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柔道是两人徒手直接对抗性项目,是双方运动员斗智斗勇的过程,技战术的合理运用对获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北京奥运会柔道女子57kg级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决赛中的技战术使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建议教练员加强对国际高水平柔道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加强对运动员针对性战术的训练,熟悉和了解规则,比赛中合理运用规则。  相似文献   

2.
运动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前提重要条件,结合选材实践就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发育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运用文献资料法引述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数理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男子柔道队15名集训队员在冬训前后的身体素质比较,对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研究。旨在系统、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世界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发展的方向、柔道项目本身的特点、竞技能力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对专项训练的分析与比较,认为我国男子柔道运动应该加强柔道专项化训练,对处在高水平阶段的男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训练问题提出要求,以为男子柔道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技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少年男子柔道以投技得分为主,投、寝技术发展不平衡,对于不同方向的技术和技术组合缺乏训练,体能的总体水平不高,运用规则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男子竞技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分析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差异及特征,为科学评价男子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及训练效果提供评价方法.研究采用定量负荷测试方案和GXT测试方案,运用运动心力检测仪和CONTEC型心电工作站对25名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进行心脏储备功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等级越低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动员越大,高水平柔道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心脏储备空间;等级越高的柔道运动员,最大心率维持的时间越长,心脏储备功能水平越强.研究中表明CRI1A、CRI2A、CRI3A、THRmax指标具有显著代表性,可作为评价评定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男子柔道队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进行观察,并且对运动员训练比赛中使用连络技动作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连络技动作的成功率和有效性要高于其他单一动作,说明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运动中的重要性.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通过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更加自如的应用连络技动作进攻的技战术,并希望能对教练员及运动员有所帮助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训练和实战过程中是一种较好的得分技术动作,在训练实战中必须反复的进行单个动作和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的合理训练,要根据不同的对手和情况必须快速做出反应,成功的运用连络技技术战胜对方取得比赛胜利。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现场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比赛与录像、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柔道“连络技”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及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柔道连络技术具有“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等特点,这三种形式的连络技术发展不平衡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对男子柔道背负投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柔道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背负投技术练习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参加柔道决赛运动员的调查分析,表明我国青年柔道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初步形成了我国柔道独特的技战术风格,具备了与强手抗衡的实力,同时反映出青年运动员技术规范化不够严格。心理素质不稳定以及比赛经验不足.因此.加强我国青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增加比赛的锻炼机会,是提高心理素质和积累比赛经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备战2015年全国锦标赛辽宁省部分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内容安排、训练方法与手段和生化监控进行研究,旨在为男子柔道赛前训练负荷的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竞技化特征和柔道技术发展趋势两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男子柔道项目的发展趋势,并对辽宁省男子柔道项目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8,(11):988-991
目的研究男子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能力特征,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及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男子柔道队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功率自行车间歇性运动进行无氧能力测试,测试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2min、3min、5min、7min、9min血乳酸水平。结果 6名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均值为(10.25±0.84)w/kg,相对平均功率均值为(8.1±0.44) w/kg,达到功率峰值时间均小于6s,血乳酸峰值均值为(19.7±3.45) mmol/L。5号、6号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最好;1号运动员应在提高肌肉无氧耐力能力基础上,重点加强短时间爆发力训练; 3号运动员应保持爆发力,重点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2号、4号运动员应全面发展无氧代谢能力。结论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特征,可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提供依据,帮助教练员实现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13.
1 研究目的通过对江西省少年男子小级别柔道运动员主要运动素质和实战成绩的分析 ,结合对少年业余体校柔道教练员的访谈调查 ,揭示柔道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少年男子柔道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提供参考依据。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对象参加 1997年江西省少年男子乙组柔道比赛的运动员2 2名 ,其中 5 5 kg级 16名 ,6 0 kg级 6名。2 .2 研究方法2 .2 .1 文献资料法查阅 1997年江西省少年柔道比赛成绩册 ,获取研究对象的运动素质成绩和实战比赛成绩的原始数据。2 .2 .2 访问调查法通过与地市业余柔道教练员的专访和座谈 ,了解少年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世界柔道锦标赛女子-57 kg级前三名运动员技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运动员训练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技术使用以投技为主,固技的成功率远高于投技。投技使用率较高的技术动作为背负投、大内刈、小外刈、内股和小内刈。得分集中在比赛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技术得分以技有为主。冠军擅长巴投和扫腰,亚军擅长内股和腕缄,季军1擅长内股透,季军2擅长背负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的训练观察及血红蛋白(Hb)和血球压积(HCT)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5名男子柔道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疲劳,但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Hb、HCT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b、HCT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表明冬训的运动负荷安排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血清睾酮(T)、皮质醇(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男子柔道运动员的T、T/C值显著下降(P<0.05),5名运动员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运动疲劳,C值变化不明显(P>0.05)。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的Hb、HCT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T、C、T/C及Hb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及早发现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及询访等研究方法,探讨日本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性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男子柔道运动员在乐群、敢为、直率、自信等7个因素上趋于高分特征;优秀柔道运动员则在乐群、兴奋、敢为、紧张等6个因素上,与普通柔道选手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心理学指标,可作为选择和培养优秀柔道运动员的理论及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姚增泰 《体育世界》2014,(2):26-27,35
本文就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详细介绍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生理及心理发育特点,总结出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并提了几点有关训练的注意事项,以期能为提高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了解柔道运动员的供能、疲劳后的恢复,是柔道训练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柔道运动员的供能特点、疲劳产生机制、训练后疲劳的恢复、防止过度疲劳和自我监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年男子柔道选手身体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方差分析、差异性检验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全国少年男子柔道锦标赛的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结论:我国少年男子柔道选手60~78公斤级素质成绩在8个级别中是最好的;影响柔道成绩的主要因素、指标依次为立定跳远、四项全能、引体向上、100米跑;在素质训练中应以上述主要素质指标为主,但也不能忽视1500米跑的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