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看人生     
人生就像一场考试。一张试卷容纳了人生百味,一份试卷就是一部人生的缩影。为了能够给自己交上一份完美的答案,我们就要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同样道理,人生路上的风和雨,我们也要坦然对待,就像一首歌中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即使是失败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成功的人生也是从失败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人生就像一场战斗。战斗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人生路上充满坎坷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警惕大的失败,因为一次大的失败就足以让你永远抬不起头来。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也有淡咸苦甜,不管是淡、是咸…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微笑     
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有很多老师。童年,老师的关怀与呵护是快乐无忧的源泉;少 年,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踏上充满阳光的理想征程。我也有许多的老师,小学,中学,大学 ,每一阶段,老师在我的人生记忆中都留下或多或少的美好回忆。这其中,我的小学启蒙老 师李秀俊更是让  相似文献   

3.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断肝肠。”作文真的如此愁苦吗?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爱上作文呢?  相似文献   

4.
朱建 《师道》2012,(3):28-29
拼“爹”还是拼搏?这样的讨论、这样的纠结也发生在我们学生的身上。中学时代是人生求学成长的重要分水岭,错过了中学时代,也许就会错过人生的方向。这里,我记下我上一届两位学生的故事,也许能给这方面的思考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红与黑     
话题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一定经历过无数让你回味的东西;在日常的工作中,你一定成功过,也许也曾失败过。但无论是让你回味的东西,还是成功,抑或失败,我想你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体会。成功的前后有"悟",失败的前后有"悔","悔与悟"将伴随你的成长。请以"悔与悟"为话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或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联想相关的故事,或抒写内心的感受,或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一个百味瓶,有时会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带给你失败的苦涩,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休憩之地呢?是电视荧屏?是去网上闲聊?还是去街上闲逛?而我们则有一方最适宜大家心灵休憩的天地,那就是我们的日记。”这是我在校展示课《日记伴随我成长》中的导言。是呀!几年的汉语文教学生活让我找到了一件法宝,那就是日记。她们伴随着我的学生们成长,也伴随着我走向成熟,也帮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老师。  相似文献   

7.
那天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未来职业的作文,我在作文里写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数学老师。语文老师面批作文时对我瞪眼:“对于未来的职业,你有点儿创意好不好?数学多枯燥!当数学老师有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有没有发现有这样的时候,这一天,什么都不顺利:早上差点迟到,上课老师提问正好是你不会的,体育课忘了带运动鞋……真是让人沮丧透顶。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总有一段挫折失败,一段鲜花美酒,别否定自己,放弃自己。我很想对下面的小醒朋友说——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百科》2011,(5):59-59
有没有发现有这样的时候,这一天,什么都不顺利:早上差点迟到,上课老师提问正好是你不会的,体育课忘了带运动鞋……真是让人沮丧透顶。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总有一段挫折失败,一段鲜花美酒,别否定自己,放弃自己。我很想对下面的小醒朋友说——  相似文献   

10.
<正>人生如此短暂,我必须忏(chàn)悔才能安心地走!我必须忏悔,我不能错过你给予我的这个珍贵的机会。人的内心都潜藏着魔鬼,我年轻时的一次单相思和致命的嫉妒,让我毁了一个美丽而高贵的女孩的幸福以至生命,至今无人知晓。我不想带走这个秘密,否则我到了另一个世界也定会永无宁日。那年我23岁,在曼哈顿东区的一个邮局  相似文献   

11.
从头再来     
很多人都听过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是的,生活并不会因为你是个弱者就给你最大帮助,其实,人生没有失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微笑着爬起来,代表了你的风度、气质、修养,请记住:世界不相信眼泪!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孩子都在成长着,成长的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有的深,有的浅,但都是那么可爱,那么亲切,那么值得纪念。一年级小朋友于彬的作文《自己回家》记叙了一次自己单独回家的经过,事情虽然很小,文笔也很稚嫩,但从中洋溢着的那种正在健康成长着的勃勃朝气却震撼人心。“我要做一个遇事沉着的好孩子。”这是小作者通过自己回家这件事以后发自内心的呼唤,真挚感人。二年级的小朋友程任辉的作文《捐款》则让我们看到他那金子般的心:纯真、热情、善良。通过捐款,小作者懂得了一个道理,同时,也让许许多多读过《捐款》的小读者懂得了一个道理:“其实,你…  相似文献   

