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启发  石茶 《兰台世界》2013,(11):72-73
《唐六典》的出现是唐朝行政立法的突破性变革,是后世行政立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六典》内众多涉及行政立法规范的内容决定了其行政法性质,其依法行政和以法行政思想为后世行政立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贾宾 《兰台世界》2013,(20):157-158
笔者通过对《唐六典》行政法治制度的深入分析,力求还原当时社会现实情形下行政独立立法的首创精神,以及朴素的行政法治制度所蕴含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3.
柴丽 《兰台世界》2015,(6):15-16
《明会典》是继唐朝《唐六典》这部法典之后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有关行政方面的立法。本文介绍了《明会典》的编撰与颁布过程,并从《明会典》入手对明朝时期行政法律制度进行了解读,希望能为明朝行政法律制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唐六典》是唐代一部对行政权力行使进行规范的法律,这部法律按照行政执行流程对文书档案的管理有着大量规定,形成了保密制度、保管制度和统计制度等制度,对唐代的档案文书管理以及后世的档案管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廖建文 《大观周刊》2012,(43):99-99
公开、公正、透明不仅是立法的生命,也是行政执法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自从1996年 《行政处罚法》 第一次引入听证制度以来,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但是,现阶段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运行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有必要对其加以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梳理《行政许可法》对地方立法具有设定行政许可权力和事项规定的基础上,笔者查阅、分析了近30部地方性档案法规、规章,试图总结出目前我国地方档案的立法原则和立法重点,并提出地方档案立法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各地多部行政程序立法表明,除了规范程序问题,大量实体问题也亟待规范,现在不仅要呼吁制定《行政程序法》,更有必要推动统一的《行政基本法》法典的出台48位市直部门一把手参加、集中脱产培训一周,这是3月23日结束的汕头市政府委托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的"领导干部行政程序研修班"的基本情况。"自从《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后,汕头市委、市政府一直在谋划‘规定’的更好实施。"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10,(17):28-28,30,31
两年前,首个地方性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出台,填补了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空白,被称为行政机关约束自身的革命。两年后,这场“驯服权力”的地方实验,得到中央的首肯。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复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咏梅 《档案》2008,(1):23-25
健全的行政复议机制是成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标志之一,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救济措施,凡是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国家无不构建有行政复议制度。按照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虽然这类行政复议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条例》没有对此作出更详细的规定,但是行政机关对信息公开的处理属于行政行为,与此相关的行政复议应受到《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2日.某报第2版有则标题是《机动车强制险条例草案通过.三者险将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予以强制实施的保险险种》。宪法第五十八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执行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机动车强制险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制定行政法规与立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1.
从立法的角度看《档案法》的确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但有将其异化的现象.可操作性的本意应该是指档案行政执法者的操作.《档案法》的可操作性问题,只能在实践操作中得到解决.《档案法》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操作,要明确《档案法》操作的范围、程序、责任,并积极探索“操作性不强”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昌盛的时期,唐代的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唐代的繁荣离不开制度的优越,在唐代时期中国封建制度发展成熟,尤其是封建法制体系逐渐形成,国家对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逐渐制度化和法律化.在档案管理方面,唐代的制度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唐六典》、《唐律疏议》等大量的立法,逐渐使档案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在唐代之前,中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在国家行政管理中,档案管理以义书管理为主,在管理上文书与档案还没有分离,管理们当中作为同一种事物对待.  相似文献   

13.
孔丽芬 《大观周刊》2012,(25):56-56
利益集团对我国行政立法的影响渐露弊端,产生了“立法割据”等现象。本文结合当前利益集团对行政立法的影响现状,分析其对行政立法的影响途径及利弊作用.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凯 《兰台世界》2016,(13):134-135
由于宗教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唐代的佛教政策始终与唐代政治的变迁息息相关。《唐六典》作为玄宗时期所颁布的重要行政法典,其中尚书礼部卷中的祠部郎中条以及卫尉宗正寺卷下的崇玄署条有关于唐政府对于佛、道二教的管理机构和措施的相关情况。以《唐六典》所载史料进行研究,更深入地探究唐玄宗所实行佛道政策,以及实行此种佛道政策的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5.
唐朝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又做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开创,对后世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唐代的文书档案制度入手,讲述了其对行政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法》的法律责任条款兼具强化公共图书馆中央立法权威与实现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立法目的之双重价值,为《公共图书馆法》的良好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条款设置过于原则化、外部逻辑结构不完整、行政法律责任设置粗疏等问题,阻碍了《公共图书馆法》法律责任的规范化设置与约束力的彰显。为此需要在立足《公共图书馆法》文本整体的视角下,坚持体系化思维,将立法论与解释论相结合,在保持适当概括性的基础上提升责任规范的明确性,促进责任条款与义务性条款的对应衔接,为丰富行政法律责任类型增设行政处罚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内容,并借助比例原则实现行政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的均衡化、阶梯性配置。表4。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7.
《北京档案》2005,(2):1-1
<行政许可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其立法宗旨、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体现了职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应赔偿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精神,是对行政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由国务院发布,此前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先后两次都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但新《办法》和旧《办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性质是否相同呢?本文认为,新旧《办法》既不是行政法规,也不是部门规章,理解为行政规范性文件也不太确切,而应当称为行政规范。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许可法》的生效标志着政府行政理念的更新,对档案管理部门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笔从《行政许可法》的基本理念入手,分析了《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档案管理的影响,以及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立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在《行政处罚法》中首次引进了听证制度。国家档案局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对听证制度进行了适当的细化,在《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了档案行政处罚听证范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对单位处以五万元以上罚款,对个人处以三千元以上罚款决定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