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2.
文子斤《给名家挑错》(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一书第238页写道: “统统没有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的事,你没有做过也见过吧。”(石磊《快餐男女》。2000年1月24日《深圳晚报》)“强虏”误为“樯橹”了。所引用的词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该词是苏轼在游湖北黄州赤壁时所作,作品反映作者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由于作品的自然背景是赤壁(周瑜大破曹兵的地方, 一般认为是另一个地方——湖北省嘉鱼县境内),有战船即有樯橹,火烧战船则必然樯橹灰飞烟灭,这可能是引用时出错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阙第二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般人都认为,“羽扇纶巾”指周瑜的儒将装束。笔者认为也可以指诸葛亮。理由有三:其一,苏轼的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四年。词写古战场的壮丽景象,即景抒怀,引  相似文献   

4.
古人作诗赋词题咏赤壁,亦多歌颂指挥疆场,取得战争胜利的周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李白的《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相似文献   

5.
程旭东 《现代语文》2013,(12):61-63
宋词十大名篇中,位居综合指数排行榜榜首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难怪胡仔云:“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七月苏轼游赤壁,作《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似文献   

6.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怀古词的代表。全词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苏轼为什么这样悲叹“千古风流人物”的一去不复返和颂扬这些人物?为什么这样赞美祖  相似文献   

7.
张港 《语文知识》2001,(9):9-10
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是自古传诵的炼字改诗佳话,而苏轼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修改却鲜为人知。其实,《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修改也是颇能让写作者深思的炼字改诗典型事例。现在我们看到的苏轼这首词,通常版本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相似文献   

8.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苏轼《念奴矫·赤壁怀古》中的句子。不少注家都认为这几句刻画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雍容闲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表现出周瑜的军事才能和蔑视强敌的气概。然而“小乔初嫁了”一句又如何理解呢?因为众所周知,周瑜娶小乔不是在赤壁之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其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历来脍炙人口,令人津津乐道,耳熟能详;而苏教版本篇此句中的“樯橹”为“强虏”。也给人以耳目一新、别有洞天之感。为此,教学中往往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里是用“强虏”好,还是用“樯橹”好?  相似文献   

10.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是苏轼的千古绝唱。开头写出的是这一名作的上阕后半和下阕前半,这是赤壁词的主体部分。赤壁词的主体部分描绘了一幅历史画卷,即“赤壁之战”的图景。诗人苏轼用“如画”的江山,衬托出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其中,  相似文献   

11.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是国家在定员官吏之外设置的闲官。苏轼被贬黄州的诏令明文规定,“不得签书公事”,“使思过而自新焉”。这对满腹经纶、立志“兼济天下”的苏轼来说,不啻一种更沉重的打击。传说黄州是当年火烧赤壁的古战场。苏轼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彩绝伦的散文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唱。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选编了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亦选入第四册读本。笔者拟对苏轼此时期的思想感情做些探究,以期…  相似文献   

12.
苏轼因其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为人称道。中学教材选了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作为范文,这绝非偶然。一词一赋,均选材赤壁。词中,苏轼将赤壁之景写得如此奇特壮丽:乱石空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周瑜是如此英雄:先有“小乔初嫁”,再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赋中,亦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然而,两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并不雷同。词以豪迈开头,奔放之余悲己之情作尾,赋虽怡情山水之乐开头,后由悲而喜。文中的思想感情变化并非作…  相似文献   

13.
古人作诗赋词题咏赤壁,亦多歌颂指挥疆场,取得战争胜利的周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李白的《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涨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杜牧的《赤壁》一诗是否也在赞美歌颂周瑜呢?有人认为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姿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以曹操作为反衬,突出周郎的雄姿英发。这种理解符合杜牧诗作的本意吗?如果我们加以分析,便知谬也。  相似文献   

1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第一“笑”出现在词人凭古咏史的狂想之中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此时的苏轼完全沉醉于 34岁的周公瑾于羽扇轻摇、谈笑风生间,令曹操 80万大军溃逃的酣畅淋漓中。这一“笑”在突出周瑜成竹在胸、傲然取胜的神态的同时,既急切地表达了苏轼对前世英雄得君王诚信,挟万千之众建不朽之功业的羡慕,又潜在地表述了自身被现实挤压的那份难言的孤独与失意。   这一“笑”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周瑜能在谈笑间大败曹军,固然与他的聪明才干有关,但是否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因素,即东吴政权 (孙权 )…  相似文献   

15.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写的散文小品,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被林语堂并称为苏轼四篇“最精的作品”。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美趣。  相似文献   

16.
苏轼在《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对黄州山川风物和历史典故“扭曲变形”的描写,隐含着他对政敌的蔑视;对“变”与“不变”关系的阐释,又和他经世致用的思想、行为相背离,这种“言不由衷”体现出苏轼人格的高尚。  相似文献   

17.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来到了黄州,带着满心的疲惫和创伤。刚刚经历的“乌台诗案”中,苏轼饱受了一番折磨和凌辱,现在他真的很需要休息。不过苏轼没有沉沦下去,而是从痛苦走向了旷达。从他的大量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转变过程。的确,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文,其中尤为突出者,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的结尾说:“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这是个充满诗意的句子。虽有…  相似文献   

18.
苏轼被贬黄州,对黄州那一名叫“赤壁”的地方情有独钟,曾两次携友游览,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怀古作品。这些作品从总体上看,表现的是藐视困苦、旷达豪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一、壮志难酬的苦闷《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目睹朝廷的萎靡慵懦,面对边疆危机的日益加深,他渴望自己能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只可惜岁月蹉跎,华发早生,空有一腔热血,不受重用,无奈之下,只有自嘲“多情”了。  相似文献   

20.
《赤壁赋》是古代赋文中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老师教了很多遍,但对它的挖掘和分析还存有诸多疑义,拿出来与同仁交流。一、客为什么联想到曹操并引用其《短歌行》中的诗句?写在《赤壁赋》以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追怀的是周瑜,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却联想到的是曹操,为什么?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不同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除此之外,更与作品本身抒发的情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