13.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当曾经的千万富翁,站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唱起这首《从头再来》时,人们被他饱含沧桑的歌声和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力量震撼了。一曲《从头再来》就像是为他度身定做一样,诉说着过往的成功与失败。他唱出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人生故事,一个男人的风采。他说:"我演唱的这首歌是带着一个从短暂辉煌到踏实人生的心情。"评委高晓松激动地说:"我现在不是评委,我叫你一声哥,你真的让我感到人生豪迈!"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成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我却是一个最大的受惠者,借此拜读了许多大作,结识了不少方家。久之,于有所获益中也有所感悟。愚以为,批判是让人痛快的,忧思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建设才是最关键的。鉴此,我邀请了几位同道中人,就如何建设现代化的语文教育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本期的话题是:你是如何进行中学作文教育的 ?就我个人而言,一直坚持用“作文就是做人”、“写作文就是写人生”的价值观来指导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净化人生、亮化人生、优化人生和美化人生的过程。人高则文高,人俗则文俗。就作文技法而教作文,很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好了,就此打住,还是让我们来听听本期嘉宾的意见吧 !  相似文献   

15.
虹口区的黄怡老师邀我参加第十届中学生作文竞赛的颁奖仪式时,我真有点惴惴不安,毕竟那是中学时代的故事,离现在已经很远了。印象早就淡了。但是,会场里《中学生知识报》的小记者向我提了一个问题,让我重新找到了对于作文竞赛的感觉,重新思专它的阶值——她问道:『你参加了多次竞赛,你觉得作文竞赛教会了你什么?』这是一个我从未考虑的问题,现在想起来,参加作文竞赛对于我的成长当然是有帮助的。这帮助不仅仅是在向来『重理轻文』的中学教育体系里为喜好文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确立自信的机会,也不只是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功底,依我看,最重要的是,作文竞赛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我们隐示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旅途     
记不得谁曾经说过:人生就像坐单程的列车,只能向前,没有返程的列车可以搭,不能让时光倒流,让世事重来;而且如果你在途中下了车,那么你就错过了这一班列车,也错过了下面行程中的风景、苦难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朱老师,我的作文本今天发错了,我错拿了同桌张雯的作文本,怎么办?”一天晚上,正在备课的我接到了班上王磊急匆匆打来的电话。说起王磊,他呀就是典型的“提起作文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作文真是让人操心!“那么……那么你就把作文写在张雯的本子上吧!写完以后你还可以欣赏一下张雯的作文。待会儿我会打电话告诉张雯,让她也把作文写在你的本子上。”打完电话,我又开始了备课。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作文本发错竟然引发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一讲到作文教学,很多老师就禁不住摇头,一个字"难"。作文相对于基础知识来讲,是难抓一点,但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本人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首先,我们来思考以下问题:作文教学你有一个详细计划吗?作文教学中你是否有点随心所欲呢?你研究过作文的得分点吗?如果你能解决这三个问题,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前一些做法。反思我们的一些不良做法,也许你会从中找到一些积极的因素。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9.
很多老师都说,光上课不能说累,累就累在当班主任。确实,许多人都认为当班主任难、苦、累;要当一名好班主任自然更难、更苦、也更累;再要想成为一名出名的班主任,其难、其苦、其累自然更不用说了。然而当一名出色的班主任真是这些人想像的那么苦,那么累,那么难吗?我想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来说确实如此,然而如果你是一个具有新型管理理念的班主任,你可能感受更多的并不是苦与累,而是成就与快乐了。  相似文献   

20.
“唉,又是作文课!”“作文,作文,让人头疼!”每每到作文课,总会听到不少同学如此埋怨。同学们,你们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你是不是也在埋怨?小时候的我也跟这些同学一样,每次写作文都像挤牙膏似的,半天憋不出几句话,写出来的作文既没有中心,又空洞乏味。老师让我们先打草稿,认真修改后再誊上作文本,我总是打完腹稿,就直接写在作文本上;老师叫我们写作时条理要清晰,我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老师让我们先写提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