式是侗族人民的一项重要人生仪礼,它的内容和形式与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侗族社会的民间传统习俗文化。仪式音乐作为丧葬仪式的组成部分,在仪式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类型的角色,有赞颂亡者功德、沟通人神对话等媒介的作用。解读龙额侗族丧葬仪式音乐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对了解和研究侗族丧葬仪式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西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建立在甘宁地区的一个政权。党项族依托西夏政权,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吸收、溶化汉族、藏族及其它许多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甘宁地域文化,这就是西夏文化。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本文对西夏文化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