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宁夏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宁夏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其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分析影响我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体育产业的开发及我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影响我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能力有限、缺乏体育场馆设施、消费价格高及对体育的爱好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对芜湖市13所中学的613名青少年、63名家长、63名老师进行消费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消费现状表现为:体育消费意识呈现积极态势、体育消费动机趋合理化、体育消费项目呈单一性、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偏低。青少年体育消费主要受个人喜好、家长、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老师等因素的影响。在综合分析青少年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龚春龙 《考试周刊》2013,(48):125-12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的高一、高二、高三共400名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三垛中学高中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体育消费的性别差异明显,消费的意识受兴趣爱好影响较大,家庭经济收入与中学生体育消费能力呈正相关。针对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提出对高中生加强健康教育,深入有偿体育消费的推广,建立体育与社会的交流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安徽省9所高校1000名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教师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比较积极,体育消费的观念较传统、保守.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体育消费的结构比较单一,但体育消费水平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非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高师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兴趣动机、余暇体育的行为、余暇体育的消费情况 ,从而找出影响余暇体育开展的因素 ,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一所农村山区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826名学生,74名教职工,其中专职体育教师3名。几年来,我校认真宣传、学习和实施国家教委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云南省实施条例《细则》,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30个市县的1199名中小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除与河南经济水平有关外,河南民众体育意识薄弱也是导致体育消费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庆 《现代教学》2011,(10):64-65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了准确了解我校体育教学现状,从而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以及推动我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我随机抽取预初至初三年级110名学生(男生60人,女生50人)作为具体调查对象,并以我校5名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为访问对象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些现状,提出一些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湘潭市3所普通高校的300名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消费水平及其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湘潭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大学生消费呈现多元化特征,但大学生体育消费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时间、经济支付能力、体育场地设施等,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青少年体育消费行为与动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四川1500名青少年的体育消费状况与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体育消费水平、结构、项目及空间,对体育消费的动因进行了逻辑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对高校体育走向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意向等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加快山西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动机、心理、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推动体育产业开发,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建议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有偿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使高校体育同体育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出现,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探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体育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求亲身参加实践----体育锻炼,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诸多因素。本文以天津电大体育教学状况为例,研究了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通过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力求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学校体育的发展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用动态的眼光探究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明晰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16.
浅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简述了当前残疾学生 (主要是弱智、视残、听残学生 )体育教育现状 ,从体育学科角度对残疾学生运动学习进行了探讨 ,从促进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对比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高级护理专业医疗保健体育教学进行调研分析。结论:医疗保健体育教学与护理专业技能培养形成了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高职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高职生掌握医疗保健专业知识;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对策:提高学生对医疗保健体育价值的认识;把医疗保健体育作为基础课纳入护理专业教学体系;加强医疗保健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并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至今,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忽视健身知识(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中断了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增强体质,培养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健身习惯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延续到学生的一生,终生健身,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