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改进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以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频繁发生且日益复杂的突发事件给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政府部门协作治理的良好实现,政府协调能力直接影响着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认知、制度、结构和资源是决定政府协调能力的关键要素,通过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的研究分析,发现政府应急管理在思想认知、制度设计、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上存在碎片化的现实困境,政府部门协同不足,难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优化政府协调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有效实现,必须从树立正确应急认知、构建完善应急制度体系、整合优化组织部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进展及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政府职能拓展到应急管理领域。政府应开发一套应急管理系统,以系统化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增强,制度、资源和技术是我国政府强化应急管理水平的制约要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社会资源整合,加强应急法制建设,构建自己国家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应将各种突发事件变成政府危机管理的革新契机,建立拥有强大预警系统的完备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促进我国应急管理理论的研究,加速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扩大,突发事件在高校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责机制的完善对加强高校工作人员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责任意识,保障高校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阐述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责制的意义和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责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责机制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我国的高校安全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之后,美国转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完善体制,已逐渐趋于完善。美国大学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突发公共事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新兴社会问题。我国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尚存在管理理念落后、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政府管理科学的角度考析我国城市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现状.从预警和预控两个纬度提出完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亟待加强的重大课题。文章从现代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出发,阐述了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坚持的原则,并通过构建预控机制、决策机制等提升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管理的水平,以期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损失。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技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急需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予以解决.文章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现阶段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更新观念、完善立法、建立健全法制化管理等三个方面来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保障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精神,本文在界定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种类的基础上,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创新高校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将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结合民族地区特殊的区情,认真分析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的表现形态与特征,根据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真解决民族地区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围绕国家对于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的制度设计,尽快构建和完善适合我国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重点是提高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高校频发各类突发事件,这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和美国、日本高校突发事件法制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法律层面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对处置和善后恢复机制,完善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化的措施,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保障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类高校突发事件出现相对集中,高校突发事件不仅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建构健全高效的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不断提高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促进高校稳定发展,是高校管理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本文从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出发,分析介绍了地方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对我国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提出了我国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类突发事件频发,高校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及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日常生活秩序,使和谐的校园环境受到冲击。尽管目前高校突发事件已引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学术界的关注,且在应对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应急管理对策方面仍存在缺失。因此,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的理性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其中由高校突发事件给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容忽视。美、英、日等国家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都高度重视,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分析比较美、英、日等国家高校应急管理的特点,对完善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暴露了各级政府传统公共危机决策能力的不足与机制的缺陷。我国政府应建立危机的应急决策机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开展危机管理素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防范危机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应该如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可以通过合理构建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识别危险因素,预先制定应急对策,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尽可能地将突发事件的损失及危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国高校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还比较薄弱,针对高校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不足,明确了高校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分级和分类,并重点说明了高校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报告和响应程序,为高校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崛起,媒体的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再加上我国处在突发公共事件较为频繁的时期,应对和处理新闻中的突发事件危机势在必行.突发公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政府的媒体关注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魏捷 《中国高等教育》2012,(20):25-26,57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是高校在推进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一、基于主体自觉的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急管理主体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应急处置工作状态和效率直接取决于高校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20.
几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实践表明,我国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笔者从社会、政府和储备方式3个层面阐述了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构成,指出了当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策略:完善政府-家庭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应急物资储备,合理选择应急物资的储备模式,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