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郑道昭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刻石”中的“九仙题刻”是研究郑道昭晚年的书法艺术和思想的珍贵资料。但千百年来,所能见到的有关资料及现存的刻石仅有“五仙”题刻,其他“四仙”题刻即未见记载也未见实物,甚至有人对是否有“九仙”题刻提出了质疑。新发现的“四仙”题刻,使“九仙”题刻趋于完整,解决了“云峰刻石”研究中的一个颇有疑义的重大问题,并为研究郑道昭晚年的书法艺术和“爱仙乐道”之风的道家思想倾向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白鹤梁题刻研究是巴蜀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对其进行多角度系统考察,可以为白鹤梁文物保护,以及巴蜀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视角。本文就近三十年学界对白鹤梁题刻的研究作了整理与归纳,并就研究现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白鹤梁题刻研究作为巴蜀地域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就广受研究者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里就国内学术界对白鹤梁题刻的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在对整体状况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探讨其不足,提出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须弥山石窟是固原乃至宁夏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也是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宗教见证之一。石窟中除了佛教造像,在13个须弥山洞窟内现存有唐代以后的题刻题记55则,其中有明确纪年的题刻题记16则,藏文刻记4则。这些题刻题记资料对研究唐代以后须弥山石窟的发展、兴衰及其历史沿革和唐代以后固原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朝阳岩在永州零陵潇水西,与零陵古城隔江相对。“朝阳”者,唐元结命之,作《朝阳岩铭》传世。朝阳岩现存宋代摩崖石刻二十九通,关涉人物计得七十九人。文章体例,立释文、考证二目。先择其可观者,汇为四篇,陆续刊布。该文考释共五段,一为柳拱辰等题刻,一为张子谅等题刻,一为徐大方等题刻,一为刘蒙等题刻,一为鞠拯等题刻。  相似文献   

6.
中岩在唐宋时已成为佛教名胜之地,历代留下大量的碑岩题刻。由于时代变迁,大多风化剥蚀,或人为毁损,极为可惜。中岩的碑岩题刻主要分布于唤鱼池、玉泉岩、伏虎台、石笋三峰等处。笔者根据多年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对现存的碑岩题刻进行考释与补阙。  相似文献   

7.
白鹤梁题刻文献是研究宋代涪州的重要资料,今将题刻文献与其他古代典籍相互结合,对南宋时期的涪州知州进行考察,梳理其基本任职情况,整理出近40位知州。这些知州每任时间基本不超过2年,符合宋代的相关规定。其中,贤能之士辈出,但也不乏庸贪之员。个别知州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则推动了南宋时期涪州地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桂胜》编纂的缘起及目的、内容取舍及续编等。认为该书是现存诸多粤西笔记中保存得较完善的一种。其以桂城为地理划分,以胜景为纲,以介绍诗文、题刻为旨趣,自然与人文兼备。其丰富的资料性,是研究广西文学的第一手资料;其收录的众多山水诗文也是研究广西地域文学、游记文学、山水文学的重要资料;其所提供的题刻、留名更是研究旅桂文人在广西行踪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国家级重点文物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是一项水下保护工程,等级为特级.为保证它能在水下长期安全运行,有效地保护文物,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特建立了一套长期实时在线的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电测传感子系统和光纤传感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本文详细阐述了白鹤梁题刻水下保护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研究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羊角碛的烈女岩题刻记录了1861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入川先遣部队在羊角碛盐码头渡口逼迫民女梅节弟投江至死的事件。题刻对梅节弟拼死保全贞节行为进行的表彰,不仅表现了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农民军的鄙视,而且渗透着封建道德意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化,也为太平军围困涪州城失利原因探究提供了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1.
海南古代摩崖诗歌题刻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蕴藏着深厚的文学内涵。诗歌题刻体式上以格律诗为主,以步韵为特色,意境上因景起情,追求情景交融;语义上采用比喻、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反映出题刻者的创作心理、表达方式和艺术格调。  相似文献   

12.
滁州琅琊山有琅琊寺,琅琊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宝应寺。在今琅琊寺无梁殿东侧尚存六方唐代摩崖题刻,尤为珍贵。题刻涉及滁州刺史李幼卿、赵元阳,滁州乡贡进士卢弘宣,以及皇甫曾、柳遂、刘约、钱可复、周况等人,在释文的基础上,对上述人物、景物与滁州的关系进行考证,可以窥见唐后期滁州的侧影。  相似文献   

13.
滁州琅琊山有琅琊寺,琅琊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宝应寺。在今琅琊寺无梁殿东侧尚存六方唐代摩崖题刻,尤为珍贵。题刻涉及滁州刺史李幼卿、赵元阳,滁州乡贡进士卢弘宣,以及皇甫曾、柳遂、刘约、钱可复、周况等人,在释文的基础上,对上述人物、景物与滁州的关系进行考证,可以窥见唐后期滁州的侧影。  相似文献   

14.
重庆是全国六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重庆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拟就以下三方面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即调整重庆工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的紧迫性;重庆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重庆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重庆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损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不仅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灾难,而且对重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造成了大量市民的非正常死亡和流动;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反对日机轰炸的进程中,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快了重庆城市地位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推动了重庆的城市化进程;激发了重庆人民的无限愤怒和仇恨,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6.
库木吐喇石窟第75、79窟壁画绘制于唐贞元十一年(795)四月或稍后不久.功德主为咸安公主母子、怀信可汗骨咄禄以及崇徽公主与牟羽可汗的女儿、女婿.第76窟附近崖壁上的"王骨咄禄啜"5字题刻于唐贞元七年(791)夏秋之际,是骨咄禄征服葛逻禄,将吐蕃的势力逐出天山地区后题刻的.  相似文献   

17.
薛时雨秉承尊儒崇道的民本思想,为官躬不知劳,为循吏。诗词文章有很高造诣,是晚清词作大家。掌教书院,培才若渴,诲人不倦,张謇、冯煦、刘寿曾、顾云、袁昶等众多弟子皆于寒畯中一决而为通品。晚年以退废之身募资重建醉翁亭,使千古名亭再现神州。其学高德馨,被时人尊为名进士。醉翁亭、全椒故里、南京惜阴书院旧址留存和新发现薛时雨及其弟子一批碑铭题刻。薛时雨秉承中华文明美德、出类拔萃的耿介行状,对今天创建精神文明仍然具有借鉴和示范楷模作用;所遗存宝贵的碑铭题刻,为传承和研究科举文化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实物。  相似文献   

18.
朝阳岩在永州零陵潇水西,与零陵古城隔江相对。“朝阳”者,唐元结命之,作《朝阳岩铭》传世。朝阳岩现存宋代摩崖石刻二十九通,关涉人物计得七十九人。文章体例,立释文、考证二目。先择其可观者,汇为四篇,陆续刊布。本篇考释共三段,一为程濬等题刻,一为梁宏等题刻,一为张绶重刻蒋之奇西亭诗刻。  相似文献   

19.
州牧乃地方之父母官,职掌一州之军政大权。白鹤梁题刻有不少任官涪陵的涪州牧,钩稽其行迹,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生平,而且可以管窥其治政,理解其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忠华《点击重庆》上卷对重庆的人文、风物、历史、山水进行深刻的点击和阐述;下卷以小角度、小题材对作家熟悉的人和事进行讴歌。笔力恢宏细腻,阅历广博精深。此外,还具有资料详实、点评客观;以小见大、平中生奇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